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入狱、总督被杀、巨商遭清算,经手这件国宝的人都没啥好运气

一提到文物,

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值钱。

“如果当年我爷爷的爷爷有幸搞到一两件,那我儿子的儿子都衣食无忧了。”

但稀世珍宝如同屠龙宝刀,

武林高手人人惦记,

想自己私藏根本没那么容易。

如果不幸身逢乱世,

别说是发家致富了,

可能一不小心连脑袋都保不住。

比如,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

晚清四大国宝之一的——毛公鼎,

辗转百年,几经易手,谁拿谁扎手

部长入狱、总督被杀、巨商遭清算,经手这件国宝的人都没啥好运气

01

故事从道光23年(1843)开始说起,

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午后,

一个叫做董春生的村民,

在地里挖出了一个口鼎,

消息不胫而走。

远在京城的知名古董商——

苏氏兄弟闻讯而来,

当下以白银300两买下了此鼎。

部长入狱、总督被杀、巨商遭清算,经手这件国宝的人都没啥好运气

苏氏兄弟在京城的古董商铺

但货还没运到村口,

就被同村村民董治官给拦了下来。

理由是大鼎从两家地交界处挖出的,

董春生卖鼎不通知宝宝一声,

明显没把本宝宝放在眼里嘛,

于是一气之下,搅黄了这桩买卖。

但财大气粗的古董商,

怎么可能把一介草民放在眼里,

苏氏兄弟重金买通了知县,

董治官被判“私藏国宝”之罪,

顺便还被知县diss了一番名字。

部长入狱、总督被杀、巨商遭清算,经手这件国宝的人都没啥好运气

苏氏兄弟花钱买鼎,

不是为了给后代啃老的,

而是为了高价转卖——

京城名门之后、著名收藏家陈介祺。

但万万没料到,

酷爱文物的陈介祺,

并没有表现出要入手宝鼎的意思。

赚取中间商巨额差价的计划泡了汤,

苏氏兄弟也很郁闷,

只好密藏宝鼎高挂天价等着识货人上门,殊不知这一等就是10年。

02

而终结苏氏兄弟10年卖鼎之路的,

正是陈介祺。

原来,当年陈介祺看完宝鼎,

一眼认定此物乃稀世珍宝,

但苦于家中余资不足,因为前一年,

陈介祺才刚花重金从苏氏兄弟拿入手了

另一件宝物——天亡簋

部长入狱、总督被杀、巨商遭清算,经手这件国宝的人都没啥好运气

天亡簋

加上他老爹身为当朝耆老,

担心他接连入手如此贵重之物,

恐惹上“怀璧”之祸。

于是,不愿忤逆父命的陈介祺,

只好等到父亲下世,自己执掌家业,

才筹资1000两白银购得了心念十年的宝鼎。

但入手宝鼎之后,

陈介祺一反常态地异常低调,

此前入手宝物,都会高调示人,

但这一次,陈介祺担心宝鼎太过贵重,

恐引起位高权重的人觊觎,

于是深锁密藏,秘不示人。

久而久之,

古董商圈盛传陈介祺收藏毛公鼎只是谣传。

时任湖广总督的大V张之洞,

更是直接在朋友圈diss陈介祺。

部长入狱、总督被杀、巨商遭清算,经手这件国宝的人都没啥好运气

陈介祺听到,气的头发都直了,

一气之下就带着毛公鼎走红毯去了。

这么一折腾,谣传是被破除了,

但陈家藏有宝鼎的事也闹得人尽皆知。

03

消息传到了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耳中,

端方有权又有钱,

还是出了名的文物发烧家,

对毛公鼎早已是垂涎三尺,

怎奈陈介祺死不放手,

端方也不好明目张胆的强取。

终于熬到陈介祺死了,

对毛公鼎念念不忘的端方,

随即以一万两白银,

加一纸湖北银元局局长的委任状,

强行从陈介祺孙子——

陈孝笙手里把宝鼎买了过来。

部长入狱、总督被杀、巨商遭清算,经手这件国宝的人都没啥好运气

陈孝笙本意是不想变卖祖产的,

就因为受权财诱惑,

才背上了不肖子孙的骂名,

事后发现委任状根本就是废纸一张,

当时就炸毛了,

于是上门找老奸巨猾的端方算账!

然鹅,得到的消息是:

端方不久前被派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

被革命军给杀了...杀了

端方死后,家道中落,

到端家后代,已一落千丈,

而后不得不将鼎典押给了——

俄国人在天津开设的华俄道盛银行。

部长入狱、总督被杀、巨商遭清算,经手这件国宝的人都没啥好运气

华俄道盛银行天津分行大楼

04

消息走出,

早就对毛公鼎虎视眈眈的外国人,

马上出价5万美元求购宝鼎,

幸好端家嫌钱少给拒绝了。

但另一方面,

端家意图把国宝专卖外国人的行径,

也遭到了许多爱国人士的舆论谴责。

1926年前后,

时任大陆银行总经理的谈荔孙,

出面游说端家将毛公鼎转押大陆银行。

正处在舆论风口浪尖又没钱护鼎的端家,

当然求之不得,

于是毛公鼎从华俄道胜银行赎出,

改存到中国人自己开的银行。

部长入狱、总督被杀、巨商遭清算,经手这件国宝的人都没啥好运气

但事情并没有尘埃落定,

1930年,抵押银行多年的毛公鼎,

本息已逾10万元,却迟迟无人付款,

银行放话要自行处理宝鼎。

按理说,国宝被押,

理应由故宫博物院收购珍藏,

但当时院里声称拿不出这笔经费,

经费拿不出,国宝随时可能落入虎狼之口。

时任铁道部部长的叶恭绰,闻讯心急如焚,

一赌气,自己掏腰包堵了这个窟窿,

买下了毛公鼎。

05

但万万没想到,接手了宝鼎的叶家,

自此不得太平,祸患连连,

甚至差点为此闹出了人命。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陷落,

叶恭绰携家眷匆匆逃到了香港,

毛公鼎则藏在上海家中,

庆幸的是,当年叶是用假名字拍的鼎,

所以,尽管日本人在上海到处搜罗,

依然是查无此物。

但叶留在上海的姨太太潘氏,

串谋情郎意欲独吞叶家家产,

双方闹出了官司,

远在香港的叶,打电话搬救兵,

叫来了在西南联大任教授的侄子叶公超 。

于是,叶公超丢下手中的教科书,

告别了他的学生梁遇春、钱钟书、卞之琳、季羡林、杨振宁、穆旦、废名......

赶到上海帮叔叔处理姨太太出轨小鲜肉联合小三独吞家产的官司纠纷。

部长入狱、总督被杀、巨商遭清算,经手这件国宝的人都没啥好运气

可当叶公超到上海之时,

潘氏已经向日本宪兵队告密了宝鼎下落,

叶家随即遭到日本宪兵队的搜查。

万幸的是只搜出一些字画和两支自卫手枪,

日本宪兵注意力集中在手枪上,

就疏忽了查找毛公鼎之事。

但中华好侄儿叶公超,

却因私藏手枪被捕入狱,

而后遭到日本军方酷刑逼问毛公鼎的下落,

叶公超谨记叔叔嘱托,誓死不吐,

但屡遭狠手,性命危在旦夕,

为救侄子,叶恭绰冒险上交日军假鼎,

这才把受了整整39天牢狱之灾几近丧命的叶公超给救了出来。

06

但当时上海陷落,

宝鼎随时可能落入日军之手,

一旦宝鼎被搜到,别说是叶公超了,

恐怕叶恭绰一大家子的脑袋都不够丢。

所以,宝鼎必须及时转移,

1941年,叶公超终于瞅准时机,

秘密携带宝鼎逃往香港。

但没料到...

不久香港也被日军攻占,

叶恭绰又不得不携带毛公鼎辗转返回上海。

部长入狱、总督被杀、巨商遭清算,经手这件国宝的人都没啥好运气

宝鼎是终于被带回来了,

可战火纷飞,国破民穷,

叶不愿为日本人办事,没了收入,

一度穷到要靠变卖文物度日,

加上又身患疾病自顾不暇,

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将毛公鼎典押银行。

07

巨商陈咏仁得此消息,

随即出巨资赎出宝鼎,

这才使毛公鼎不至于流浪他乡。

但陈咏仁的这次“雪中送炭”,

并不是奔着拯救国宝来的,

他要赎的不是鼎,而是——他的命。

抗战胜利在即,日军节节败退,

靠投奔日本人大发国难财的陈咏仁,

深知自己在战后性命不保,

于是为给自己留条后路,

主动请缨出巨资购买此鼎,

并约法三章,抗战胜利之后一定捐献国家。

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

陈咏仁如约将宝鼎捐给了国民政府,

并靠他拥有的巨大财富,贿赂国民党官员,

逃过了国法制裁。

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952年,陈咏仁因被揭发出,

大量偷税、漏税和一连串经济犯罪行为,

加上漏未处理的汉奸罪,诸罪并处。

而毛公鼎在解放前夕,随国民党迁运台湾,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

部长入狱、总督被杀、巨商遭清算,经手这件国宝的人都没啥好运气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贵为国宝,也不是谁都能收藏的,毕竟放到个人手里,总有人会惦记,这些历史中的大人物尚且拿得烫手,你我就更不用惦记了,所以还是看看书好了!

部长入狱、总督被杀、巨商遭清算,经手这件国宝的人都没啥好运气

《国家宝藏》

于蕾 吕逸涛 等主编

中信出版社

2018年6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