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那麼大的國家為什麼打不過發展程度相似的巴基斯坦?

yichuanzimu

木叔需要首先指出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發展程度可不一樣。巴基斯坦無論從哪個角度比,都和印度發展程度不同的,軍事上雙方似乎差不多,但本質印度軍力稍勝一籌。另外,印度和巴基斯坦確實最近幾年確實沒有大規模的兵戎相見,因此與其問印度,還不如看看巴基斯坦為啥有這種以小搏大的反制能力。

其實國家大小和能力大小並不成正比。特別是從軍事實力著眼,力量強大和國家大小也不成正比。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對比如此,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對比也是如此。

木叔舉個以色列的例子。當年以色列1948年剛剛獨立建國時,力量應該非常弱小,國土面積也不大,但是面對5個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入侵時,能有效的組織反擊,並且充分利用了國際舞臺上的各種力量,比如聯合國內部的博弈,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明爭暗鬥等,在其中能相對聰明地讓自己的國家利益最大化,最終獲得很多幫助,將阿拉伯人的入侵打退,並在隨後幾次中東戰爭中,一步一步擴大自己的戰果,最終讓阿拉伯大國不得不承認以色列的存在並與之簽署和平協議並建交。這是比較通俗同時也最為人所知的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例子。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質上也有這種類比關係。

巴基斯坦雖然和印度相比,在人口、國土、軍事等各個方面都相對弱勢,不過它能抓住印度的痛點,進行制約和打擊。


比如印度在1947年獨立時,軍事發展上是個短板,巴基斯坦就抓住這點進行發展。印度有的重要戰略武器,巴基斯坦也要開發研製。最明顯的就是核武器競賽。雖然這違反了基本的全球核不擴散體系,但對巴基斯坦與印度的競爭而言,卻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此外在常備軍武裝、重要軍事防線部署等方面,巴基斯坦也不落印度之後。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也像以色列一樣,找到了比較鐵桿的盟友來支持。這種域外支持為巴基斯坦能夠對抗印度的打壓提供了重要的契機和手段。

古往今來這樣的事情不少。比如NK對抗美國,也算是以小搏大的例子吧,與印度和巴基斯坦異曲同工。


木春山

如果只是兩國之間平常的小衝突,印度還真佔不了什麼便宜,即使是局部戰爭,以巴基斯坦軍隊的素養和實力,還是可以和印軍比劃比劃的,在1999年卡吉爾衝突中,印軍傷亡慘重,並沒佔到什麼便宜。

由於巴基斯坦常年軍人干政甚至專政,雖然國家也不富,但是軍隊獲得的資源投入論人均肯定不比印度差,軍隊的日常建設也抓的比較緊,在我國的援助下,巴軍的空軍實力堪稱優秀,沙特這幾年組織一群小弟圍毆也門胡塞武裝,很多指揮官是巴基斯坦人,連空軍大多都請的巴軍人員。

兩國如果比軍隊的質量實力,在空軍方面,巴軍要完善印度,畢竟印度摔飛機是全世界知名的,如果是陸海軍,其實綜合發展水平都差不多,只是水面艦艇印軍強,水下巴軍厲害的多,印軍是極為忌憚的。

如果兩國間發生全面戰爭,比如第一到第三次印巴戰爭,兩國畢竟在國土縱深、人口規模、經濟總量上有數倍到十倍的差距,印度的人口差不多是巴基斯坦的十倍,如果兩國拼死互毆,巴基斯坦還真贏不了。巴基斯坦的首都距離印控區只有上百公里,如果印度被打急了,傾全國之力狂轟,那巴鐵真要完。

但是戰爭的走向有很多變量,自身實力不夠那就上外援,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被印度揍的快絕望了,是中國及時出手,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中國直接把自己裝備的坦克飛機等裝備大批大批地提供給巴基斯坦,甚至一部分中國將領直接指揮了部分戰鬥行動。至於錢,打完仗再說,巴基斯坦這才把印軍給幹趴下,並還打進了印度國土。中巴友誼是一起戰鬥一起鑄造起來的。

還有一個就是核力量,印巴雙方的核武器實力差不多,雖然印度國土比巴基斯坦大好幾倍,但是國土縱深在核武器面前沒什麼意義。所以這也註定了,雙方的戰爭只能侷限在局部戰爭水平,不然大家一起完!


雲中史記

印度如果從實力上看的話,其紙面實力是遠勝於巴基斯坦的。

從國力角度上講,巴基斯坦的面積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經濟實力更是隻有印度的十分之一!巴基斯坦的GDP只有上海的一半多而已,如果單純比較兩國國力的話,巴基斯坦是無論如何打不過印度的。

如果從軍隊的實力上講,現在的印度,海軍實力(尤其水面艦艇)遠勝於巴基斯坦,空軍的裝備勝於巴基斯坦(之所以說是裝備,原因後面講),陸軍雖然數量佔優,但裝備上巴基斯坦佔優。


但關鍵之處在於,巴基斯坦的軍隊訓練程度和士兵戰鬥力要遠強於印度!巴基斯坦是個很特別的國家,其國內政治的特別之處就是巴國長期處於軍政府的統治之下。軍隊在巴國的政治社會生活中佔絕對主導,所以巴基斯坦的軍隊能夠得到充足的重視和良好的訓練。

多年以來,巴基斯坦一直是作為穆斯林國家的僱傭兵大本營存在的,向各國輸出了大量士兵,尤其巴基斯坦的飛行員更是在伊斯蘭教國家裡有口皆碑,沙特打擊胡塞武裝的空襲行動就是花大價錢請的巴基斯坦飛行員。

而相比之下,印度軍隊就顯的不那麼靠譜了。 印度空軍的飛機墜毀率天下第一,經常是買了一批飛機沒過多少年就摔了一半,其他的諸如潛艇自爆,航母失火這種奇葩事也屢見不鮮。

相比於在中東各地鍛鍊過的巴基斯坦士兵,印度軍隊顯得經驗缺乏。 在裝備自產上,巴基斯坦與中國合作,很多裝備能夠自給自足。而印度的指導原則就一個字——買!買遍世界的印度終於把自己的軍隊變成了萬國牌。至於自己國產的“阿瓊”坦克和“光輝”戰鬥力,則淪為世界各國的笑柄。


更重要的一點是,巴基斯坦有中國這個堅強的盟友,1965年,正當巴基斯坦被美國拋棄,在印度的攻勢之下四面楚歌的時候,是中國在最危難的時刻給予了巴基斯坦以堅定的支持,從軍火到參謀,後來中國外交部直接給印度下了最後通牒,稱要印度在錫金方向拆除自己的邊檢站,嚇得印度當即拆除了哨所,為了避免和中巴兩面作戰,印度撤除了攻勢。有了中國的堅定支持,印度想要吞併巴基斯坦自然是痴人說夢啦~


小約翰

印度不是打不過巴基斯坦,事實上從印巴分治後的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戰爭是互有勝負的。

準確的說:第一次印巴戰爭(1947~1949年)打個平手,在聯合國斡旋下達成停戰協議。

第二次印巴戰爭(1965~1966年),巴基斯坦獲得了實質上的勝利,但也幾度戰況十分兇險,最後再蘇聯的斡旋下達成了停火協議。第三次印巴戰爭(1971年11月~12月),印度獲得很大的勝利,成功分裂了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同樣是在聯合國的干預之下,印巴雙方達成了停火協議。

之後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圍繞著核心問題——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爆發小規模的軍事衝突,只是沒有之前三次那麼大,但矛盾利益點都是一樣的。問題可能在說“印度不是南亞最大也是最有實力的國家,為什麼沒有足夠力量碾壓巴基斯坦?”

實際上,按照實力來說,印度無論各方面實力都是比巴基斯坦強,但卻不是絕對碾壓優勢實力,印度雖然是一個十幾億人口大國,而巴基斯坦同樣也是一個近2億人口的大國,雖然國土面積對比著印度小了點,但發展水平兩國差不多,印度想要徹底壓服巴基斯坦是不可能的。

只能和常態時局一樣,今天起個衝突,明天打個小仗,畢竟滅國戰爭可是不死不休,印度還打不起這樣的戰爭,更主要的是,印度也不一定是最後的贏家,但可能是最慘的國家。

印度肯定很想徹底佔領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統一南亞次大陸,恢復到英屬印度殖民地的狀態,但現在也只能YY一下,從印巴分治那一刻,就再也不可能了,民族覺醒和宗教不相同,註定了印巴分治的事實。另外印度內部也有很多問題,分離勢力,國家貧困問題,加上還要支撐自己稱霸南亞和印度洋的野心,印度可是個大忙人,也註定印度多頭髮展會分去很大精力,印度現在最想做到的可能不是再要統一南亞,而是壓服巴基斯坦,奪回克什米爾地區,安穩一點坐上南亞霸主的位置,但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大正看世界

其實我也好奇印度為什麼打不過巴基斯坦,於是我就開始查詢相關資料,發現印度與巴基斯坦在歷史上發生過三次大規模的戰爭。總的來說,三次印巴戰爭,印度二比一完勝巴基斯坦。

印度和巴基斯坦曾都是英國的殖民地,獨立後,兩國開始不斷髮生摩擦,偶爾會發生小規模衝突,這可忽略不計,歷史上發生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給兩國造成巨大的損失。

印度與巴基斯坦衝突的根本原因是英國殖民主義者提出的蒙巴頓方案。直接原因是克什米爾邦的歸屬問題。


第一次印巴戰爭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要求克什米爾加入他們,但克什米爾邦主希望保持其獨立,拒絕加入。兩國均表示不滿,巴基斯坦率軍進入克什米爾,與此同時印度也派兵進入克什米爾,兩軍相見,戰爭一觸爆發。

兩軍交戰打得熱火朝天,不分上下,經聯合國調解後,兩軍熄火。最終巴基斯坦佔據克什米爾五分之二國土,印度佔據其五分之三國土,印度取得勝利。

第二次印巴戰爭

這一次戰爭巴基斯坦取得了勝利。不僅擊退了攻入巴基斯坦國境的印軍,還攻入印度的國境線內,佔領了印度國土約1200平方公里。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兩國宣佈停火,並簽訂了協議。

第三次印巴戰爭

巴基斯坦內部大致分為東巴和西巴,巴基斯坦的政權基本掌握在西巴手中,東巴勢力壯大後,愈發不滿西巴,欲想獨立。印度便利用巴基斯坦的東巴和西巴之間的矛盾,以支持東巴獨立為由,開始向巴基斯坦發動進攻。印度此時的主要目的是攻佔東巴,防守西巴。巴基斯坦則固守東巴和西巴,以粉碎印度的進攻

一開始兩國軍事力量相當,誰也佔不了上風,後來結局發生了結轉,在東巴戰場印度取得勝利,此時印度宣佈在西巴停火,巴基斯坦則接受了印度的停火。最終,東巴獲得了獨立,從巴基斯坦獨立,建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第三次戰爭印度取得了勝利,巴基斯坦失去了東巴。


從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三次大規模戰爭來看,印度在軍事力量上佔有優勢,因此題主的提問是錯誤的。


滿之飛揚

打仗不是說誰領土大就誰獲勝。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彈丸之地的日本能夠發動侵華戰爭,我們中國大片國土被淪陷。你能說國土面積大的國家能獲勝嗎?還有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中東地區新建的猶太國家-以色列,國土更小,但卻在四次中東戰爭中,把阿拉伯國家打得節節敗退。


同樣的道理,印度之所以與巴基斯坦相持幾十年,至今為止,一個克什米爾地區問題仍然沒有被解決。兩國之間一直在交火,在2015年才有所緩和。

那麼印度為何這麼多年拿不下巴基斯坦呢?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如果印度全力以赴的話,或許能直接拿下巴基斯坦首都,但如果有所保留,就難說了。戰爭不是說發動就發動的,巴基斯坦背後是誰,想必大家都清楚,如果印度想發動滅國之戰,別說周邊國家不願意,就連美國等西方國家都不贊同。一旦印度拿下巴基斯坦,那整個南亞地區,印度就是number one了,這對很多國家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巴基斯坦牽制印度,印度就有潛在的威脅。



印度與巴基斯坦能夠出現現在沒有的局面,英國人難辭其咎。1947年,英國根據蒙巴頓方案,將英屬印度分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而且在劃界的時候故意留下克什米爾這一爭議地區,印度大部分人是信仰印度教的,而巴基斯坦是信仰伊斯蘭教,這就導致兩國在獨立後就紛爭不斷。尤其是孟加拉國獨立後,巴基斯坦和印度更是打得不可開交。

所以國家與國家之間,就是利益的關係,至少這幾十年裡,印度與巴基斯坦是不可能和好,至於合併更是一個未知數。


青史回聲

如果從面上的實力水平來看:印度強於巴基斯坦——印度的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和澳大利亞,位居世界第七位。截止2016年的印度人口統計數據為13.24億,僅次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位,甚至有說法算上未納入統計的黑戶人口其實印度人口已超越中國。印度以2250990百萬美元的GDP總量位居世界第八。從軍力上看印度是全世界九大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全世界擁有航母的十三個國家之一。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面積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經濟實力更是隻有印度的十分之一。事實上印巴分治後兩國先後爆發三次戰爭,而三次戰爭的結果無一例外都是印度取勝:印度成功促使東巴基斯坦地區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在對克什米爾的爭奪中印度佔據了四分之三左右的克什米爾地區。所以僅就目前而言:在印巴之爭中印度是略佔上風的,但也僅僅是略佔上風而已,不要說對巴基斯坦構成什麼實質性的威脅,即使在兩國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印度也未能取得絕對的優勢——畢竟巴基斯坦還佔據著四分之一左右的克什米爾地區,而印度對此也是無可奈何的。那為什麼印巴之爭還呈現出儘管印度略佔上風,但大體而言雙方仍維持勢均力敵之勢的狀態呢?

個人以為:這主要是由兩國的內部國情所導致的——儘管印度的實力從面上看各方面都強於巴基斯坦,然而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多宗教的國家——印度有300多個民族、上千種語言以及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錫克教等各種各樣的宗教體系,僅官方語言就有18種,加之國內巨大的貧富落差和種姓制的束縛,很難形成統一的合力,於是印度政府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低效;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民族宗教成分是比較單一的,政府的行政效率也遠遠高於印度,所以即使在國力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巴基斯坦也可以憑藉相對的高效率優先發展國防軍工事業。事實也的確如此——儘管巴基斯坦比印度小很多,但也成功研製了自己的核武器,成為南亞地區足以和印度抗衡的核大國,即使在常規武器方面儘管印度具有海、空軍優勢,但在陸軍的日常訓練和戰鬥力上巴基斯坦完全不輸印度。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這個問題,還是要從蒙巴頓方案說起,1947年6月3日,英帝國的最後一任印度總督公佈了一個消息,″1947年8月15 日,印度將正式獲得獨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蒙巴頓方案。

而英帝國撤離印度時,卻留下了無窮的後患。這個政權移交方案,帶給印巴不是自由與榮耀,而是連綿不斷的戰亂。在此後的半個多世裡,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民以其血淚為代價清償了這個禍根。

這其中爆發衝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其核心是按宗教劃分自治區域,從而留下了語言,文化,和民族混亂的劃分問題。

當時的尼赫魯同意此方案時,以和平出名的甘地因此變得情緒激憤,他說,“實行分治,這是一種砍掉腦袋,擺脫了疼痛的做法。

在1947年3月24日,蒙巴頓上任印度總督後,發現印度管理起來十分棘手,開始醞釀將印度劃分為自治區。在徵取英國政府同後,′蒙巴頓方案正式公佈。

1947年8月印,巴正式分治,巴基斯坦在8月14日宣佈獨立,8月15日,印度自治領成立。在印巴分治的過程中,英國政府蓄意別造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在分治方案中把佔克什米爾77%穆斯林人口劃歸為信奉印度教的查謨土邦王公名下。

這場蓄意製造的禍端很快發生了反應。1947年8月,克什米爾境內的穆斯林土邦蓬齊發生起義,他們不僅成立了"自由克什米爾政府",還加入了巴基斯坦。這直接引發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第一次戰爭。

這時聯合國加以干預,在美國的操縱下,1949年1月1日,雙方簽訂了第一次停戰協定,印度佔領克什米爾的三分之二,巴基斯坦佔領三分之一,從此克什米爾一分為二。

停戰協議並沒有消除克什米爾危機,雙方都懷有深深的敵意,並都企圖佔有整個克什米爾。巴基斯坦更是單心有朝一日印度實現南亞次大陸的統一後,從而摧毀巴基斯坦來之不易的獨立。後來尼赫魯沒有履行讓克什米爾進行全民投票來決定克什米爾命運的承諾,這就削弱了印度在克什米爾的地位,使印巴衝突和克什米爾問題長期不能解決,從而成為冷戰時期美蘇爭奪的焦點之一。

1965年8月,印控克什米爾的穆斯林又再起事端,成立了革命委員會,號召克什米爾人民"擺脫印度軍隊的枷鎖",印,巴衝突又起。此番戰火在美國和蘇聯的干預下被平息。

1971年11月21日,印巴之間爆發了一場全面的戰爭。戰火漫延到西巴基斯坦。印度在戰爭中步步取得勝利,於12月16日攻戰了達卡,第二天,巴基斯坦守軍全線崩退。歷時27天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以印度的勝利結束告終。在這場戰爭中,印度肢解了巴基斯坦,東孟加拉脫離了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國,從此之後,印度在一方獨大,南亞次大陸的最大爭端不復存在。

我們由此看出,由於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原因,和冷戰結以後的地緣因素,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的戰爭背後都有大國插手的因素,使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了一種脆弱的均衡戰略態勢。在雙方都擁有核武器後,在相互的核威懾下,雖然巴基斯坦的綜合國力遜色於印度,但是因為保持了這種戰略的不對稱均衡態勢,誰也無法憑藉常規戰爭的能力與實力,徹底的打敗對方。因此說,如果印巴雙方不徹底的解決克什米爾爭端,雙方的和平依然是遙遙無期。


相忘江湖71941665

首先我認為這個問題問的不怎麼正確的,印度不是打不過巴基斯坦,而是印度一直對巴基斯坦保持巨大的國力優勢,論發展潛力,發展現狀,人口優勢,國土面積,經濟優勢等,巴基斯坦絕非印度之敵。

我們可以從幾次印巴戰爭的結果來看,印度絕對可以稱得上勝方,巴基斯坦雖說有些局部勝利,但是依舊掩蓋不了整體戰略上失利的問題,不得不在國際上尋求援助來抗衡印度的戰略壓力。

第一次印巴戰爭1947年10月21日至1948年12月31日,雙方圍繞克什米爾地區的主權問題爆發戰爭,交戰結果是克什米爾喪失其獨立,印度佔據克什米爾3/5,巴基斯坦佔據2/5,印度在戰爭中相比於巴基斯坦決策果斷,軍事力量運用較好。

第二次印巴戰爭從1965年8月至9月23日,雙方圍繞邊境全線,重點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爆發戰爭,具體戰爭過程我們不去敘說,最後戰爭結果因為在國際社會的斡旋下,印巴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區。

第三次印巴戰爭從1971年12月3日至16日,印度面對巴基斯坦內部動亂的局勢,出兵支持東巴獨立,雙方爆發激烈戰爭,戰爭最後,東巴脫離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巴基斯坦損失慘重。

其實從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就可以看出雙方實力差距較大,若非沒有中國支持,以及戰爭之前美英為遏制蘇聯的擴張而對巴基斯坦提供大量的援助,巴基斯坦早就一敗塗地了。

而且,近年來雙方實力差距呈現越來越大的趨勢,軍事實力方面印度有航母,核潛艇,以為大量列裝的驅護艦,而巴基斯坦只有潛艇以及少量護衛艦。空軍方面,質量比不上印度大量三代機,數量更是不看目睹。得意於經濟實力的大規模崛起,印度每年的軍費是巴軍的數倍,有能力對軍備更新換代。而巴基斯坦經濟始終沒有起色,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不斷,已無力與印度進行對抗。

總體來說, 印度現在已經有能力擊潰巴基斯坦,但是雙方都是有核國家,況且有大國的博弈與制約,印度基本沒可能覆滅整個巴基斯坦。


小哥呀的

兩國交戰不以國家領土的大小而定,更多的是要看國家的綜合國力。像英國、葡萄牙、日本這些國家從領土上看算不上大國,但他們都曾經雄霸一時。從1947年印巴爆發第一次軍事衝突到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圍繞著克什米爾、庫奇蘭恩、東巴基斯坦即現在的孟加拉,印巴之間爆發了三次由局部乃至全面的戰爭。從戰爭結果來看,印度獲取了更多的利益,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大約3/5的土地與3/4的人口,促成了孟加拉的獨立。因此以印巴戰爭的結果,說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是無視印度在這三次戰爭中所獲得的勝果。就現實而言印度取得了印巴戰爭最終的勝利,而巴基斯坦則是取得了階段性或者說局部的勝利。如果不考慮外界因素的話,就當時兩國國力對比,經濟上巴基斯坦要好些,在軍事力量上印度佔有優勢,由於戰爭是需要消耗人力、物力、財力的,因此這對當時的印度或巴基斯坦來說,想憑藉自身的國力完勝對方都不現實。


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後,印巴圍繞著克什米爾依然衝突不斷,這種衝突屬於局部衝突甚至是零星的交火,而且雙方都沒有意願把這種小規模的軍事衝突上升為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因此把這種局部衝突看成是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未免有點以偏概全。其實正是這種小規模的軍事衝突限制了印度軍事上的優勢,以至於在克什米爾的衝突中出現巴基斯坦不落下風的局面。如果兩國爆發大規模的常規武器戰爭,那麼印度在軍事和經濟上的優勢就會完全顯示出來。至少從理論上看,出現印度戰勝巴基斯坦的概率要高。退一步說,如今的印巴兩國都是核武器國家,相互形成的核威懾對爆發全面戰爭的後果雙方都有所顧忌,再者印巴兩國爆發戰爭,無論誰勝誰負都不是兩國背後的大國所願意看到的,尤其對美國而言,巴基斯坦是美國的反恐盟友,而印度更是美國目前器重的戰略伙伴。如果印巴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將讓美國的全球戰略受損。所以說印巴之間膠著的局面還將繼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