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號領域選擇有側重,別再傻傻地寫專業性文章了

頭條號領域選擇有側重,別再傻傻地寫專業性文章了

頭條號領域選擇有側重,別再傻傻地寫專業性文章了

首先你要明白今日頭條的收益機制,對,就是流量,也就是閱讀量和播放量,越多人看,收益就越多。但不要忘記,今日頭條是個手機app,什麼樣的人會對這個app最感興趣?沒錯,就是打發空閒碎片時間,等車啊,坐車啊,坐地鐵的時候隨手拿起手機刷刷新聞、段子、小視頻,也就三五分鐘時間,這個時間哪些內容最值得他們關注啊?當然是些輕鬆搞笑,八卦,新奇趣怪,無厘頭的資訊了。你以為人家坐兩三個車站的時間會有心思閱讀一篇長篇大論的專業性文章?看看今天哪個明星出軌了,哪個球隊又輸球了,哪個電影上映了,然後“叮咚,下一站到了,請乘客從後門下車”,噢,剛好刷完一段,下車咯。

頭條號領域選擇有側重,別再傻傻地寫專業性文章了

所以你必須掌握讀者的口味,心理,群體,比如你是搞專業性的,但太專業的東西根本沒有人會有興趣看。打個比方,我大學的專業是精細化工,做的是日用化工品,例如塗料,粘合劑,膠黏劑等,你猜我寫一篇專業的塗料文章會有多少人感興趣?再比如我出來社會工作後從事拍賣行業,我寫的文章都是教會人如何認識拍賣,如何防止在法院拍賣房過程中出現的陷阱,教人如何解決法院拍賣的房子不清場的問題,可以說是乾貨滿滿,但可惜,並不是所有人都對這些乾貨有興趣,有些人是不會去看的,不打算買房或者沒有買過房的人不會去留意,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經歷的人不會去留意這些資訊,只有特定的那小部分群體才會去看。相反,娛樂呢?搞笑呢?八卦呢?電影?體育呢?下至十幾歲,上至七八十歲,男女老幼都有大量的群體去看,而且娛樂題材多好,明星,中外成千上萬的明星,今天寫這個,明天寫那個,寫完明星寫電視劇,寫完電視劇寫電影,舞臺劇。體育也是資源豐富,籃球,足球,排球,還有球員數不勝數。再回頭看如果寫專業性文章,你所在的行業能有多少題材去寫,很快就沒有題材可寫了。

頭條號領域選擇有側重,別再傻傻地寫專業性文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