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一起”消失的名校

那些年,“一起”消失的名校

本文转自学术志

那些年,“一起”消失的名校

1998年,随着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相继推进,不少高校考虑到综合实力的提升在未来大学竞争中的战略意义。于是出现了一股高校合并浪潮,这种合并浪潮,有的属于强强联合,有的则属于“大鱼吃小鱼”——纯兼并。

一提到大学合并,对于那些母校情结十分严重的学子来说,总有千万个不愿意。但往往政策文件出台,已落成既定的事实,大家只能抱着祝福的心态期待新的母校会越来越好。

然而,近年来高校合并的新闻越来越少,尤其是强强合并的例子已几乎没有。很多年龄较小的高考同学可能并不知道,现在一些知名的985大学,比如说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都在发展进程中,合并了一些颇具实力的名校。换句话说,如果当时这些高校没有被合并,一定程度上是具备入选“211工程”实力的。然而造化弄人,一经合并后,这些高校彻底湮没在历史的红尘之中。

01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后并入四川大学)

那些年,“一起”消失的名校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前身是以四川大学工学院为主体成立的成都工学院,是院系调整时期诞生的全国几所主要工学院之一,70年代末更名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是实力雄厚的全国重点工科大学。1994年,原四川大学、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

02

华西医科大学(后并入四川大学)

那些年,“一起”消失的名校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West China Center of Medical Sciences,Sichuan University)的前身为原卫生部直属的华西医科大学,是最早被列入国家“211工程”的四所综合性重点医科大学之一;其渊源于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等5个教会组织在成都华西坝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和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 ),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中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综合性大学,亦是中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华西医科大学的王牌专业——

口腔医学在全国口腔专业排名中可是数一数二的,虽然并入了川大,但现在的华西医学中心在大陆高校医学领域的竞争实力仍保持高水平的领先地位。

03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大学、三峡大学)

那些年,“一起”消失的名校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创建于1954年12月,其创建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该校是中国国家电力公司主管的以水利、电力类等工科为主,文理兼有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该校水利电力学科专业雄踞亚洲第一。2000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与武汉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主体部分组建现武汉大学工学部,宜昌校区(原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与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成三峡大学。

04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那些年,“一起”消失的名校

汉测绘科技大学创办于1956年,是一所以测绘学科为主干,兼有仪器仪表、机械、电子与信息、轻工、土建、经济、工商管理、地理、外语等多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测绘学科专业当年可雄踞全亚洲第一呢!该校也是国务院批准首批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并于1996年9月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1993年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大地测量系与工程测量系两系合并,组建为地学测量工程学院。填补了共和国的测绘学科的发展空白,也为我国测绘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石,为国家测绘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2000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为新的武汉大学。新武大以原地学测量工程学院为基础组建武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2001年更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现在武大的测绘专业在全国同专业排名也是遥遥领先的。虽然学校被并,但专业实力仍保持着当年的风范。

05

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

那些年,“一起”消失的名校

原吉林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国家重点大学之一。其前身是建校于1954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曾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Top1),1998年重归教育部直属。1958年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汽车和农机为优势和特色,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的汽车专业由于为一汽做配套,专业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建设完善,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重要基地之一。就业前景十分好。2000年,原吉林工业大学合并入吉林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为吉林大学南岭校区。

06

杭州大学(浙江大学)

那些年,“一起”消失的名校

杭州大学是一所文理商法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浙江省的重点大学,校址在著名的文化旅游城杭州市,濒临风景秀丽的西子湖,1998年9月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等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学。合并后的浙大在这20年里,综合实力一路飙升,被誉为“东方剑桥”,未来浙大的发展潜力也被很多人看好。

07

中国金融学院(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中国金融学院,创办于1987年9月20日。直属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董事会办学。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陈云同志题词:“办好中国金融学院。培养新一代银行家。”为中国金融学院指出了办学的方向和目标。中国金融学院承担为银行系统培训在职干部的任务,通过办短期培训和函授教育等方式,开展大专同等学历函授教育,为银行系统职工成人教育服务。中国金融学院所属的中国金融培训中心,担负着培训银行系统中高级干部的任务

2000年6月,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金融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3月,在原中国金融学院金融系、工商管理系、国际经济系基础上组建成立金融学院。学院秉承两校特色,具备专业化程度强,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并与金融业界保持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学院的建设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金融教育和研究平台。

那些年,“一起”消失的名校

08

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大学)

那些年,“一起”消失的名校

山东工业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成立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是一所已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的山东省重点综合性工科大学,学校曾有着辉煌的历史。学校当时通过加强培养、积极引进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艾兴教授是国内著名的金属切削方面的专家。

1983年9月1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工学院更名为山东工业大学。1989年以来,学校教师中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山东省劳动模范1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6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87人,此外,还聘请了一批两院院士和著名专家学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1999年3月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二批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学科中,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获准设岗,这在地方院校中是唯一的。1999年11月,在第三批特聘教授岗位学科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获准设岗。2000年7月22日,国家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组新的山东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的校区,更名为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09

湖南财经学院(湖南大学)

那些年,“一起”消失的名校

湖南大学财院校区(原湖南财经学院,是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部属高校。)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一批高等财经院校之一,历经湖南财政贸易干部学校、湖南财贸学院等发展阶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成长为一所以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干,兼有文学、法学等学科领域培养经济管理和科学研究人才的具有财经行业优势的实力较强的多科性大学,被誉为“财经黄埔”。

2000年,原湖南大学、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原湖南财经学院成为湖南大学北校区,2009年与育德会计联合开办财税实训基地。2016年湖南大学北校区更名为湖南大学财院校区。

10

中国新闻学院

那些年,“一起”消失的名校

结语

高校合并,既有欢声笑语,也有默默哭泣,背后有主管部门利益博弈,当然,更重要的是出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不管怎样合并,大家总有个共同期待,那就是希望合并后的高校爆发全新的活力源泉,越来越好,多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