孩子沉溺网游,母亲泣泪发信求助,多少声疾呼才能让监管硬起来

文|桂依然

极易沉溺其中的网游,是很多孩子家长心中的久淤不散的痛源。毋庸讳言的,几乎不设防的网游,已严重戕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也酿成无数家庭悲剧。加强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给少年儿童撑起一片纯净的网络文化空间势在必行。但一些网游平台行动却一直迟缓。笔者从6月5日的《华夏时报》读到一封来自湖北武汉的孩子母亲近乎绝望的来信,字里行间饱含无奈与酸痛,读罢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到底我们该如何遏制网游对孩子身心领地的严重戕害?

这位称自己早已心碎的母亲在信中写道,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作为一个往届考生的母亲,每当此时,我都难以自制的想到自己曾经成绩优异的儿子,因沉迷“网游”导致高考失利、至今未曾走出的经历,我终于忍不住含泪提笔给您,也向全天下的孩子们写下这封信。这封信虽然是写给北京的一名律师,实则是写给天下的为自己的孩子被未设防的网游一个劲拽进网游泥沼中不能自拔的父母的一封“同感哭诉信”。

孩子沉溺网游,母亲泣泪发信求助,多少声疾呼才能让监管硬起来

一信激起千层网浪,这封信引起网友的倾情关注,“网砖”横飞,声声疾呼,发出一个个加大问号,一直在叩问着:究竟谁来拉直?何时能加强网络游戏的常态监管?何时能遏制住一些网游提供商的无节制、无节操、无社会责任感?何时能给中国的少年儿童带来一个纯净的网络文化空间?众所周知,网游对青少年儿童的伤害严重,主要表现在:容易导致他们集体狂欢和集体上瘾;玩暴力游戏的青少年会比不玩的人更具暴力倾向;网络游戏使儿童沉溺于虚拟社会不能自拔,及而逐渐逃离现实;沉溺网络游戏造成儿童多种心理和生理疾病甚至可能发生猝死等。

孩子沉溺网游,母亲泣泪发信求助,多少声疾呼才能让监管硬起来

网游伤害少年儿童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单是造成恶劣影响并见诸报端的,已如汗牛充栋:今年1月,安徽六安市民肖先生的17岁儿子小志(化名)迷上一款网络游戏,仅一个半月竟花掉全家近26万元;湖南一15岁少年,为在现实中体验虚拟世界杀人的“刺激快感”,将女邻居残忍杀害……这名北京律师说,这已是他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收到的一百多封沉溺“网游”孩子家长无奈而悲催的来信了。孩子陷入网游给家庭带来的痛苦已非常严重。因沉溺游戏,导致青少年成绩下滑者不说,凶杀、自残、精神分裂,甚至导致肌无力病症者更是触目惊心。

曾经有网友愤然发帖说:网游已经让不少中国少年成为垮掉的一代了,而我们的一些带头大哥的网游提供商们,仍然在眼冒金光、脚踏银铛地继续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去赌赚金捞银的明天。用自己的逆行或明或暗地阻止相关配套监管机制的尽快出笼。今年两会期间,三十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议,为杜绝游戏的色情、暴力侵蚀,以及篡改历史的行业乱象,预防青少年过度沉溺网游,要加快推进中国的游戏分级立规立法。

孩子沉溺网游,母亲泣泪发信求助,多少声疾呼才能让监管硬起来

不用说,这是大势所趋,也是被大家认可的务实之举。在国外不少国家,对网游都有严格的分级制度。美国的游戏评级系统名叫ESRB,它的评级专家按照评级标准全面分析游戏所有素材内容,并结合对用户观感、心理的判断,将被测评的产品归入:EC(针对儿童研发)、E(适合所有年龄段)、E10+(适合10岁以上人群)、T(适合13岁以上人群)、M(适合17岁以上人群)、AO(仅限成年人)6个等级;日本的网游业很发达,他们独立的日本的电脑娱乐分级机构为整个行业起到护航的作用。其职能是将以该游戏软件是否符合社会伦理、是否合适作为判断标准来进行年龄分级。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网游的诟病日盛,而今代表委员疾呼“让网游分级”的人数更是多达30人之多,这让因孩子过度沉溺游戏的家长看到了一丝希望!然而对正面临孩子沉溺于网游不能挣脱羁绊的家长来说,随着时间的水土流失,这样的制度防火墙仍然难以见到及时推动搭建的实质性动作,时间进度表仍然还悬于空中。一边是儿童的身心健康继续承受着网游的一点点厮咬啃食,一边却是这个有效举措被一股无形之力在妖性阻挡着。那么,为网游手游设置一个限制未成年人玩儿的片段时长电脑插件,真的是什么高科技吗?

孩子沉溺网游,母亲泣泪发信求助,多少声疾呼才能让监管硬起来

非也,实际上,对当前那些巨无霸网游提供商来说,这简直就是易如反掌。这点小措施对他们来说,连“技术”都说不上。而他们不去做的根由,便源于游戏是其利润的大块头,自己设置防火墙就相当于割自己身上的那一大块肥肉。“商人重利轻别离”,游戏商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在情理之中,但心中一定得有底线思维,要有基本的社会责任感,要心有所畏。基于此,在企业无法控制自己赚钱欲望之时,必须由国家有关部门出手,让监管硬起来,逼着网游商跟进建设防火墙。若执意拒绝行动,那就该跟进严厉处罚逼其忌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