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股价纷纷下跌,市场开始回归理性?

“独角兽”股价纷纷下跌,市场开始回归理性?

图片来源网络

“股灾”三年来九成个股收跌

经历了5月下旬的持续下跌,沪指自上周四以来再度持续下跌。至6月14日,沪指盘中拉低近一年的低点至3032.41点。

“独角兽”股价纷纷下跌,市场开始回归理性?

“近期大盘大幅下跌主要有四大影响因素:美联储加息、贸易战、年中资金紧张以及独角兽登陆A股进一步加剧A股资金紧张。”6月14日,北京某大型私募投资总监指出。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指出,近期A股市场持续调整,而美股在最近出现连续上攻。中美股市出现较大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A股市场资金面更加紧张。进入6月份,临近季末,银行的考核可能会导致一部分资金回流银行体系;另一方面,近期“独角兽”回归,对市场资金面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市不断倾轧下,市值大幅缩水的个股越来越多。

Wind数据显示,6月14日,两市市值低于50亿元的个股达到1596只,而2016年12月30日这一数据为518只;其中,6月14日两市市值低于30亿元的个股有697只,而2016年12月30日这一数据仅为14只。

即使是千亿股也被不断拉低级别。比如中国重工、国信证券、江苏银行等十余只个股在2016年末还是千亿级市值,如今都跌到百亿行列。

再把时间拉长至3年前的2015年6月14日,彼时上市股票总计2747只。以2015年6月14日为基点进行复权后,三年来,2747只股票中仅236只上涨,其他91.4%的股票都是下跌的。其中,跌幅超50%的股票多达1737只,跌逾80%的有133只。

工业富联天量后大幅杀跌

14日A股市场再度延续颓势,虽然有一定数量的个股涨停,但很多个股股价还是走势仍然低迷。

“独角兽”股价纷纷下跌,市场开始回归理性?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18%,盘中再创2018年以来的新低3032.41点;创业板指数跌0.75%,也再创出近期收盘新低。

从个股表现上看,跌幅达9%以上的个股有42只,多只个股还出现了“闪崩”,如南都电源、西藏发展等。由于市场赚钱效应不佳,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仅3100多亿元。

14日早间开盘,工业富联集合竞价时就低开4.7%,股价全天维持“水下”运行状态,仅在刚开盘时出现小幅拉升,但很快就在抛盘打压下重回跌势,临近尾盘,工业富联股价更是一度触摸跌停板。截至收盘,工业富联跌幅达到了9.45%,成交了83.1亿元,换手31.11%,公司总市值暂为4585亿元。

药明康德昨日大跌7%

“独角兽”股价纷纷下跌,市场开始回归理性?

自药明康德5月8日上市以来,曾连续16个交易日涨停,股价从25.92元一口气上涨至138.91元,涨幅超过5倍,据统计打新者中一签的盈利已超10万元。不过,近期药明康德从最高价138.87元到14日收盘100.26元,跌幅也显然不小。

事实上,很多新股在涨停板打开后会出现中签筹码集中兑现的情况,尤其是在市场行情不佳的情况下,大盘新股更容易出现大幅下跌。

对于工业富联的估值,方正证券在研报中分析称,工业富联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为186.56亿元、218.57亿元和255.56亿元,对应EPS为0.41元、0.49元和0.57元。考虑到公司是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领域稀缺龙头级标的,按照2018年净利润20~25倍市盈率,合理的市值区间应该为3731亿元~4664亿元。

独角兽估值过山车

“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对A股短期走势有一定影响。近期独角兽回归会分流市场资金,造成上证指数连续调整,再次接近3000点的历史大底。在消费白马反弹护盘之下,上证指数才没有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这说明独角兽回归对市场资金面的压力,还是体现比较明显的。”杨德龙指出。

这样的压力并不难以发现。

沪指本轮下跌始于6月8日,当日跌42.35点,跌幅达1.36%。而当日正是工业富联上市首日,其轻松涨到上市首日红线44%,收盘于19.83元/股。 当日工业富联的封单总金额和成交总金额合计19亿元,占当日沪市总成交额的1.18%。

6月13日,打开涨停的工业富联成交额高达158亿元,更是占到沪市总成交额的10.14%,位居沪深两市榜首,是第二位罗牛山成交额的4倍多。

6月11日,另一只独角兽宁德时代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迅速触及红线44%,当日封单金额和成交金额合计25亿元,占到当日创业板总成交额的4.3%。

6月14日,宁德时代顺利登进千亿市值俱乐部,其总市值已高达1046亿元;同日,工业富联和药明康德市值分别为4588亿元和1043亿元。简单计算后,三只独角兽的总市值高达6677亿元,占沪深总市值的1.23%。

“鉴于独角兽的体量较大,如果密集发行对市场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对其的发行节奏要把握好。”6月14日,深圳某券商投行人士认为。

不仅如此,独角兽上市后的调整风险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工业富联上市前,多家机构认为其总市值有望达6000多亿。不过,截至目前工业富联未能突破6000亿市值。6月14日,工业富联开盘便跌逾7%,至收盘时几欲跌停,成为涨停板最少的独角兽,不过仍为总市值最大的独角兽。

“独角兽”股价纷纷下跌,市场开始回归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