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孫可以為王父屍,子不可以為父屍””殤與無後者,必從祖食,而不從父食“?

-Travel-

“孫可以為王父屍,子不可以為父屍”是“君子抱孫不抱子”這句話的註解。《禮記·曲記》:“君子抱孫不抱子,此言孫可為王父屍,子不可以為父屍。為君屍者,大夫士見之,則下之。君知所以為屍者,則自下之;屍必式。乘必以幾。”


要準確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理解這裡的“屍”。依古禮,古人在祭祖時,需要有一位活著的晚輩,來扮作先祖的樣子,代其先祖接受祭禮,這就是“屍”,所謂“屍居神位,坐必矜莊”。這個屍一般是孫子來充當。


這樣就很好理解,“孫可以為王父屍,子不可以為父屍”:兒子不可以充當父親的“屍”,但是孫子可以充當祖父的“屍”。“君子抱孫不抱子”,意思是如果孫子年紀過小,則要人抱著孫子充當“屍”。


“殤與無後者,必從祖食,而不從父食”出自《禮記·曾子問》。這句話是對《禮記·喪服小記》中“庶子不祭殤與無後者,殤與無後者從祖祔食”的補充解釋。殤,夭折;無後,沒有後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夭折和無後的同族父輩,不與父親一起接受祭祀,而是與祖父一輩合祀並共同受用祭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