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中的慎獨是什麼意思?

Moon月牙兒

“慎獨”是一種修為境界,是個人風範的最高境界。一般可以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

我們一起來看幾個小例子。在人潮擁擠的街頭,我們撿到了一部手機,周圍人來人往,大部分人會選擇尋找失主或者把手機上交警察;可是如果是在一個小衚衕呢?中午大家都在午休,周圍空無一人,也沒有監控,這時候撿到一部手機,一劃動發現還沒有密碼,你是不是還會選擇把手機交還失主呢?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你依然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尋找失主,那就是做到了“慎獨”!

在景區,周圍都是遊客,我們會把垃圾拿在手裡,直到找到垃圾桶;可是如果是在鄉間度假,來來往往人很少,你是不是會把垃圾隨手丟進小池塘或者塞到石縫中呢?如果你依然堅持把垃圾丟進垃圾桶,那恭喜,你是一個真正慎獨的人!勿以惡小而為之,哪怕周圍沒有人看見,沒有人指責。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好的,甚至是完美的,我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可和讚揚,這是人之為人的心理需求。我們會為了別人的認可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拾金不昧,比如保護環境。這時候,社會上的其他人就變成了我們的行為“監督員”,我們的好是在他們的監督之下而來的。

可是當我們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呢?沒有了監督,沒有了別人的眼光,我們是不是能用同樣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呢?還是任由心裡的小惡魔橫行霸道呢?不為外物所左右,牢牢堅守自己的道德準則,這就是“慎獨”對於我們的意義。


三聯中讀

就是加強個人的修養,自己獨處時,也要約束自己,不能做有悖倫理之事,人在作,天在看。


這個詞特別適合現代人,有些人在人前為人,人後作鬼,多“慎獨,慎獨”吧!


京東千里行書法



“慎獨”一詞出自《大學》。

把這個詞拆開來分析,“慎”就是謹慎、慎重,就是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個人無論有多大能耐,不管在什麼場合和時間,行事要低調,要處處戒備,不能過於張揚。

“獨”就是獨自一個人相處,一個人獨自完成既定的事情。

“慎獨”的意思就是說,在一個人獨處時,是考驗個人自制力和克服困難的時候,不要因為旁邊沒有人監督和催促,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做出違背道德和初心的事。要麼,懶惰思想打敗了行動能力,變成偷懶者,得過且過,對自己的目標視而不見。心裡認為反正又沒有人看到。其實,人做事天在看。

“慎獨”說到底,是一種自我修為境界。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能幹什麼,要到哪裡去?

並且,會持之以恆堅持下去。就像一條小河,曲折迂迴,要穿過無數障礙,目標是奔向大海。

我們陝西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很喜歡“慎獨”這個詞語,在中篇小說《藍袍先生》中,借主人公之口多次提到“慎獨”,並且當做左右銘,可以看作是陳忠實先生思想的自然流露。


鴻鵠迎罡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現在一般把孔子看作是位知識分子,把《大學》看作是某種知識:孔子的學問。

這,其實是對孔子天大的誤解!

我們在前文中,給大家介紹過:

《大學》,是一部“動態入定”的教科書

孔子,是一位傳授“動態入定”的教練

“動態入定”通俗的說,是種心智功夫:讓人在日常的生活,進入一種類似佛教“入定”的心智狀態。

人,為什麼要“動態入定”呢?

這是因為,一個人進入“動態入定”的狀態後,就能達到孔子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王陽明說的“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生命境界。

這種生命境界,從某種角度來看,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目的所在,《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修身”,指的就是為了進入這種生命境界。

孔子到了70歲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境界,所以,看不出什麼人生成就。

而王陽明則不然,他在龍城頓悟之後,達到了“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生命境界。從此之後,不論是在官場,還是戰場,王陽明幾乎戰無不勝,成為了人生的大贏家。

所以,“動態入定”這種心智功夫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

……

那麼,我們今天應該怎麼學習“動態入定”呢?

就像學習武功一樣,需要三樣東西,才能學會武功。

第一樣,是武功的

功法,這門功夫的基本原理、組成、過程是怎麼回事。

第二樣,是用法練法,這門功夫的使用套路是什麼,其中基本功的練法是什麼。

第三樣,也是最為重要的,心法。有了心法才能把功法與用法練成武功。

《大學》“動態入定”,從原理、過程,到過程中每個步驟的具體方法。

儒家“六藝”中的“禮”《大學》用法。“六藝”

“樂、射、御、書、數”《大學》練法

沒有心法《大學》只是一種孔子學問的知識,“六藝”也只是一些形式。

那麼,把【孔子學問】練成【心智功夫】的心法是什麼呢?

慎獨

是把【孔子學問】練成【心智功夫】的心法!

那麼,究竟什麼是“慎獨”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進入“動態入定”後,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智狀態?

這種狀態在

《大學》中有非常詳細的描述:"……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也就是說,人一旦進入“動態入定”的狀態,身心就會沒有忿懥、沒有恐懼、沒有好樂,沒有憂患。是一種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意不動心不動的心智狀態。

進入“動態入定”狀態的方法就是《大學》中的正心誠意、格物致知”

一個人從平常的心智狀態進入“動態入定”的心智狀態,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你把孔子所有的書都倒背如流,講得頭頭是道也進不了這種心智狀態。

要進入“動態入定”的心智狀態,就必須在意識清醒的時候,時時刻刻運用“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的方法,感知自己的心智系統、調整自己的心智狀態。如此,假以時日,才有可能逐步進入“動態入定”的心智狀態。

這種時時刻刻運用“正心誠意、格物致知”感知自己的心智系統調整自己心智狀態的,就是“慎獨”

要真正學儒,功夫全在於“慎獨”。真正學儒的人都自稱“慎獨之人”,就是這個道理。

韓愈在《答李翊書》中有一段是描寫慎獨

中樣子的,“……處若亡,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心智玩家:還原人類源頭文化、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心智玩家



凡是讀過連環畫的朋友也會理解“慎獨”二字的意義,“慎”就是謹慎、小心,“獨”就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小團體等等,這樣講朋友們沒有異議吧。

何為慎獨呢?例如半夜裡過馬路,亮紅燈了,四周瞅瞅沒有人、沒有車、也能保證安全就跑過馬路了,為啥這樣做呢?因為沒人看見呀!不會有人去說,這人怎樣怎樣……這個例子應該說明一些道理,有的人就是表裡不一。



修養好慎獨,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學生呢,老師在和老師不在都一樣去遵守紀律,好好學習,職場就領導在和領導不在一樣努力工作……至於在外西裝革履,回家換成家居服躺在沙發上睡一覺,如果養成慎獨的習慣,也會整得乾淨、利索、闆闆整整,這樣去講,不知朋友們信不信?



更多回答,請您關注耕讀先生。


耕讀先生

中國儒家思想特別重視人的道德修養,認為道德修養是人提升道德境界、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然途徑。孔子說克己復禮,要剋制自己的不當慾望,孔子的弟子曾子認為人要學會自省。他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並把自省當成道德修養的重要方式。而孟子更加重視自省的精神,他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意思是:“你愛護別人但人家不親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愛夠不夠;你管理人民卻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夠不夠;待人以禮對方不報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夠不夠。任何行為如果沒有取得效果,都要反過來檢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會歸順你了。”而慎獨,則是在自省和克己的基礎上,對人的情緒和隱秘的慾望進行自我管理的一種更加高級的手段。

慎獨是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的讀書人道德修養的主要方式,這種思想也一直影響著中國人的文化性格。古往今來多少賢人志士“慎獨”以身,傳為佳話。柳下惠坐懷不亂,楊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獨拒禮;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主,勿以善小而不為”;許衡的不食無主之梨,“梨雖無主,我心有主”;曾國藩的“日課四條”:慎獨、主敬、求仁、習勞,其所謂慎獨則心泰,主敬則身強。以上種種,無一不是“慎獨”自律、道德完善的體現,成為行為的標準和依託。


好玩的國學



所謂慎獨簡言之就是在沒有人看見時的所作所為要特別小心。其實這是一種警告,在這警告背後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和人的潛意識中的醜陋東西。大凡難以見人的壞事醜事基本上都是在私底下發生的。那麼為什麼會在私底下發生,很顯然因為沒人看到,是悄悄地進行的。人的弱點是什麼,就是一種不自覺性和下意識的自作。古人今人強調慎獨,並不是所謂加強個人修養的問題,而是一個大大的驚歎號,讓你注意,讓你警醒,讓你不要以為只有天知地知我知而他人不知。


那麼所謂慎獨的社會意義是什麼呢?我注意到慎獨這個概念一般是針對達官名流鉅富說的更多。因為這些人等社會地位顯赫、社會影響力較大,而手中的權力亦大、財富亦多、名氣也耀眼,因此他們要在私底下做某些下作之事是很方便的。君不見一些道貌岸然的為官者、社會名流和所謂明星在臺面上光鮮,而私底下卻令人不恥,這幾年打下的老虎們便是有力佐證。這些人為什麼會作到如此地步,很明顯大腦裡的那個警告的驚歎號丟了。為什麼我們常說要警鐘長鳴,要繃緊頭腦裡的那弦,意義就在這裡。


最後重複強調一下,加強個人修養是必要的,但慎獨的內涵不是強調修養,而是嚴重警告,是人頭腦裡的警鐘和警弦。

注:圖片來自網絡


行者207198676

“慎獨”的是一種工夫,一種境界。



《中庸》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

“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中庸”之道源自天賦的本性,出於先天的道德。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調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可見“慎獨”是專門向內作自我省察,從心意初動的隱微處著力,藉以遏止“人慾”於將萌。這致力於主觀的“心性”修養。這種主觀修養做好了,如果與客觀現實不相合,又怎麼辦呢?那就只有“反求諸己”“素位而行”,甚至“遁世”亦在所不惜。

所以《中庸》說:“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無人而不自得。”

“正已而不求於人,……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

孔子主張“安貧樂道”“貧而無怨”“富而無驕”。孟子也說:“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公孫丑》),“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離婁》上),“君子行法以俟命”(《盡心》下)。這與《中庸》所說,如出一轍。

更突出的,是“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我必不忠,……於禽獸又何難焉”(《離婁》下)一段,設想如何反求諸己,可謂生動具體。



上面說得裝了點,其實說白一點,就是沒有人看見時的作為要特別小心。因為凡見不得人的壞事醜事往往都是在無人監督的時候辦的,許多人的缺點、弱點和毛病也往往是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畢露的。

一些道貌岸然的為官者,在大庭廣眾之下,講廉政,批腐敗,慷慨陳詞,痛心疾首,其憂國憂民之態令人肅然起敬。

可是一到“獨”的時候,就不“慎”起來,其貪慾、情慾、窮奢極欲,往往暴露無遺。還有那麼一些以“精英”自居的謙謙之君子,在場面上,今天罵祖宗落後、窩囊、無出息,明天罵同胞腐敗、愚昧、太保守,然而,一旦“獨”的時候,其邪念、惡念,包括攫取不義之財的貪念,就會統統現出原形,大大不“慎”起來。

正如魯迅所斥:“對於這種卑劣的市儈,每一件事情一定有一種物質上的榮華富貴的目的。”“一做戲,則前臺的架子,總與在後臺的面目不相同。”

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也有一句名言:“不論是別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一點卑劣的事情:最要緊的是自尊”。

劉少奇同志在論述共產黨員的修養時,繼承了古人這些精闢的思想,積極提倡這種“慎獨”和自尊精神。


光明大先生

慎獨,作為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講究的是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對於這一國學經典詞彙,大師有大師的理解,草民有草民的理解。作為一介草民的我,對於慎獨的理解可能也是最膚淺的……😂

古語說,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我的理解是小心謹慎地獨處、獨自行事。為人做事。不靠監督要靠自覺!



-慎-

對於謹慎做事,中國漢語博大精深,有了許多經典詞彙,比如說未雨綢繆、三思而後行、懲前毖後、安不忘危……,形容的都是謹慎做事。從古到今,謹慎做事的成功實例不勝枚舉,魯莽行事的失敗案例更是比比皆是。謹慎做事,結合現代六合分析法,做事之前謹慎規劃明確做事的5W1H,即what,why,who,where,when,how,會使事情高效高質地完成,大大提高做事成功的幾率。



-獨-

獨,獨自行事。這裡講的“獨自行事”,不是獨來獨往,與人格格不入的做事,而是做事有自己的原則,獨立思考堅持原則,不受外物所擾的能力。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古時,一梨栽於道旁,天酷熱,路人紛紛去摘梨解渴,惟一人不動,問之,答曰:梨雖無主,吾心有主!



吾心有主……做事有自己的主見和原則,是高超的做人修養。

對於“慎獨”,雖然是國學的深奧精神,但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很多很多普普通通的人,雖然他不懂這儒家的修為,但是確實也擁有這種修養。返回自心,謹慎內省,你做到了嗎?

👉👉關注林思夕夕,認知最好的你。


林思夕夕

問題好答,故事難講。

先說問題。

“慎獨”一詞,最早見於《大學》、《中庸》。是指獨處無人察覺之時,仍需謹慎的讓自己的行為合乎一定的道德標準。這也是儒家傳統的道德修養要求。朱熹在《四書集註》中解釋“慎獨”為:

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

再講故事。

古代很多飽學之士都能夠堅守“慎獨”的要求,比如清代的曾國藩。大部分人都是能夠遵守“慎獨”要求的原意而已。

但我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個把“慎獨”原則貫徹到了世界觀層面的牛人——劉宗周。他是明末著名的思想家,萬曆朝的進士,官至左都御史。後因觸怒崇禎皇帝被罷官。後世聞名的黃宗羲,是他的學生。在當時還是很厲害的一個人。

“慎獨”在他的世界裡是個什麼地位呢?萬物之本!他說:

獨者,物之本也。……毒之外別無體,慎獨之外別無功夫。

獨,是萬物之本源,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稱之為“獨”,是因為唯一性與至上性。劉宗周本人稱之為“獨體”。

為使“獨體”不受外界干擾,就必須要“慎獨”。在這件事情上,他的要求比朱熹、陽明更進一步。朱熹陽明至少還說在惡念產生之時,就要用存理滅欲或者致良知的方法去消滅惡念。但劉宗周認為“獨體”是至善無惡的,根本不能等有了惡念再去檢查克服,那樣等於馬後炮。劉宗周認為要在惡念產生之前就以“慎獨”的功夫消滅之,防患於未然。他說:

慎獨之功,只向本心呈露處隨時體認去……

說到這裡,是不是大夥兒覺得這劉宗周的“慎獨”功夫有點怪?惡念未起,你拿什麼防患於未然?

實際上,劉宗周的這套“慎獨”理論,是針對當時王陽明心學盛行之時的一些弊端而去的。當時心學盛行,是因為它的修養功夫比較簡易,大家都可以很容易的掌握。但弊端就是,心學更注重體悟,疏於修養。

換句話說就是,我知道什麼是對,但我不那麼做。

當時很多人就是那樣,明末時期社會動盪,很多士大夫都口頭擁護道德原則,而實際上各行其是,陽奉陰違者有之,敷衍應付者有之。劉宗周對這種風氣很是痛恨,所以才針對性的提出了慎獨的理論。

說回到“慎獨”這個詞本身,當今社會也存在著表面仁義道德,背後男盜女娼的現象。古代是因為這仁義道德是升官發財之路,你不尊仁義,不守道德,是會被抽筋剝皮的。

而現代社會正在朝著多元化價值取向發展,那些“人前人,背後鬼”的人,除了利益使然之外,最多的就是迷茫了吧。

而“慎獨”思想,是管不了利益驅動的“陽奉陰違”的,他能幫助的,主要是那些迷茫的人。

當你不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只知道自己不喜歡現在的樣子的時候,你就需要慎獨的幫忙了。

現代的多元價值取向決定了你有很多的選擇權,不用必須遵循哪一個“應該”的道德準則。在這個提倡個性的時代,只要你不是反社會、反人類人格,基本上都能找到自己心之所向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在這個層面上,“獨”,其實就是找到自己,而“慎獨”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你想要成為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