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到底是怎么回事?

少读红楼

“淫丧天香楼”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三回中的原有情节,后来被曹雪芹删除。畸笏叟在这一回回末有朱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另外,“甲戌本"十三回回末亦有朱笔眉批:"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删掉的内容可谓非常多了,这对读者来说是非常大的遗憾,后世读者和红学家对其进行了各种演绎,但终不能还原原貌。


根据各家考证,基本可以确定“淫丧天香楼”这个情节的基本内容,贾珍和秦可卿在天香楼幽会,被丫鬟瑞宝珠发现。贾珍情急之下慌忙披上秦可卿的外衣逃走,却遗下绾顶金簪。秦可卿羞愧得无地自容,遂在天香楼自缢。瑞珠知道闯下大祸,撞死在天香楼柱子上。

从秦可卿死后贾珍对其葬礼的重视程度和哀伤程度来看,贾珍对秦可卿是存在真爱的,贾珍对秦可卿爱得如醉如痴,无奈爱错对象,成了冤孽之情。这也从侧面说明秦可卿肯定存在可取之处,或者容貌方面极为美丽,否则以贾珍的荒淫无道和好色本性是不会在秦可卿死后这么哀伤的——书中写到贾珍在葬礼期间哀伤到需要拄着拐杖才能行走的地步,并且也心痛到无法主持葬礼期间的一切事物,而亲自请凤姐帮助料理。


那么曹公为什么要删除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一情节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清朝的文字狱

曹雪芹如果照实写,容易被人认定实写皇族内部生活,为了保住曹雪芹的性命、完成《红楼梦》的创作,畸笏叟才要求曹雪芹把这一章删去了一半。

2、秦可卿的才华

秦可卿后来的"托梦王熙凤"一段,极具远见,畸笏叟心有怜爱之意,故要求曹雪芹手下留情。

秦可卿的判词是:

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

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畸笏叟干涉曹雪芹创作的结果,是秦可卿成了莫名其妙的怪胎。她既是病死的又是吊死的;既是温柔可爱的,又是淫乱放荡的。秦可卿成为金陵十二钗最不成功的人物。对秦可卿的探佚或胡编,反而成了热点。


梦归秦淮

《红楼梦》有很多的版本,在读者中流传比较广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版本,文中对秦可卿之死的陈述,就似平常的因病而忘,没有一点淫丧天香楼的描写。为何会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之说?主要有以下线索。

1. 《红楼梦》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宝玉在太虚幻境中看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秦可卿的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配的图画是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同一回里面红楼十二曲有关秦可卿的是[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判词图画中的高楼大厦与唱曲中的“画梁”就是暗指天香楼,同时也暗指秦可卿卖弄风情,终毁灭于情天情海。

2. 曹雪芹完成《红楼梦》这部小说后,最初流传,都是手抄本,而且都是与曹雪芹熟识的朋友。这些手抄本上的批注,就成为研究红楼梦这部小说的第一手资料。据说对秦可卿这个人物的处理,曹雪芹本来是让秦可卿因与公公贾珍发生奸情,被丫鬟撞破含羞吊死在天香楼,受朋友的劝说,才改为因病而死。他的朋友在抄录原文的同时,在旁边做了备注,就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所以让后人认定曹公的原意秦可卿就是淫丧天香楼,经典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秦可卿的结局就是采用了这样的结果。要理解这,就需要去看有批注的一些版本,比如:《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等。在这个版本里面,关于秦可卿之淫、之死,有这样的一些批注(括弧里面内容就是批注):

*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宝玉到秦可卿房中休息,看到房中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

嫩寒锁梦因春冷,【甲夹批:艳极,淫极!】    

芳气笼人是酒香。【甲夹批:已入梦境矣。】

* 同样是第五回,红楼十二曲中秦可卿的唱词:[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甲戌侧批:六朝妙句。】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甲戌侧批:深意他人不解。】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甲戌双行夹批:是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曹雪芹报菩萨心肠,没有将秦可卿的结局描写得这样淫荡。

*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一回中有很多的批注,就有提到天香楼。简单列举如下:

【甲戌:今秦可卿托□□□□□□□□□□□□□理宁府亦□□□□□□□□□□□□□凡□□□□□□□□□□□□□□□□在封龙禁尉,写乃褒中之贬,隐去天香楼一节,是不忍下笔也

。】(按:甲戌本此页被对角撕去,故缺字甚多。此页原有三则评语,第二则与本回庚辰本眉批同,第一、第三两则若干缺字据庚辰本、靖藏本补。)

【庚辰:诗曰: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按:此庚辰本回前三评,原在第十一回前,第十一至第二十回目录页背面,现据甲戌、靖藏回前评而移于此。)

【靖:此回可卿梦阿凤,作者大有深意,惜已为末世,奈何奈何!贾珍虽奢淫,岂能逆父哉?特因敬老不管,然后恣意,足为世家之戒。“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这条批注就点明了删去天香楼一节的因由。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甲戌眉批: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靖本多署名“棠村”。]庚辰眉批:可从此批。靖眉批:

可从此批。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余大发慈悲也。叹叹!壬午季春。 笏叟。】

因忽又听得秦氏之丫鬟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甲戌侧批:补天香楼未删之文。】【靖侧批:是亦未删之笔。】

从判词、红楼梦十二曲及批注,对秦可卿的结局,就可以超脱文中的描写,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了。


whitedeer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主要是指其与公公贾珍扒灰,在曹雪芹的未删减红楼梦中,秦可卿与贾珍扒灰被撞破,羞愧难当的秦可卿便在天香楼上吊自杀。但是由于这样写不符合秦可卿谜一般的身份,所以便适当的进行了修改。

秦可卿的来头应该是不小,仅仅是看秦可卿在贾府的地位就可以知道。连王熙凤也是讨好秦可卿,所以秦可卿背后一定是有秘密的,而像贾府这样的豪门世族愿意接纳秦可卿,这本身就说明秦可卿来历不简单。但是贾珍扒灰这件事情,无论怎么看都像是曹雪芹在讽刺贾府,其意味就是贾府表面光明正大,暗地里却有很多见不得人的地方,而秦可卿就如同贾珍金屋藏娇一般的存在。



并且秦可卿死后,贾珍痛哭流涕,声称自己这个儿媳比儿子要强十倍,如今儿媳一走,正印证了府内无人呐!秦可卿的葬礼也是超高规格的,贾珍为了让秦可卿风风光光的下葬,下令府库随便王熙凤支取。一场葬礼就说明了秦可卿的不一般,还有对比就是秦可卿喝人参是一把一把的,而送给自己的侄子却是一些沫子。这种对比之下,突出了贾珍对秦可卿的感情,也说明了两人确有扒灰。


在拜读《红楼梦》之初,一直不理解为何曹雪芹要塑造一个秦可卿这样的形象,但是当把这本奇书的结局读完之后方才明白。曹雪芹借秦可卿这个人,把贾府的遮羞布一点点的扯开,直到让我们看到一个破败不堪的贾府,正如焦大说的那句话:“一群畜牲不如的东西,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太爷怎么生出这样一群畜牲。”


小司马迁论史

记得刘心武在《百家讲坛》讲解《红楼梦》时提到,秦可卿是被废的二皇子的女儿偷偷养在贾府家里的。

秦可卿与自己的公公有越轨行为,用《红楼梦》中的话说叫做“爬灰”。

刘心武在讲解中说,秦可卿的死是身不由己,是有人需要她死。

原著中应该是被撞破了与公公的“爬灰”行为而自杀。

注:“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石头记》第十三回中的原有情节,后来被曹雪芹删除。目前一位安徽的藏家公布了一种《石头记》抄本《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这极有可能是《红楼梦》迷失的真本!该抄本的持有者(藏家)透露,吴本是现今最早的《石头记》抄本,书中关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内容没有被作者删去。虽然它只发布了后28回,但是在此抄本的第十、十一和十三回完整的记录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情节过程,具体可以搜来看看,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刘心武的讲解虽然很多东西都能说得过去,但是毕竟作者没有写明,总有猜测的意味在里面。


甩JJ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历来争议最多的一节,因为畸笏叟因为她临终对王熙凤托梦挽救贾氏族人,并培养贾家后代,不是个安富尊荣之人,命曹雪芹把明写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章删除,现存有四条有关线索:1秦可卿死后,贾珍比死了老子、娘还悲痛,表示要尽其所有风光大葬,己出人情之常。2尤氐突然患了心痛之症,不能理事。3丫环瑞珠撞柱而死,宝珠求为干女,常居尼庵。4焦大关于扒灰、养小叔子的骂声。再有的线索就是遗簪、更衣的脂评。

根据以上条件,试着来还原一下事情的过程。秦氏确是秦业养女,出身不高,但却有一幅花容月貌,己经十六岁左右,此时贾蓉只有十一、二岁。被贾珍知道后,就聘为儿媳,他是东府的霸王,他说行,谁敢说不行?他一开始就存着霸占儿媳的心理。可能贾珍就是可卿的第一个男人。公媳两人存在不正当关系多年,贾珍对可卿极好,一切好东西都往她屋里搬,那时贾珍不到30岁,风流倜傥,可卿对他也有了一定感情。一切是贾珍预谋,但秦可卿也沒有抗拒,心甘情愿。可卿不可能是郡主,贾珍也沒有胆子冒杀头、诛灭九族的危险。

贾珍旧情复发,约可卿在天香楼会面,纠缠中弄掉了簪子,并强换了二人的内衣,约会后簪子被可卿的丫环宝珠揀到,要送回去时,恰让尤氏看到并认出是贾珍之物,起了疑心,又翻贾珍的物品,发现了可卿的内衣,预谋捉奸,而这时望风的瑞珠恰恰睡着,扒灰之事被抓个正着,贾珍脱身沒人敢管,秦氏事后上吊,瑞珠自知贾珍不会放过自己,触柱身亡,宝珠表示要做孝女,坚持留在寺院,实际上就是保证封口,保住一条性命。其它的线索也就迎刃而解了。

秦可卿的判词是"情天情海幻情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始在宁。",曲《好事终》则说: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秦氏死后超规模的葬礼引起皇帝的注意,为两府的败亡打下根基。


旁观者岚

秦可卿淫奔天香楼的主要情节是:宁国府一家之主贾珍与儿媳秦可卿的苟且之事被人撞破,秦可卿羞愤之下悬梁自尽。

曹雪芹原稿中是写了的,后经知情人劝说删去了这一节。公公与儿媳扒灰的事情在曹家确实有。为尊者讳也罢,为生者隐也好,曹雪芹虽然删了这一节,还是忍耐不住,在书中留下了大量伏笔。

一是形容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却不写秦可卿正经丈夫贾蓉的哭。二是尤氏也是个得力能干的女主人,偏偏在秦可卿丧礼期间整个的借病回避了。这些是一眼能看出的匪夷所思,还有不熟悉中国古代文化和清朝律法,难以发现的伏笔。

比如说中国的丧服服制,分为五个: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亲疏依次递减,丧礼中表现出的容貌、声音、言语、饮食等都有所不同。在秦氏丧礼中,曹雪芹竭力写贾珍伤心哀痛,拄杖而行,这属于齐衰中的「齐衰杖期」,一般是子为母、夫为妻,这其实是点明了秦氏与贾珍的夫妻关系。

秦氏丧礼棺木用了上好的——原本是给亲王级别的人用的。贾珍专门给儿子捐官——为了让儿媳的丧礼风光。停灵停了七七四十九日——这已经是大富人家的极限。六十四名青衣请灵——根据清律,王、贝勒八十人起杠,一品大员才用六十四人。

总之从上面这些丧仪,对清律熟悉的读者已能隐隐觉出作者的讥讽之意。但对秦氏与贾珍的关系作者在此尚暗着写、收着写,直到贾敬的丧礼,作者才放开手写贾珍、贾蓉父子(与尤氏姐妹)的荒淫无耻。两场丧礼,比较之下,就有了充足的意味和完整的逻辑。

贾家的衰败始于宁国府的淫邪,终于荣国府的聚赌,曹雪芹终归没有忍住,还是以秦可卿风光大葬之曲笔写尽宁府之荒谬绝伦。笑里含悲,悲中带讽,这才是曹雪芹手眼遮天,极端高明之处。然而这种写法却让人误读,得出「秦可卿是废太子之女」的结论,作者始料未及,却也算是《红楼梦》的另一种圆满:作者正是要揭露这富贵繁华,痴愚的读者偏偏要往这上面靠。妙哉!快哉!


柳如婳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此句出自畸笏叟在第十三回的朱批: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而据说《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癸酉本)的第十、十一和十三回完整的记录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情节过程,其中第十回的内容和回目与通行版出入较大,回目是“金寡妇嗔姤凝曦轩 秦可卿淫上天香楼”,由于《癸酉本石头记》并未公开发行,所以秦可卿在这三回的具体内容也不得而已。

但根据癸酉本藏家透露的大致内容,以及很多红学家的推测,“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大致过程如下:

第十回金寡妇为金荣被打一事去找秦可卿评理,路过会芳园凝曦轩时,看见尤氏面有怒色与几个丫头走过,金寡妇从旁人处听说秦可卿病了。接着就是秦可卿淫上天香楼,大致是贾珍看到秦可卿浴后梳妆,色心大动,然后两人成就好事,后来贾珍觉得在秦可卿房中偷情不安全,于是提出以后二人去人少的天香楼幽会,并让瑞珠在门外把风,有一次秦可卿不小心在天香楼遗落了簪子,后来簪子被尤氏发现了(此处癸酉本藏家说的是簪子被宝珠拾到,然后交给尤氏,而有人则认为是贾珍带回簪子被尤氏发现,情节不尽相同,但终究都是被尤氏看到了)。

接着是尤氏确认了贾珍和秦可卿的奸情(癸酉本藏家说描述的是尤氏和贾蓉前往天香楼捉奸现场,而有人推测是尤氏威逼利诱两个丫鬟得知真相),而秦可卿因为羞愧而病倒了。

第十一回是贾珍和秦可卿的丑事被贾府高层贾母、邢夫人等人知道了,在宁府为贾敬排家宴庆寿辰时不让秦可卿参加。

第十三回讲到秦可卿自知难逃一死,只得在天香楼上吊自尽(癸酉本藏家说是贾府高层商议让秦可卿自尽为贾府挽回颜面,但贾珍不同意,最后秦可卿还是选择自尽解脱)。

应该说,癸酉本的内容情节更合情合理,秦可卿是因为与贾珍的奸情败露而自尽而死,并非病死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秦可卿死后尤氏睡在床上,不能料理事务,然后带出王熙凤主持秦可卿后事料理,尤氏绝对不是因为犯了胃气疼的旧症而躺床上,而是生气不愿意。同时,瑞珠触柱而亡和宝珠请任摔丧驾灵之任也就能解释得通了,她们也是因为心中内疚,觉得秦可卿之死与自己有关,如果秦可卿是病死的,两个丫鬟不太可能有这么激烈反常的举止。而贾珍事后的行为也就能解释清楚了,他极力让秦可卿丧事办得体面而风光,甚至想到“贾蓉不过是黉门监生,灵幡上写时不好看;便是执事也不多”,然后花一千二百两银子为贾蓉谋取了个龙禁尉的职位。

至于畸笏叟是谁?他为何要“命芹溪删去”?六甲番人猜想他应该是曹雪芹的长辈,否则不会用“命”一词,而为何他要曹雪芹删减秦可卿情节,并不是因为他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也不是什么担心“泄露、丑化皇室”的罪名,正如他自己所讲是因为“魂托凤姐”和“贾家后事”,觉得秦可卿有远见,与贾府其它女子都不同,从而心生怜惜,想让秦可卿在书中留下更美好的形象。

以上是六甲番人关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事的解读,欢迎大家留言点评,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六甲番人

淫荡其实是可卿身上的幌子。

可卿当然是淫荡的,而且淫荡异常。“秦可卿”就是“情可轻”,情多而滥,自然就轻而又轻了。可卿之淫莫过于“淫丧天香楼”——很多人认为原来设计的情节应是秦可卿与贾珍在天香楼私会时,被丫环宝珠、瑞珠撞破,不得已自杀以保全名誉——错!

这个猜测的最大疑点是,以秦可卿其来有自的出身、风流成性的作派,以贾珍荒淫老道的修炼,两个小丫头又能构成什么威胁呢!焦大在阖府上下基本在场、又有荣府重要亲戚来访的情况下骂将出来,一家子都能“装作不听见”,两个贴身丫头撞见主母奶奶和老爷再平常不过的行径,又能其奈我何呢!所以这个推论不成立。

一说可卿系前太子的公主。我谓可卿更可能是其私生女。

何也?送宫花一回回前诗云,“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何名姓,家住江南姓本秦”。这是明指可卿出身江南。按书中人物的年龄推断,可卿被抱养时应该是婴幼儿,最多不过两三岁,那个时候的贾家还在南边,未被抄家之祸。前太子随父皇来江南巡幸,留下私生女儿也是情理中的事。此系龙脉,当然不能流于民间不闻不问,与康熙父子恩深交厚的曹家有责任有义务为太子寻访并收留此女。更何况果然一朝太子登基,

可卿就是贾家最大的一笔政治投资了!倘若真是公主,则应生于北京,一来公主身份不易出宫,二来曹家当时远在江南,何能收留?况回前诗明说“家住江南”,又如何解释呢?

前太子首度被废前有着长达33年的太子生涯,深得老皇帝康熙的钟爱与栽培,作为康熙深宠的曹家自然也要像孝敬康熙那般尊崇和拥护太子,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世事难料,前太子被废、复立、再次被废,使得他寄养在贾家的私生女的命运也随之起伏难定,本来养尊处优的可卿,未来变得阴晴不定,这怎能不使她渐渐形成“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了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的毛病儿。小说中删去了“淫丧天香楼”片断的原文,而代之以“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其实可卿的病和死,最大的可能,是秦可卿、也是贾家一直暗暗期待的前废太子的事业终于败落,消息传来,可卿不得不死。

何谓不得不死?

可卿的身份当时只在贾府一定范围内知晓,然而这却是一枚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引爆。而一旦引爆,它伤害的就不会仅仅是可卿自己,更有隐匿收养她的贾家。所以消息传来,一则可卿本人已然心如死灰,就像她对前来探望她的凤姐说的,“把那要强的心一分也没了”;二则也为了不牵连对她有收养之恩、给她以最高尊荣(长房长孙媳妇)的贾家。

可卿与贾珍,应该比旁人多一份惺惺相惜。一场红楼大梦,无非利剑之下讨荣华,她和他俱是睁着一只眼睡觉的知情人。所以她“今日回去”,真正“送我一程”的并非她托梦的凤姐,而是她的情人贾珍。两个人在天香楼生离死别,必然会有一段精彩的文字,其内容也不仅仅是男女之情,应该会牵涉到可卿的身世与贾家惊天的秘密。这样的“天机”被两个丫头无意间听闻并被随即察觉,她们又岂有再生之理?故一个当即撞死,另一个离开东府为可卿终生守灵,做一个自觉退场的活死人。

可卿死的奇怪又突然,“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叹,都有些伤心”。像焦大一流不知道底细的,只一味认为东府荒淫无稽,不是“淫丧”又是什么呢?殊不知与偷天换日、阴谋篡权这样灭九族的罪名相比,定个“淫荡”的罪名简直就是格外开恩了!所以贾家也好、可卿也好,不怕淫荡,怕的是太子这座靠山山崩地陷,怕的是太子倒台后秘密被揭发、家族受牵连,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想来曹雪芹表现这部分“真事”时,以他一贯“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的写作手法,定不会直白粗陋,其中的政治隐情也必是通过暗寓、隐带的笔法逗露出来,后经人提醒更删减改动得面目全非——那么直写明写的“假语村言”,就只能是翁媳偷情扒灰之类的大家常有之事,就像书中贾蓉不以为然说出的那样,“从古至今,连汉朝和唐朝,人还说脏唐臭汉,何况咱们这宗人家”——这脏臭之事,正好作为可卿之死的幌子!


乱而且乱弹

秦可卿在《红楼梦》里是谜一般的出身、谜一般的存在、连死因都迷雾重重。其中超乎皇族规格葬礼更是让人不可思议,这女子的来头好像不是育婴堂抱来的那么简单。总之,这女子的身份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这里放一放,只说她的死因。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原是《脂砚斋重批石头记》的一个情节,后被曹雪芹删除。缘故在回末有讲道: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畸芴叟)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红楼梦》第十三回关于天香楼的情节还有好多,那“淫丧”两字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淫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在《礼记》中,谈及葬礼,“淫丧”两字是指奢华丧礼的意思,“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秦可卿身为一个国公重孙媳,身份地位表面上实在配不起这种高规格葬礼。说“淫丧”也是合理。

再一个就是,秦可卿在天香楼发生的“更衣”“遗簪”等情节都被删去,但我们可以根据其他线索猜猜,在天香楼,发生过什么?

书中的焦大醉骂出的“趴灰”和“养小叔子”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脂批:焦大之醉,伏可卿之病至死。

论理,别人骂人但凡不涉及自己,就与自己无关,也用不着去害怕。但可卿却因此戚戚然起来,可知是被奴才骂中了心事。秦可卿又是个心细心思重的人,不拘听个什么话,都要度量三五日才作罢。

那秦可卿是焦大嘴里的“趴灰”主角还是“养小叔子”主角呢?



从秦可卿葬礼上贾珍哭成泪人一般的表现,还有“倾尽所有”的露骨言语,就能知道贾珍与这个儿媳妇关系不一般。所以,秦可卿是跟贾珍有一腿的。正好应了那首红楼梦曲: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而俩公媳日常约会场所应该是在天香楼。所以才发生了“更衣”情节,殊不知更衣中,可卿遗簪。被尤氏在贾珍换下的衣服发现可卿的发簪,只能忍而不发。所以秦可卿死后尤氏才适时的病了,因为是心病罢了。

其实秦可卿与公公的乱伦之事合家上下都已知晓,便是璜大奶奶都知道一二,所以在生气的时候才骂了一句:“人都别要势力了,况且都做的是什么有脸的事。”秦可卿是贾府重孙媳妇第一得意之人,行事稳重为人和平。什么叫没脸?只有私底下做了丢人的事才叫没脸。



偷情之事东窗事发,那就是秦可卿自尽之时了,书中后来写的是可卿病死。其实秦可卿判词上有副画,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所以秦可卿应该是自缢身亡,病逝不过是个障眼法罢了。而这自缢的高楼大厦正是天香楼上。真真的“淫丧天香楼”了。


微影窥人生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事并不见于《红楼梦》中,而是见于《脂砚斋重评红楼梦》。脂砚斋在给第十三回秦可卿之死作评时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删之。”脂砚斋何许人也?与《红楼梦》作者又有何关系,能令其改弦易辙,更其初衷?

在《红楼梦》正文中,并不见秦可卿有一点淫乱之事,反而上至贾母,下至仆从,都是一片赞誉之声“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者。”

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淫乱是让人最为不齿的,所谓“万恶淫为首”,无论是何等人物,只要沾了淫乱二字,都会被人们都会鄙视不屑,秦可卿当然也不例外。在宁荣二府,人员庞杂,耳目众多,想要有点私房事是不大可能的,就是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也会闹得上下皆知,沸沸扬扬。就算计划的再精密,也逃不过那些贯能“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推倒油瓶不扶”的全挂子武艺的管家奶奶们,假如秦可卿真的和什么人有苟且之事,肯定也是纸里包不住火,合府皆知,那么,不只是贾母贾政等一干长辈不屑,就是下面的丫鬟,小子也没人看得起,就不存在什么贾母最看重的孙媳,下人眼中怜贫惜贱,慈老爱幼的秦大奶奶了。所以,认为秦可卿淫荡乱伦,以至于丧命天香楼是不可能的。只是脂砚斋凭空杜撰,引人眼目的噱头而已。其实,我认为脂砚斋不过是后人的一个骗局而已。本来,书评是没有什么真假之分,然而,脂砚斋非要说与原作者有某种关系,则令人啼笑皆非了,——作者在竭力隐瞒所写的史事,却有个和他关系极为密切的人却在解谜,就如一个人在砌墙,他自己最亲密的人却在拆墙,大家想一想,这有可能吗?

既然正文没有关于秦可卿淫荡的描写,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她是一个荡妇呢?一个与众多红学家的错误解读有关,另一个原因来自秦可卿的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即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屑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人们看到“情天情海幻情身,情即相逢必主淫”一句,就认定秦可卿是淫妇了。然而,在《红楼梦》中,淫的意思与寻常所谓的淫乱是不相同的。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作者借警幻仙子之口说“淫虽一理,义却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言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这里说的是贾宝玉之淫,也是秦可卿之淫。所谓“情天情海幻情身,情即相逢必主淫”,秦可卿意淫于情,故因情而死。情可分为很多种,有男女之情,有夫妻之情,有朋友之情,有家国之情……不论哪种情,只要对其专注,就可称之为意淫。秦可卿淫的是那种情呢?

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从小说中寻找答案。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有一次在同贾母,王熙凤到宁国府欣赏桃花之时,贾宝玉因为倦怠,到秦氏的房中睡中觉,有一段对秦氏卧室的描写,大多数人都以为是对秦氏骄奢淫逸生活的写照,从侧面反应了秦氏的淫荡。本人不敢苟同这个说法。原文是这样的:

说着大家来到秦氏房中,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

充分理解本段文字含义,就可以窥见《红楼梦》的真相,获得解读《红楼梦》的金钥匙。

“柴鹏程的航海日记”再次重申,《红楼梦》是明末清初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寓言小说,作者用如椽巨笔把血雨腥风的朝代更替的历史,隐藏在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之中,成为世界上唯一一部具有正反两个反面的文学巨著。正面看是包罗万象的人情世故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用谐音,隐语,诗词,射覆……等等各种写作手法,镶嵌在书中,把中国的语言文学发挥到极致,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对于秦可卿卧室的描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下面详细的介绍一下。

贾宝玉刚到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一般人们都以为宝玉闻到的香是秦可卿室内熏香的香气,大家注意对贾宝玉感觉的描写,是“眼饧骨软”,(饧(xing)精神不振,眼睛半睁半闭。)就是醉酒的形态,说明闻到的香气是酒的香气。而在下面的行文中,作者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写法,即兼顾到正面故事的天衣无缝的衔接,又要把作者所要隐藏的史实镶嵌其中,作者进行了巧妙的构思。“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秦太虚写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看似一张画,画的两边悬着一副对联。其实是贾宝玉看到的真实情景“一进门就看到有的战士在裹着棉被睡觉,打着鼾。还有一些战士聚在喝酒,看上去面容都很疲倦。”这里的唐伯虎是“躺着打呼噜”的谐音,海棠,是明朝军队的化称,由于作者把李自成的农民军叫做梨花,所以又借用诗句“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诗句,并且海棠是红色的,所以把海棠比作抗击农民军的朱明军队。这里的军队实际上是指驻扎在川陕地区,有孙传庭所领导的秦军。秦太虚是“秦军非常虚弱”的谐音。对联中“嫩寒锁梦因春冷”暗含睡觉的意思,“芳气袭人是酒香”中,明确点明了宝玉初进秦可卿房间时,“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的是酒香。

按着以上思路,打破传统的对《红楼梦》的思维定式,就能更好的理解下面对秦可卿房间的描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武则天,是“武则添”的谐音,就是作战必备的意思,这里的宝镜指的是望远镜(千里眼)。“一边立着飞燕舞过的金盘”,飞燕,就是林黛玉诗中极讨厌的燕子,用的是“杏帘在望”诗中“桑榆燕子梁”之意,把燕子比作盗贼。指的是李自成的农民军。金盘,指的是满清的营盘,因为满清以前国号“金”,所以叫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太真,即太上真君,也就是皇帝之意。木瓜,是对李自成的农民军的蔑称,意如傻瓜,傻家伙的意思。这一句就是说满清的营盘包围着害死了皇帝的那些傻家伙们。

后面两句是“秦可卿”卧室内的景象,“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与含元殿下卧的塌,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寿昌公主,即瘦长共住,也就是大通铺的意思。同昌公主就是同长共住了,连珠帐,就是彼此相连的帐子。从这些叙述来看,贾宝玉午睡进入的就是一个军营。并非表现秦可卿骄奢淫逸生活的豪华房间。

人们对于秦可卿淫荡不羁的印象也来自贾宝玉在其卧室里做的那个三百年来最著名的那个梦。那个梦光怪陆离,美轮美奂,人们只欣赏到她的美,却没有注意他所描写的细节。鉴于如果进行全面解说,未免篇幅宏大,恐諸好友不耐其烦,所以只择紧要的略作解释。例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群芳髓”,是群芳碎的意思,芳,指的是中原人民。“千红一窟”并非千红一哭,这里的“红”是朱明王朝的王公贵族,“窟”是坟墓的意思,也就是千人墓。“因看房内,瑶琴,宝鼎,古画,新诗,无所不有”瑶琴,即妖清。宝鼎,古画,新诗各取一字,即“妖清定华史”。对联“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第一句是“水满则溢”的改写,琼浆,指的是水,水又指的是满清,水满了就会往外流,就是说满清发展壮大了就会向外发展。玻璃盏,指的是中原大地。琥珀杯,第二句中的琥珀杯,即琥珀悲,琥珀,指的是中原人民。当然,下面的“万艳同杯”中的杯也是悲的意思,这是大家的共识,不必多说。

至于下面的“金陵十二钗”判词,说的就是明末清初时期祖国及各个军阀集团的命运,因为与本话题无关,只说说关于秦可卿的《好事终》,所谓好事终指的是大明的统治走到了尽头。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画梁春尽落香尘,说的是明朝的统治结束了,汉族离开了统治地位。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风,是满清,月,指朱明。指的是想借满清势力恢复大明统治,这个政策成了大明彻底败亡的根本原因。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箕裘颓堕,就是不能继承祖宗遗发之义,敬,即嘉靖皇帝。家事,朱明家事。家事消亡首罪宁,朱明消亡的罪魁祸首是南京那些人,因为他们制定了联清剿贼的错误决策。

宿孽总因情,这一切罪恶的根本都是因为情,当然,这里的情指的是家国之情。

说完了《好事终》,再说说贾宝玉的那个三百年来最著名的那个梦。首先说明,《红楼梦》绝非淫书,里面所写的儿女之情不要等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儿女之情,书中即无某些所谓仿《红楼梦》之类小说用的那些“此处删掉三百字”的方框框,也没有淫言秽语的露骨描写,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当你细细回味时就会发现,作者的这些“色情描写”却别有深意,另有它指,只不过是把读者引入风月歧途,使人难识其真面目的手法而已。

在贾宝玉的这个梦中,警幻仙子把宝玉带进一香闺绣阁之中,在哪里见到了一个女子,“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婀娜,则又如黛玉”,这里说明的是,宝钗,指的是满清,黛玉,指的是朱明。所谓兼美,兼具两朝之美。为什么要把兼美许配宝玉呢,因为宝玉想恢复逝去的大明王朝,妄图实现他的红楼梦,所以,贾宝玉有爱红的毛病。警幻把可卿许配于宝玉“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如此,何况尘世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什么意思呢?就是警幻仙姑把可卿许配宝玉,使他惊醒,闺阁之中风光都如此美妙,何况人世间的各种情景,从今以后,不要再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妄图恢复失去的大明帝国了,看看前面那些为之而奋斗的公子王孙,前明旧臣,粉身碎骨者有之,千人一冢者有之,“春恨秋悲皆自惹”,“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从今以后,你要痛改前非,不要再试图反对满清,弄得百口嘲谤,万目睚眦。过一个平常人的生活,学习一些孔孟之道,以求取功名,委身于经济之道,以求家道发达。

这就是《红楼梦》本旨之所在。

有个网友问到薛宝钗和他的公公是怎么回事。这个疑问大概是出自焦大的醉骂,和贾珍对于秦可卿葬礼的态度。在《红楼梦》中没有关于秦可卿与贾珍奸情的描写,这只是红学专家对小说中的只言片语的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在这里我重申一下,大家在读《红楼梦》的时候,不爱去读什么红学研究文章,不必迷信什么脂砚斋的批注,就看原文,反复的看。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总会读出滋味的。

先说说薛宝钗姓薛的来历,薛同雪,出自林和靖诗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作者以雪代满清,以林代朱明。所以薛宝钗姓薛,林黛玉姓林。满清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借着吴三桂借兵剿贼的机会侵入中原,薛姨妈叫周瑞家的给各位姑娘媳妇送宫花,实际就是满清传檄中原各路军阀,协同剿匪。不知大家读书时是否注意到周瑞家送宫花时经过李紈窗下,为什么特意写一下李紈呢?这是要提醒众位注意,不要忘了还有个没得到宫花的李紈呢,因为李紈就是影射的李自成。所以她是不可能得到宫花的。

既然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也应当说说“天香楼”。为什么叫“天香楼”呢?所谓天香,即天祥的谐音,就是南宋抗元明将文天祥,书中用他来比喻秦可卿,表现她忠贞报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对于秦可卿沥血苦战书中表现得很隐晦,直接的描写只有一篇景色词:

黄花遍地,白柳横坡。

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

篱落飘香,疏林如画。

西风乍紧,初罢莺啼。

暖日当暄,又添蛩语。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

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

笙簧盈耳,别有幽情。

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这里须要解释的是很多词语在《红楼梦》中作者都赋予了新的含义,如果不明白这些词语的特定含义,就不能很好的理解《红楼梦》。第一句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在《红楼梦》中,见不到鲜花盛开,就是“繁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的元妃省亲也没见鲜花盛开,有的是“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凄凉景象。这里也不例外,依旧是黄花满地。并且白柳横坡。这里的花指的是明朝士兵,白,满清士兵,柳,农民军。落地,横坡,指的是阵亡。可见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场景。“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若耶,天台都是通向幽冥境界的必经之路,这句的意思为小桥和曲径都成为双方反复争夺的焦点,陈尸枕藉,成为通向地狱的道路。“篱落飘香,疏林如画”这里的篱就是竹篱,竹篱在《红楼梦》中反复出现,都是指朱明的皇族及军队等。疏林如画中的林也是指明军,篱落,指竹篱败落,諸香已飘,林木稀疏。整句是说明朝军队损失惨重。“西风乍起,初罢莺啼”,西风,指的是满清,莺,黄莺,也是指满清。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意,指满清借李自成之乱趁机侵入中原。薛宝钗的丫鬟黄金莺的名字也取此意。这句话说的是满清正在加紧集结进攻中原。“暖日当暄,又添蛩语”,暖日,就是大明之意。蛩,虫子,也是指满清。这句话是说大明朝正热闹非凡,又增添了秋虫的叫声。“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说的是东南方向上建着李自成的营盘。“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说的是西北方向驻扎着满清的营盘。“笙簧盈耳,”指的是交战双方的催阵号角。“罗绮穿林”,指的是闯王的军队在明朝军队中军队中冲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