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顯通寺

顯通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北魏時稱大孚靈鷲寺。唐代稱大華嚴寺。明初賜額大顯通寺,萬曆中改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複名大顯通寺。佔地面積43700平方米,是五臺山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寺院。現存建築均為明、清遺構。中軸線上,一連七進殿堂,七重殿宇各具風格,輝煌壯麗。顯通寺畏懼五臺山十大青廟和五大禪寺之首,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價10¥;學生票5¥
中軸線建築分佈: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藏經樓

五臺山-顯通寺

文殊殿:清代建築。面寬25.5m,進深11.6m,單簷歇山頂,後置重簷抱夏。殿內供奉劉尊文殊菩薩。正中為大智文殊,其坐騎形如威猛的雄獅,名曰狻(suan)猊。大智文殊前從左至右以此為西臺獅子吼文殊,南臺智慧文殊,中臺孺童文殊,北臺無垢文殊,東臺聰明文殊,這五方文殊的為大智文殊的五尊分身像。佛臺後供奉韋陀菩薩像,兩側為十二圓覺菩薩。

五臺山-顯通寺

無量殿:通體白色,又稱無樑殿,明代建築。殿寬28.2m,進深16m,高20.3m,重簷歇山頂,純磚結構,外觀為七間兩層樓房,殿內是三間穹窿頂磚窯。殿內正中為明萬曆期間所鑄盧舍那銅佛像,東間存放著一座八角十三層密簷式木雕佛塔,系元代木工。該殿形制奇特,雕飾精細,宏偉壯觀,是中國石磚建築藝術的傑作。

五臺山-顯通寺

鐘樓上“震悟大千”這四個字了,“大千”即“大千世界”,是佛教用語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簡稱,指廣闊無邊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