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你哭|“催泪工作室”的故事

我想让你哭|“催泪工作室”的故事

——你知不知道,那群人为什么总是笑着走进去,却哭着出来。

筒子楼的拐角处,有一家店名叫“催泪工作室”。我是这家店的主人,未帮助一些情感压抑又无处发泄的人,通过各种方法催泪,让他们尽情痛哭,以释放内心的苦闷。

这家店筹备了近一年,我也被父母念叨了一年。他们认为这不是正常人干的事,“谁吃饱了撑的要在你这儿哭,还给你钱。这孩子不做点正经工作,尽瞎折腾,都是我们惯坏了……”嘴上这么说,他们却拗不过我,毕竟开店的钱都是我自己攒的,装修也是亲力亲为,经济独立的人才有权谈自由。父母眼看无理由干涉我的事,最终化为了无声抗议。

父母听闻消息,偶尔散步到这里,却往店里张望,听到淅淅沥沥的哭声便不敢走进,只是隔三差五地在午饭时段给我端一盅鸡汤过来。他们还是迟疑我做的这一切,感到又好奇又害怕,只能保持沉默。这竟成了我和他们的相处方式,沉默不代表对彼此不关心。我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给对方言语之外的支持,比如叔叔阿姨们问到父亲“催泪工作室”的事,他会兴奋地告诉他们,“我女儿为这家店花费了很多心思。”这样就够了吧。

我想让你哭|“催泪工作室”的故事

来店里的人越来越多,如今我一天要接待至少100个客人,为此我招聘了两个帮手。细数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组团来哭,有的独自神伤,有的人本是笑着来却哭着走,有的人从头哭到尾……

“催泪工作室”里的哭声此起彼伏,汇成了一首首哀伤的歌。

直到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说他不会流泪,希望我有办法能让他哭出来。他叫黄觉,是一只程序猿。

“你不会流泪?哼!如果我让你如愿以偿地哭了,得加价!”我半开玩笑地说。按照惯例,我询问了他除个人隐私外的一些问题,比如最近有没有遇到烦心事。

“没有,最近的生活不瘟不火。”

“那你有没有什么软肋呢?比如提起谁,你就会伤心。”

“婆婆爷爷吧,我亲眼目睹他们过世,那时候才十岁,我可是跟着他们长大的。”

“哭了吗?”

“嗯,哭得很伤心。不过自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流过眼泪。后来高考失利,毕业后背井离乡,和女友分分合合……这些事只会让我钻心痛,想哭却哭不出来。我还试过用眼药水,但是滴进去就干了。我的眼睛像一口枯竭的井,吸收了无穷无尽的泪水。”

“哈哈哈,好吧,我会尽力让你体会哭的感觉。”我笑着说。

《思乡曲》想起,黄觉坐闭眼躺在沙发上,逐渐进入松弛状态。我用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絮语,像童年时,奶奶和他说话那样。可是还没到10分钟,黄觉便传出呼噜声,催泪失败。

第二次,我试图让他对着照片回忆过去,让他把那些快乐的、伤心的回忆从大脑过滤一次。然而,黄觉很快出戏,“我们能换个方法吗?这样真像个傻瓜。”

后来,他又来过几次“催泪工作室”,计划再次失败。我们做的所有尝试,帮助他回忆也好、倾诉也罢,都付诸东流,黄觉一脸忧郁。我打开了他记忆的匣子,喜怒哀乐喷薄而出,却怎么也关不上了。

其实,我把催泪当作介质,引导他们如果释放压力,获取快乐。有些客人在我的帮助下,烦恼烟消云散了,便笑着离开。这样的事情越多越好,让更多的快乐代替悲伤,何乐而不为?但是,我针对对黄觉束手无策。

“要不,你打我吧。我小时候被人欺负了,就会哭着找奶奶。”

我扑哧一笑,“哪有你这样的客人呢。算了算了,与其让你哭,还不如想办法让你快乐一点。”

当然,黄觉也没有变得很快乐,在你来我往中,我们成了朋友。他时常来我店里观摩别人流泪的过程,据说这样能让他感觉好一点。

后来,黄觉索性成了我的店员,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感受生命的意义了”。

我一直在想,这个身高1米80的小伙子的泪腺真的不发达吗?也有可能四肢发达,通过运动缓解了内心的苦闷吧。

我想让你哭|“催泪工作室”的故事

随着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多,黄觉开始给我说很多以前没有提及的事情,包括细枝末节,比如他父亲每次过年回家都会带一包“喔喔奶糖”,晚上睡觉前放一颗在嘴里,第二天起床嘴巴都是甜的;节日过后父亲又要返程工作,他还记得那一列火车的编号……说到这里,黄觉略显疲态,“我的童年,就是在一次次等待父亲回家又目送他离开的循环往复中中渡过的,直到有一年他再也没有回来,我也长大了。”他说得那么淡然,而我早已红了眼眶,“我的童年里父亲也缺席了,以至于现在不敢恋爱,是因为害怕离别。”此时“催泪工作室”已经打烊,暗红灯光下,就只有我俩呆呆坐着,互相吐露心声。

我总是在催别人的泪,却忘了自己也是需要催泪的人。“我本是一个多愁善感之人,以前也爱哭,还记得有一次和初恋分手,我哭着给妈妈打电话求安慰,却换来她的臭骂,因为她心情也不好,所以不想听我瞎逼逼。从那以后呢,我就没再给她倾诉过了。”

“那你为什么愿意告诉我呢?”

“可能是我对你感同身受吧!”

黄觉是个很好的倾听者,远远胜过我。他可以把自己代入别人的故事情节,仿佛可以和对方一起共命运。有时候他会盯着我,让我把故事说完,作沉思状。有时候我们四目相对,气氛稍许尴尬,他会吐舌头笑着转移目光。三月初三的风和煦而温柔。

“有人说,每个人流的泪都是之前脑子里进的水,水流干了,人也变得精明了。如今,我不轻易流泪了,因为知道哭多了,别人会不耐烦;因为知道未来的人生也会荆棘密布,还不如留着眼泪赚钱。”我故作冷酷地说。

“那就多笑笑吧,你笑起来挺好看的。”这一次,黄觉望着我,眼光没有闪躲,也没有开玩笑似地岔开话题。过了一会,他用极低的声音说:“其实,我想承包你未来的故事,希望它能尽可能地记录欢声笑语。”

“可是我有男朋友……”

我想让你哭|“催泪工作室”的故事

“催泪工作室”经营了两年,人们各怀心事来到这里,寻找发泄情绪的根源。它让看到了人的B面,他们有着难以启齿的柔弱。她也让我成了一个小富婆,至少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不用像之前那样为了生计做不喜欢的工作。

有人建议我开分店,把事业做大,但是我决定关掉它。听了那么多不开心的故事,见证了无数人伤心的时刻,我更明白了快乐的涵义。接下来,我要拿着这些赚的钱周游世界。

今天是“催泪工作室”营业的最后一天,有几个“常客”来和我道别,黄觉也来了,依然像最初见到他的那样,面无表情。

“你男朋友呢?最后一天营业,也不来帮帮你?”

“哦,他出差了。”

“是吗?自从我来店里,从来就没见过他。”他将信将疑的眼神真让我受不了。

我拿出手机,打开相册,给他看了我和男友的亲密合照。黄觉抿着嘴,露出一副深信不疑的表情。

“其实我想说,我要去另一个城市了。”

“这样也好,我要去周游世界。”

沉默十秒钟。如果把每次告别都当作最后一次见面,我想说一句“感谢”,谢谢你对我的信任,谢谢你倾听我的故事,谢谢你的这一段陪伴。

“我们可能不会再见面了。或许这就是我从出生到现在的人生写照吧,遇见又错过,我还是没有勇气抓住想要得一切,亲情、爱情、友情。”黄觉自言自语。

我们一同走出“催泪工作室”,各有心事,相顾无言。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刻,黄觉的眼眶红红的,像只兔子。他还是没有哭出来,反而是我,哭得不像样子。那个照片里的男友在两年前去世了,我亲眼看见他躺在病床上,羸弱的样子,慢慢停止呼吸。我没有哭,只是觉得钻心痛。我暗暗发誓不再爱。

我想让你哭|“催泪工作室”的故事

我越走越远,直到催泪工作室消失在视线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