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我來了——黛螺頂之旅

五臺山在我心中早已成為聖地,有秀美的風景,千年的傳說,有清幽的古寺,有震悟大千的晨鐘暮鼓…我挑選了臨近週末,這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卻留下了不少可圈可點的記憶。

五臺山,我來了——黛螺頂之旅

2018年5月29日,五臺山,我來了。

五臺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臺頂,供奉著五座文殊菩薩。到五個臺頂朝拜稱之為“大朝臺”。沒有一定的體力和時間基本上是不可能如願的。如今,有了專車前去五座臺頂,可以朝拜五座文殊菩薩。可惜我們行程太緊,未能如願。幸好,還有黛螺頂。

五臺山,我來了——黛螺頂之旅

據說,黛螺頂也是當年乾隆想要朝拜五臺頂,因山高路險,天氣阻隔,幾次不能成行。因此,下令修建了黛螺頂,請來五臺頂上的五座文殊菩薩,這樣,到了這裡,就將五位菩薩都朝拜了。這樣,稱之為“小朝臺”。因為山頂上綠樹成蔭,稱之為“黛”,又因為山上寺名為“大螺頂”,到乾隆時期才改為“黛螺頂”。

出發了,沿著山坡向上,就是五臺山有名的“黛螺頂”。到達山頂有三條途徑。一個是索道,兩條是步行道。不是修行人,但覺得,到達山頂,還是步行比較好。步行道有1080個臺階,而我走的是步行道,步行道的石塊,也不知道有多少年的歷史了,石塊是光滑的,而許多的地方石塊也是殘缺的。

五臺山,我來了——黛螺頂之旅

徒步黛螺頂途中看到磕著長頭的朝聖者男女皆有,他們已是汗流浹背,可是他們神情即使疲憊,眼神始終是堅定的。他們口中唸唸有詞,全然不顧四周好奇的目光,匍匐、起立,三步一叩首地行走在通往心中聖殿的路上。

大概是五臺山作為佛地對於人心確實有加持作用,我注意到不少遊客看到僧人路過,都會肅然地合掌恭敬;我觀察到頭髮斑白的老人跪在蒲團上,抬起雙眸靜靜地凝視佛像許久;我看到行走在街邊、拐角的匆匆人流,彼此之間多了幾分微笑、多了幾次禮讓。

五臺山,我來了——黛螺頂之旅

背對著“大螺頂”的木牌樓,眼前五臺山的風景盡收眼底,山巒間綠樹環繞,廟宇掩藏在其中,紅綠相間。幾座建築比較顯著,金黃殿頂的是有名的菩薩頂,大殿巍峨的是著名的女子佛學院“普壽寺”,近前,是五臺山的標誌:“大白塔”。回頭看時,大螺頂後面是第一座大殿“天王殿”,廟門在大殿的右側。

黛螺頂上,十歲以下的孩子不收門票,大人是八元。

踏進廟門,香火瀰漫,香爐處香菸渺茫,飄向空中。過牌樓,進山門,見院內的山門背後立有石碑兩塊:一塊立於明萬曆二十年仲秋,上書“五臺山重建佛頂庵碑記”;另一塊立於清康照歲次辛未仲秋,上書“青峰頂造像建亭記”。看來,黛螺頂又名青峰頂,佛頂庵是黛螺頂寺宇的另一種稱法。

五臺山,我來了——黛螺頂之旅

寺內的第一座殿為站壇殿,殿座六角臺黛螺頂遠眺基,上部是六角重簷攢尖頂。作為殿建,在五臺山寺廟群中別具一格。殿內主供站壇佛,釋迦牟尼佛不是常見的趺坐形樣,而是站立於佛壇之上。又站壇佛亦稱旃檀佛,因原來的站佛是用旃檀木雕成,故名。

五臺山,我來了——黛螺頂之旅

第二座大殿為五文殊殿,正面三間,側面兩間,外加半間寬的四面出廊,單簷歇山頂。殿內供的就是集五座臺頂五種文殊法像於一室的五文殊,正中殿壇上,中間供中臺孺童文殊,左側供北臺無垢文殊,右側供南臺智慧文殊,左側殿壇供東臺聰明文殊,右側殿壇供西臺獅子吼文殊。自從黛螺頂供五文殊以來,小朝臺的盛譽聞名遐邇。大殿前立的石碑,就是清乾隆御製碑,石碑背面的乾隆親筆題詩,其字跡的結構豐滿圓潤,筆法剛勁流暢,堪稱書法藝術珍品。

第三座後殿面闊五間,懸山頂,殿階臺下長有一鬆一柏,松在北端,柏在南端,圍粗均在九尺左右,即是乾隆詩中所稱的“階下千年不老松”。松柏樹高大直立,無有彎曲,望去有如戟指藍天,為寺宇生色不少。

五臺山,我來了——黛螺頂之旅

“無窮松韻清雙耳,不盡雲山豁兩眸。”站在這裡極目遠望,但見南臺、中臺、北臺橫出天際,與寺院背靠著的東臺綿連在一起,象是天然大屏障,圍護著臺懷腹地的寺廟建築群。俯瞰臺懷,又見殿宇鱗次,樓閣崢嶸,佛塔對峙,石階層疊,琉璃瓦反射著金光,紅圍牆一道又一道,呈現出一派佛國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