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現|望江樓碼頭,成都中心城區最後一個被撤銷的碼頭(中)

四川发现|望江楼码头,成都中心城区最后一个被撤销的码头(中)

1908年,錦江邊的望江樓。

四川发现|望江楼码头,成都中心城区最后一个被撤销的码头(中)

成都東門碼頭。這裡曾經船來船往,但現在已經看不到這些篷船的影子了。

錦城東下路蕭然,九眼橋南綠接天

如今,在流經成都城區的錦江上,還保留有1990年代修建的12個碼頭。這些碼頭雖然都基本上喪失了原有的功能,只是一個象徵,但它們是成都舊日水運繁忙的見證。

嚴格說來,渡口與碼頭是有區別的,可以說,碼頭是由渡口發展而來的。

所謂渡口,是指道路要越過河流,以船渡的方式銜接兩岸交通的地點。在古代一般指有船擺渡的過河之地。

而碼頭是指船隻停泊的地方,是海邊、江河邊專供輪船或渡船停泊,讓乘客上下、貨物裝卸的建築物。

唐貞元元年(785),在如今合江亭的位置,誕生了一個碼頭。這個碼頭,是成都中心城區最著名的碼頭。

杜甫來到成都後,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就是這個碼頭的情景。

合江亭碼頭到北宋時荒蕪,南宋時又恢復使用,一直沿用到清朝。

貞元年間,萬里橋一帶港運繁忙,客商雲集,歌樓酒家,鱗次櫛比。

明朝時,九眼橋一帶形成客貨碼頭,成為物資倉儲轉運的集中區。

離九眼橋碼頭不遠處的望江樓,也是一個碼頭。到清末民國初,望江樓碼頭是送客乘船遠遊餞行的首選之地。

成都至嘉定(樂山)的舟楫往來頻繁,每年上下的大型貨運船筏有三四千艘,再加上各種客船,一年往來近萬艘。

望江樓碼頭是成都中心城區最後一個被撤銷的碼頭。

除肩負運輸川大人的使命,望江樓碼頭也是當時成都經濟發展的紐帶,賣菜的人坐船進城,辦事的人坐船出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交通樞紐。

1970年代末,龍舟路修起溝通兩岸的公路橋,望江樓碼頭隨之被撤銷。

儘管現在穿城而過的錦江水量並不大,但曾經的錦江水面寬闊,江水洶湧有濤聲。

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對錦江有這樣的描寫:“此川之寬,不類河流,竟似一海。”

劉孝昌回憶說,他曾經站在九眼橋上,遠遠看著地平線上錦江水與天相接,點點白帆逐漸消失在視野裡。由此可見,曾經的錦江是多麼的寬闊。

儘管成都城裡的碼頭已經僅存在老成都人的記憶中,但曾經的碼頭對成都社會經濟所起的巨大的作用,仍讓人難以忘懷,老成都人對此津津樂道。

就在幾十年前,環繞成都的府河、南河上,分佈著柴、米、油、鹽、棉、絲和藥材等物資專運碼頭超過12座。

北門大橋是柴碼頭。每年夏秋,岷山上的伐木順水漂下,碼頭工人在洶湧的江水中把木頭鉤撈上岸,場面十分驚險。所以北門一帶長期存在著木材綜合加工廠和木材市場,就是這個原因。

南門大橋是主要的米碼頭,產自雙流、溫江、新津一帶的大米,在這裡儲藏、分銷。

東門有藥材碼頭、絲碼頭、棉碼頭,九眼橋一帶則是碼頭搬運、物資倉儲轉運的集中區。

每個碼頭,都形成了一個商業區。碼頭兩岸客商雲集,歌樓、酒家鱗次櫛比,熱鬧非凡。

直到1960年代,南門大橋岸邊的染靛街仍然餐館林立,商鋪櫛比,橋邊停靠著木船。

四川发现|望江楼码头,成都中心城区最后一个被撤销的码头(中)

1940年代,安順橋上的尿水船與糞碼頭。劉孝昌 供圖

山光水色同天碧,恣意長帆在碼頭

如今,隨著交通的發展,成都城區早已沒有渡船的蹤影,但在成都周邊郊縣如金堂、龍泉驛等,仍有渡口碼頭存在。

相比成都城來說,渡口碼頭對周邊區縣的影響力一點也不遜色,甚至深入到了城市的骨子裡。

新津,一看名字就與渡口碼頭有關。何謂“津”?《說文解字》解釋說:“津,水渡也。”其本義就是渡口的意思。

東漢建安21年(216),犍為郡太守李嚴開鑿天社山,開闢了溝通成都平原與眉嘉平原的新渡口,代替原來漢安橋的舊渡口,皂裡江、文井江、布濮水(即蒲水,今南河)三渡合稱為新津。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設置縣治,因新渡口而得名新津縣。

新津是串起川西平原多條航運河道——楊柳河、羊馬河、西河、南河以及岷江的樞紐,是岷江上游物資集散中心和通達成都市內各碼頭的重要節點。

《新津鄉土志》中記載說:“船隻櫛比,帆檣如林,舟楫往來,欸乃之聲不絕。” 新津每日停靠船隻200多艘,附近州縣的大米、食油、鹽,成都的百貨、五金、絲綢,山區飄來的木材、山貨,都在這裡往成都周邊流轉。

雙流區彭鎮,因楊柳大江(今楊柳河)流經鎮內,水運繁榮,彭鎮碼頭成為成都平原有名的水碼頭,如今被譽為“川西碼頭文化的活化石”。

史料記載,在水運興盛時期,附近鄉鎮的物資在這裡集散,河上舟楫往來不絕,四方商賈蜂擁蟻聚,碼頭每天停泊的船隻有上百艘。

繁華的水運,讓彭鎮成為一個繁華的水鎮。各種店鋪順著碼頭兩邊排開,當地的民間組織紅幫把守著碼頭,過往商船必須停靠碼頭去拜他們的“碼頭”。

雙流區的古鎮黃龍溪,早在1800年前就已是進出成都的必經通道,被譽為“路通彭(山)仁(壽),水連嘉(定)蓉(成都),控省垣之咽喉,達江海之要津”的水運碼頭,“日有千人拱手,夜有萬盞明燈。”

黃龍溪地處錦江與鹿溪河交匯處,河面寬、水勢穩,是府河航道上的重要碼頭,往返成都、重慶、樂山等地的船隻大多在這裡停泊。

從長江、岷江上行的大船,在黃龍溪鎮換裝小船,南來北往的商賈、貨物,都在這裡停泊、中轉、換乘和住宿。

應金華、樊丙康主編的《四川歷代文化名城》中說,作為重要水運碼頭的黃龍溪非常繁忙,“府河上往來船隻,每日達千艘,日運輸貨物量在萬噸以上,上河下河千帆競發。”

停泊的上水船隻經常有一兩百隻,排行兩裡多長;下水船也有近百隻,排行到一里外的雞市壩,船工近3000人。

1960年代,府河航運中斷後,黃龍溪的商業才逐漸萎縮。但它身上被刻下了農耕文明的深深印記,備受影視界青睞,有200多部電影曾在這裡取景。

在金堂,自古有句民謠:“拉不完的趙家渡,填不滿的金堂府。”碼頭文化是金堂歷史上一張閃亮的名片。

五鳳溪鎮建於五代時期,古時依靠沱江航運,成為連接簡陽和成都商道的重要樞紐。有詩云:“富饒美麗成都府,五風溪頭一明珠。”

早在漢唐時,五鳳溪鎮就已商賈雲集、繁榮興盛。清初湖廣填四川期間,大批移民溯沱江而上,在五鳳溪碼頭上岸,定居於此。

清朝時,成都所需要的糖、鹽等,大多依靠沱江水運。商船從內江、簡陽而上,停靠在五鳳溪碼頭,再轉陸路運至成都。

當時民間曾流行的民謠唱道:“五鳳溪,一張帆,要裝成都半城鹽;五鳳溪,一搖槳,要裝成都半城糖。”

如今,五鳳溪沱江邊尚殘存一些雕花石塊與基址,這裡清朝有名的王爺廟,供奉著李冰父子。每到出船那天,船幫、商賈都要到王爺廟中燒香,祈求太平。

成都最後的渡口碼頭主要集中在金堂縣和龍泉驛湖。隨著“渡改橋”工程的實施以及交通建設的持續投入,這些碼頭、渡口將陸續消失,最終也會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