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悦读:累了来喝杯昌宁茶

累了,来喝杯昌宁茶,与你和老子一起。

邂逅智慧,看见天意,发现真理。

心有灵犀,还是把还在水边沉思、还在水边吟哦的智者老子喊回来把。老子的智慧,是水的智慧,那么对于城市里蜗居的我们,这种智慧,是否又是一杯茶的智慧,寻找人生的澄澈、谦卑。

用一杯昌宁茶,折射江河海洋,过滤世间纷繁,寻找人生的精彩,寻找时代的峰岭。

保山悦读:累了来喝杯昌宁茶

累了,让我们在昌宁,边喝茶边听老子讲,人生的“上善若水”。

想想人生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让我们在昌宁,以一杯茶,映照出整个宇宙与心灵的倒影和幻象,仰望星空,叩问天道,听老子侃侃而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说,无名为天地之始。累了,就来昌宁吧,别问缘由,别问我为什么想邀你来昌宁,来喝杯昌宁茶。

忘记你的疲乏。

保山悦读:累了来喝杯昌宁茶

一切正如老子所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让我们若老子:唯不争,故无忧。

让一杯昌宁茶: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有的学者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经历了三个时代:巫术时代(即远古神话、传说、占卜的时代),艺术的时代(即中古和近古注重诗歌、审美、情操的漫长农耕文明的时代),技术时代(即近代膜拜科技、消费、娱乐的去魅、亵渎和非诗的时代)。

这种思想是否又是老子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敞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在一种物质富足,穷奢极欲的时代,热爱诗的我们,为什么生活在非诗的时代呢,原来物质的富足已经把我们掏成了空壳,或者被富足的物质挤压成为空壳,我们的灵魂已经被富足的物质像海绵一样吸干。让我们在累了的时候,以一杯昌宁茶,给自己一个空间,给自己一份天地,回到艺术时代——与神农、与老子相遇,与智人的影子交相辉映,与智人的智慧遥相呼应。让我们以一杯昌宁茶——顺天而动、合道而行、惜物互生。

保山悦读:累了来喝杯昌宁茶

让权力和物欲中,每个人都有一杯清心静欲的昌宁茶。

有隐逸之气的昌宁茶。

让我们两三知己煮茶品茗,人影相伴,草木相生,不再重蹈人性与神性的日渐疏远,由此而导致现代人的精神的颓废,灵魂脱水,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僵化与退化。因一杯昌宁茶,清瘦生动,万物清虚,与老子一起,让身、心、灵置身于苍茫神秘的宇宙大气场,回到艺术与诗歌时代,回到神性的灵魂时代,成为哲人与诗人。

哪怕是一杯茶:致虚极、致静笃。

哪怕是一杯茶,也要:全乃天。

保山悦读:累了来喝杯昌宁茶

都说可伶的现代人,科技成为人们迷信的现代宗教,灵魂成为科技奴隶,物质成为人们的精神图腾,艺术与文化成了商业和消费的附庸物,眼前铺天盖地的是没有灵魂和伟大的所谓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大众文化、快餐文化、泡沫文化……甚至颓废文化……让我与你以一杯昌宁茶,重新构建对宇宙万物的神秘感和神圣感,对生命的终极充满好奇和热情,构建艺术、诗歌、审美和情操,与老子,内心驱动,真气弥漫,万象在旁,在一种高度、一种旷野、一种虚静,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

让我们以一杯昌宁茶顿悟: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都说:老子死、天地暗、众生迷、人生累、名利忙。

让我们以一杯,让老子复活,涅磐重生,任江河流转,世事变化,人生轻松。

有一杯茶,老子不死

让我们与老子在素朴的哲学中再次发现天道和人道的人生的秘密。

烟火气息。

保山悦读:累了来喝杯昌宁茶

让我们以一杯昌宁茶,化验一下自己的灵魂,经验一下灵魂的透明度,检测一下欲望与冲动的成分,开启诗歌、审美和情操的广阔天地,继续文明与明天的征程。

以茶会友,以茶会明天。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做了一个研究:人类的历史上,文化创造最快,境界最高,光芒最璀璨的时候,是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30个人的时候,只有每个人的生存空间很宽阔,一点也不拥挤,基本的生活能够自给自足,人的视野宽阔,心怀宽广,人与人比较亲善,较少竞争、计算、摩擦,他就有可能把心智投入到生命、万物和宇宙的深度追问、沉思之中,从而有深刻的发现和精神创造。

其实,布罗代尔所指的这个历史时期,也就是德国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指出的人类精神史上的“轴心时代”——就是大致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时候,人类各类的宗教、各哲学中的伟大先驱几乎同时出现的时期,这一阶段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东方的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庄子等等,他们开创的思想和哲学,至今仍然照耀着人类社会,雅斯贝尔斯认为,我们今天仍然处在轴心时代的辐射范围内。

保山悦读:累了来喝杯昌宁茶

还好,在中国文化里,有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还有乾坤一杯茗、日月一盏茶,那么,我们就以一杯昌宁茶,“有茶地自偏”吧,让一种心灵的空间与茶道相暗合,让茶拓展我们的生存空间——天地不宽胸襟宽。在物质、权力与金钱混沌的今天,走出黑暗,好好地想我们的哲学,我们的诗歌,我们的时代。让我们在万丈红尘的都市里,以一杯昌宁茶,茶气由天而地,寻找一茶一佛一叶一如来的辽阔天地。在都市里在我们辽阔的胸襟中让艺术与诗歌重生。

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人生有四种简介,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让我们以一杯昌宁茶,回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

孔子说:祭神如神在。

仿照之:喝茶有神同。

保山悦读:累了来喝杯昌宁茶

人生再累,让我们有一杯昌宁茶,攀到高处,成为精神的枝头,寄养今生。

人生再累,让我们有一杯昌宁茶,生生不息,三春时来,哗然而绿。

人生再累,让我们有一杯昌宁茶,穷尽一生,东奔西走,孜孜以求,有艺术与诗歌。

人生再累,让我们有一杯昌宁茶,回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动不动、大为不为之中。

让我们共有一杯昌宁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