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買個縣城新開區臨街門面好還是買理財?


屠龍有術

我不建議投資商鋪!

先不說你手裡有閒錢100萬,可以押幾十年不變現。你投資到縣城而且還是新開區,咋看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培育期,這對理財來說不划算。

門面一定要跟著人流量走,你的新開區人流量會很高嗎?你也許會說,這是政府搞的新經濟開發區,將來人流量肯定很可觀。我想說,現在全國都在高經濟開發區,但是沒搞起來的有很多城市。


如果是省會城市,有省和地市雙重加持,成的幾率很大,但是在縣城別說搞不成,就是搞成了,人流量也不會有很大啊。人流量不大,門面就租不上價。

如果門面沒有租出去,或者新開區搞的不是很火熱,租金不高,你想把門面賣了,稅費很高的。你想自己經營,你會發現生意慘淡,還不如把門面低價租出去,自己去打工。

上述說的都是買門面的不好,僅供題主參考,萬一新開區很火熱,門面還是有利可圖的!

如果還想要了解相關銀行理財方面或者投資的事情,可以隨時私信我,或者評論區留言,看到後,我會及時回覆。


MBA銀行狗

現在商品房好賣,但是商鋪卻不好賣。究其原因是什麼呢?

商品房許多人購買是為了住,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剛需房。或者改善一下居住環境,也有一些傳統觀念在裡面,比如結婚必須有房、有了房才算有個家等。還有就是學區和住房聯繫到了一起,所以商品房無論價格再高都是要購買。

那麼商鋪為什麼那麼難賣呢?因為現在的人們為了買住宅房揹負大量房貸,有閒錢去投資商鋪的是少之又少。這裡就會說到需要商鋪做生意的,那麼現在開店做生意大多是選擇租,因為這樣可以將成本降到最低,即使買賣失敗,也不會困太大的資金。而你為了生意去買一間門面,可以說很久一段時間你都是在為這間門面打工,還有可能生意失敗的情況。那麼除了投資,還有的就是在這裡生意做得久並且做得好的,考慮長遠打算,買一件商鋪。

你這種情況,手裡有一百萬閒錢,做理財一年有4—5萬收入,還是保守的估計。其實這也是許多人選擇的。手裡有一些閒錢,不敢去投資風險較大的,只有通過一些低風險低迴報的理財方式去獲得收益,比如銀行的定期理財產品,就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那麼購買商鋪,按照你自己的語言表達是可升值,但是不確定究竟升值幅度,切租出去一年租金2—4萬,切第一年暫時租售不出去。

其實這裡就是涉及到風險與回報的問題,第一種很顯然是相對於風險低,但是收入受到限制。第二種就是風險頗高,效益不確定。但是毫無疑問划得來是第一種。但是心裡不甘於一百萬一年只的效益只是4到5萬可以選擇第二種,。

這裡你說明可以升值,那麼至少100萬本金是可以保證。租金一年效益是2到4萬,比之理財少了2到3萬,確實100萬的商鋪租金很低。但是這裡商鋪升值後,你的租金也可以水漲船高。所以重點就是這間商鋪的升值空間。這樣分析我們不得而知你的商鋪地理位置、城市發展方向與規劃、周邊人流量、城市消費水平,還有就是土地價格與出讓情況。如果你這間商鋪處在成熟的市中心,周邊配套設施齊全,那麼相對而言升值空間就已經不是很大,除非所在城市房價一直有漲幅的情況,你可以根據你那邊近一兩年商鋪價格漲幅情況作為對比。還有就是商鋪處於新區,周邊土地都是已經或者即將出讓,在兩年後就會建成小區,三年後成為成熟小區,那麼這時候商鋪就是許多人的盤中餐,不需要擔心租不出去和升值問題。但是這樣你在前幾年是很難有所收益,且不確定因素很多。因為我就見過城市發展方面突然往相反方向發展,以致於一開始的投資者把本金都虧損出去。

還有就是投資商品住宅房,特別是學區房,學區房一直是焦點,往往只要和學區掛上鉤的房都是一直被人哄搶,供小於求。畢竟好的學校就那幾座,而周邊又能蓋幾座小區呢?

最後的決定權在於自身,100萬也不算是一個小數目,所以投資肯定需要謹慎,效益高自然風險也高。在同樣的效益下我們選擇風險低的,在同樣的風險下,我們選擇效益高的。


社保大講堂


多多來說一下多多的看法吧。


縣城新開區的臨街門店,地理位置還算過得去。但因為是新開區,很多基建設施等可能還不是很完善,車馬人流不是特別旺盛,所以近兩年都不太可能發展起來成為消費中心。如果說是要把門店買下來,盤租出去,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再加上現在電商風頭正盛,做實業的人可能更難更少,所以頭兩年租出去的機會就更小。而且題主也說了,現在還租不出去,差不多要等一年。所以如果100萬,買了門店,那麼兩年內,靠租金的收益可能為零,但不排除門店升值,突破一百萬。


但,反過來想,100萬,投到門店,萬一門店掉價,虧損個幾萬也不是不可能。


還有就是如果租的話是兩萬到四萬,那麼年化收益大概就是2%—4%,但前兩年因為租不出去,其實平攤收益更低。其實和穩健方式的理財收益沒差多少,還有可能比理財收益差一點。就拿貨幣基金來講,7日年化收益基本都在4%左右,風險性極低。而如果是其他類型的理財方式,收益則更高。


所以,相對前兩年來講,哪種選擇孰好,一眼就對比出來。


只是當下,房熱浪潮正盛,相對長期投資來講,還會選擇門店會更穩妥寫,畢竟租金的上漲空間很大,而且漲幅會不小。至於理財,也是有風險的,可能一不小心,連本金都虧掉,而門店,就算掉價,起碼也還有個店在。


不過如果是最求資金流動性的,比如預防急需錢,多多還是覺得可以選擇穩健的理財方式,起碼回錢快,而門店可能一時半會還賣不掉。


多多說錢

要看地段,我在地級市的新區買了一個78平兩百多萬的商鋪,我付的首付,總價是220萬,我付了150萬,貸款70萬。月供八千多,現在租金120一平米,以後每年漲百分之十,店鋪月收入九千多,足夠還房貸。店鋪是嘉福金融中心的,十字路口轉角鋪,旁邊是地標建築,世界五百強總部。周圍全部是金融街和寫字樓商業綜合體,五星級酒店都有兩個。還有華潤萬象城和王府井,市中央公園也在這裡。現在新區很多房子還沒交付,人也沒多少,房子都賣光了,裝修的人比較多,入住率很低。再過五年就不一樣了。


武陵源TV

商鋪是一種長期理財方式,好地段的商鋪財富增值也是很樂觀的,如果100萬沒有其他用途可以做商鋪投資,每年都有租金進賬,還有可能幾年繼續上漲。每年想要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存在一定的風險,我個人覺得還是購買商鋪,回報率更長久。


如果沒有一些理財知識和評估風險的能力,還是不要選擇理財,收益越高相對風險也會越大,既然理財的收益跑不贏通貨膨脹那就應該考慮一下長期投資商鋪,以目前的商鋪回報率來講都是比較高的,遠比理財更靠譜。因為商鋪是看的見摸得著的實物。


用戶72628182200

肯定買房子!

看到樓上說存銀行的還是想踩一下,最不可取:存銀行(絕逼吃飽撐得)

理財還是買底商?

眾所周知,現在比較火的行業就是小額金融。

以很多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金融/貸款公司,年收益7%~20%不等(對數據有分歧的請多考察)回報大,風險也會相應增加。問題大多在控制風險上:現在很多公司都做抵押,原理都懂,100萬房子估值幾十萬,亂七八糟全下來能得到幾十萬現金(理財人的錢),希望你能按時還款,還不了那講不起,房子算我的。有時候他們也希望你還不起呢吧?不過涉及到打官司麻煩點罷了。

買底商:100萬的房子,租出去一年收入兩三萬???不清楚您是哪裡的至少我這周圍100萬房子租金遠大於這個價。如果真是那麼點錢,那我打臉。話說回來,我建議您用這100萬考察下去其他城市投資底商,應該比這掙得多。

總結下,現在房地產可能沒那麼火了(或者說過時了??也不至於),但是房子依然在漲價。人民幣按每年7%貶值來看(對這個數有異議的請賜教),買房子保值的遠比現金理財合適的多。不過最好還是住房,畢竟是剛需。


鳴鹿健康

04年的時候我遇到和你一樣的困惑,拿著50萬,老家縣城新的門面房差不多42萬,當時還門庭冷落,懷疑租不出去,當時理財剛剛興起,差不多可以5%,一年2.5萬的回報。今天我算了一下,做了對比1.買門面,投入45萬,累計房租收到34.7萬,房子本身目前價值130萬,共165萬,2.理財50萬理13年,複合收益差不多39萬,共計89萬,對比下有選擇了吧。


香山紅葉32291923

個人對理財很感興趣 對於用店作為理財方式本人堅決反對 只建議用來養老

本人13年二線弱型城市購買間55平方華潤房產底商 全程個人操作 屬於新城區 14年交付 2.5萬平(單價不含任何費用)第一年租不出去 來年只租了1500 第二年月租2800 自己交物業4.5每平方 去年又空了大半年 今年租了3000每月

樓盤位置好點的商鋪會好很多 價格在在32000每平方的能租到90一平 而且很好租 買之前一定要選好 當然我這總商鋪是期房 前期是看不見的 一般都是看命

為什麼不建議用商鋪做理財 因為稅費太高 其他地方不知道 我這裡加起來差不多百分之店二十三

另外說一下二手商鋪的交易價格基本上都是看租金的 一般情況下有一年收入4萬的商鋪價值是100萬 也就是4個點


單翼空氣

13年貸款買的門市 106平101萬 兩年沒租出去 現在每年9萬吧 剛開始位置比較荒涼 道路不通 據說有大學城進駐 現在發展起來了 學生也進駐 因為周邊新開盤的樓盤 門市兩萬一平 我家門市也升值了 算是投資回報較高 但現在樓市蕭條 價格虛高 2萬一平的門市對於我們城市來說 虛高了 就失去投資價值了 現在再投資門市 風險就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