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学校合并后,原民办教师的待遇和补贴有哪些变化?

大连新视点

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因为生源不足等各种因素,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少了,一个学校只有几十人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在很多地区都逐步开始了撤校进行合并的工作,那么学校数量减少之后,原民办教师的补贴是如何安排的呢?


首先,在绝大多数地区目前的安排办法是,会对教师的身份和工作年限进行认定,并且统一规划安排到新建的学校当中,并保留原来的职务和待遇。而且新建的学校往往制度比较完善,条件也较好,对教师的资格认定也比较严格,这样更有利于真正有能力的原民办教师在事业上发展。

其次,因为学校进行了扩充,包括教师资格及职务也重新进行了编制,所以以往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也有了新的机会拿到编制。包括工资待遇及福利政策也会一并提升。即使很多暂时拿不到编制的教师,只要进行了认定,退休后依然会按照相同政策给予一定的补贴。

其实,民办教师群体作为农村基层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多年以来一直默默的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越发重视,今后民办教师的福利和补贴待遇也会越来越好!

朋友们,你们那边的原民办教师都有哪些补贴呢?

了解三农补贴政策,请关注补贴调查,跟踪报道,第一时间通知您!


补贴调查

题主提出这样的问题,真把原民办教师们激动了一下!还以为恢复了他们的教师身份,返岗任教了哩!这何不是每一位原民办教师梦寐以求的?

事实上,这个问题是概念上的错误。原民办教师出现在建国初期,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当时学龄儿童急剧増多,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够,没有设置足额的教师编制。农村孩子书总得读,没有老师可不行啊!大多数的地方就自己找人来上课,因为这些人的工资是由计工分,分粮食,到后来地方财政补贴一点点,他们始终不被承认有教师资格,也就进入不了所谓的正式编制。他们之所以痴心未改,挥汗洒泪,是因为大家都抱有幻想,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迟早会来!先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等编制,希望有一天转身成为正式的在编教师,成为国家的人!可没想到92年吧,对民办教师重新建册登记。84年年底以前为在册民办教师,落实了转正、退养或留用政策,对其“界定年限”外的逐步开始清退,直到上世纪末期,民办教师已成为中国教育历史上的一种称谓。如今都改叫

原民办教师了!

农村小学的合并,是大势所趋。他们的问题是代课教师的问题,是清退了原民办教师,而没有关住“口子”,又招收的临时任教人员,他们的待遇和补助又是另外的一个话题。

要说原民办教师,他们都已到或接近花甲之年。各地以教龄形式发放的每月每一年教龄补助8-20元,在物价飞涨的年代,的确太少太少,也使曾经付出青春年华的民办教师心灵无法得到安慰,应该像青海省一样,再补发生活补助费,也应该把他们都纳入农村低保对象,也应该再增补基础养老金。



提神只为自己

农村的学校合并后,原民办教师的待遇和补贴有那些变化 ?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之所以说它是伪命题,是因为题主提到的原民办教师在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公办学校任职的非国家编制教师应称作是代课教师。并且代课教师大多存在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第一。这些代课教师有的工作已经几十年了,但他们的称谓也就是长期临时工,做着繁杂的工作,却享受不到公办教师的待遇,同工不同酬是他们最大的思想压力。今年年初,甘肃省对2003年9月15日以前参加工作的的代课教师通过考试合格转为国编教师,开创了我国代课教师转为国编教师的先河,受到国人的普遍关注。给代课教师带来了福音。



第二。原民办教师是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迅速,农村地区缺少教师,为解决这一问题,招录了大量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入职教师队伍,他们挣的是村上的工分,后来国家还给点补助费,身份是农民,所以称作民办教师,为了区别现在的民办教育机构的民办教师,就把他们称为原民办教师。


第三。原民办教师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2013年前后已着手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笔者希望那些原民办教师都能得到社会保障,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有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以上是老顽童个人观点,有异议者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