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兽”不同命 工业富联3个涨停即开板

近来的A股市场有点热闹,“热点”不断,但有一份关注是独属于“独角兽”的,6月13日工业富联(601138)上市第四个交易日开板,即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工业富联仅录的三个涨停板即开板,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于中签者而言,工业富联同是“独角兽”涨停板却远不及药明康德,有些遗憾;但对于整个市场而言,诸多评论认为,这或许是一件好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投资者较为理性。

开板日成交额占沪市成交十分之一

6月8日,在一路关注中,工业富联正式登陆A股,发行价13.77元,上市开盘价16.52元。上市首日,其毫无悬念地涨停,涨幅44.01%。此后的两个交易日,连续收出两个一字板,上市三日,股价升至23.99元。

6月13日,上市第四个交易日,工业富联以24.55元/股开盘,开盘即打开涨停板,随后一度翻绿。然对比同为独角兽的药明康德,上市直接收出16个涨停板才开板,可谓霸气。

开板日,工业富联全天盘中震荡不断,尽管午后快速发力拉升,但收盘还是未能封板,收25.72元,涨7.21%。截至收盘,公司市值达5065.63亿元,站上5000亿大关;动态市盈率47.73倍,静态市盈率31.92倍。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富联开板日换手率很高,达到56.64%。与此同时,成交量巨大,全天成交158.10亿元。而6月13日沪市成交总也仅有1559.35亿元,这也即意味着工业富联当天成交额占去沪市成交额的10.14%,超过了一成。

粗略计算来看,若中签投资者能够在6月13日盘中最高点26.36元卖出工业富联,那么一签能够赚12590元,即便没有卖在高点,超1万元的盈利还是有的。当然,这与同为“独角兽”的药明康德中一签盈利近11万元相较,有些“寒酸”了。

“代工厂”与“工业互联”的估值差距

“看看富士康的财务数据你就明白了,买卖自己决定!”“一图概括三只‘独角兽’的命运,真的假不了……”同为“独角兽”,命运显不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工业富联基本面和想象空间局限。

尽管名叫“工业富联”,但其身处传统制造业,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分析人士指出,工业富联的估值,就是在代工厂与工业互联网转型之间寻找平衡。若找传统代工厂估值,可能只有10倍市盈率,但工业富联此次IPO意在募资用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等八大颇具“概念”的项目,若真能转型成功成为真正的“工业互联”,则估值有望上浮。

但目前看来,其依然还是“代工厂”。招股说明书显示,工业富联2017年末拥有269049名员工,其中生产制造员工有203308人,占比75.57%,大专以下员工209930人,占比78.03%,30岁以下员工160499人,占比59.65%,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2015-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728.00亿元、2727.13亿元、3545.44亿元;各期归母净利润达到143.5亿元、143.66亿元和158.68亿元,增长十分有限。一季报实现营收776.95亿元,同比增长19.78%;实现净利润26.53亿元,同比仅增长4.47%。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一封来自深圳富士康工厂的《致富士康员工的公开信》再将公司“推上舆论风口,也佐证了作为“代工厂”的事实。该公开信称,富士康仅按照员工底薪的5%缴纳住房公积金,导致员工一年至少损失1000元,同时房租飞涨,工资却停滞不前,要求公司应按照全额工资为基数缴纳住房公积金,并上涨工资以跟上房租涨幅,以及希望公司分配宿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