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美英德的步兵鋼盔,哪一種表現最好?

這城市那麼空氵

總的來說,德國的M35鋼盔是最優秀的,英國託尼盔是最差的。

英軍在二戰中使用的是一戰中研發而來的託尼盔,這種頭盔實際性能很差。首先是其防護面積太小,盔體太淺,士兵頭部的很多部位無法得到保護。二戰中的託尼盔也經過了改進,主要是其懸掛部分進行了改動,而盔體並沒有改變。而託尼盔邊緣過於巨大,士兵戴起來的舒適度也不是很好。

美軍的M1頭盔在二戰中屬於中規中矩的水平。M1頭盔外形為半球形,而下部設計為波浪狀曲線,其防護面積要比美軍之前仿製英軍的M1917頭盔好了很多。M1頭盔是十分經典的一款頭盔,由於性能較好,被包括美軍在內的多個軍隊裝備過。而美軍直到越戰還在使用這款頭盔,後被更先進的使用凱夫拉材料的PASGT頭盔取代。

而德軍的M35頭盔被公認是二戰中最優秀的頭盔,外形上也是最接近現代頭盔的。首先是其防禦面積夠大,能給士兵提供足夠大的保護。其次,其邊緣設計成外凸,減少和士兵頭部的接觸,讓士兵在受到衝擊時不會和頭盔過於緊密接觸而被頭盔震傷。而M35頭盔的大護耳等設計,被很多現代頭盔吸收。比如美軍的PASGT、MICH2000、LWH等頭盔,均設計有護耳。


僱傭兵

二戰時期的鋼盔平心而論好的好不到哪去,壞的也壞不到哪去,因為材料基本都是一樣的。英國“鍋盔”、美國m1鋼盔、德國m35再怎麼著也都是鐵做的,而士兵們頭上能頂多沉的東西是有個閾值的,所以在戰場上要說過人表現的話應該從設計和外形上分上下。

其中最好的應該說是德國的m35,不過我們還是從最差的英國貨說起吧。

圖片中的英國士兵們戴著的便是“鍋盔”,設計之初是為了儘可能地防護空爆彈、榴彈之類從天上來的威脅,從這點來說我倒認為這款鋼盔完成了他的職責,而且這種扁平的造型也更容易造成跳彈,產生更好的防護能力。當然,這款頭盔的側面防護面積實在是太感人,對於二戰而言並不是個好選項。

比之稍好的則是美國的m1鋼盔。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有一小段鏡頭,一個士兵在灘頭時,鋼盔被流彈擊中了,鋼盔為他擋下了致命的一擊。雖然他在幾秒之後就被另一顆子彈打死了,但仔細觀看了的人會發現,如果是戴著英國頭盔被擊中同樣位置的話第二顆子彈就是鞭屍了。沒錯,m1之所以比英國頭盔更好就是好在他的防護更全面,即使該電影中我們也能清晰地看見m1頭盔的頂部很容易就被擊穿了。

最好的則是m35鋼盔,好就好在設計上,無論是最老的英國頭盔還是美國人的m1盔,都沒有m35這種護耳和透氣孔的設計,這就導致美國兵、英國兵會更容易在炮彈的爆炸聲中受傷(包括短時間內喪失聽力等),也更容易感覺到悶熱。

說起來就是這樣美國大兵才老是不願意繫好帶子,也成就了美國大兵的經典形象。這幾乎成了識別自己人和特務的標準——繫帶子的肯定不是美國人。


軍情解析

不請自來。我看過一篇文章,裡面統計了二戰各種頭盔的數據,還有士兵使用的感受,統計下來,結果是德國的M35鋼盔效果最好。不知道各位留意到沒有,美軍現役的頭盔,外形尺寸很接近二戰德國的M35鋼盔。孰優孰劣一目瞭然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