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销模式走到尽头?西安百惠用1+N的经销模式,年销3亿!

传统经销模式走到尽头?西安百惠用1+N的经销模式,年销3亿!

“ 所有竞争最激烈的就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是速度,从最早期的木棒、刀剑、弓箭,到近代的枪、导弹,无一不体现着速度。组织重构的目的就是提高灵活性,提升对一线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陕西百惠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聂必权 ”

陕西百惠,是一家综合类的商贸公司,共有6家分公司,分别位于安康和西安。百惠代理品种SKU数近4000逾个,员工700人,年销售额近3亿元。

近日,《新经销》采访了陕西百惠商贸总经理聂必权,看这位传统快消人如何推行内部合伙人机制。在互联网来袭时,他又是如何思考的。

传统经销模式走到尽头?西安百惠用1+N的经销模式,年销3亿!

1 生存靠老板,长存靠团队

聂必权从2000年进入快消品领域,从一线基层销售做起,7年时间做到了企业销售部长。2008年创业,最初做纸品经销商。聂必权告诉《新经销》,从创业一开始,他就没有想过公司是一个人或两个人的,公司是大家的,要想做大做强,必须集合所有人的力量。

创业不久,聂必权就推出了合伙人激励计划:投2万,成为合伙人,享受公司年底的分红。聂必权回忆,在当时只有一个人愿意投,其他人都不愿意相信,即使告诉员工,公司在5年复合增长将超过60%,让员工有房有车,公司要走出安康,走向西安,员工都觉得不可能。

到了2009年,百惠实现了销量翻一翻,有人主动提出“入伙”想法。这时入伙的金额也水涨船高,提升到了5万。到了12年,公司有了6位合伙人。

2014年,经销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员成本的上升,商贸生存日渐维艰。聂必权告诉《新经销》,“公司凭什么能走下去,走得长远,我觉得除了专业和专注之外,还要靠人。如果员工是一位打工者,凭什么要他专注,甚至让他十年如一日,想着如何将产品卖得更多。什么人不需要管理?我想只有股东才不需要管理。”

聂必权认为,企业要转型最关键的还是人,所有互联网包括B2B都是人来决定的。

2015年,聂必权率先将食品部门试点转型,成立分公司,让业务部门投钱,8个人其中5个人投了90万,主管投了60万,剩余其他人合计投了30万,百惠投了210万。分公司的职能包括了选品、分销、推广、订单等。在股权分配,百惠占70%,分公司占30%。同时百惠再借700万给分公司,合计1000万作为公司的运营资金,一年结束不论是否赚钱,先将700万的借款利息还给百惠,剩余利润再按比例分配。

为什么试点食品部门?聂必权告诉《新经销》,当时的食品还不是百惠的核心业务,失败了就直接取缔,相对试错成本低一点。试好了其他部门复制跟上。

2016年,虽然分公司的销售额没有增长,但却把过往遗留问题清理了。原来残损、临期都是聂必权着急,随着角色的转换,带头人开始着急,一年下来,原本计划的1000万运营资金,实际只用了500万。聂必权说,“过去负责人只要缺钱就伸手找公司,现在独立了,如果要签字,就意味着要借款付息,带头人不会随便签字,转而想的是能不能压缩库存,能不能收预售款,最后实在不行才找公司。”

2017年,食品分公司的销售业绩增长了30-40%,并有了盈利。

验证成功之后,聂必权陆陆续续将其他部门独立出去。百惠公司承担仓储、配送、财务、系统以及资金等后台职能,并由分公司均摊运营成本。

聂必权告诉《新经销》,百惠创业初期就采用了财务软件,公司内部的经营数据非常清晰,仓储、配送、人员、办公等费用占比等一目了然。为了激励员工,百惠也尝试费用奖励制度。比如,给予配送部门2个点费用,年底结算,若只用了1.8个点,节约的0.2个点费用,对应的部门会拿70%,作为费用奖励。

前几日在《新经销公开课》中,聂必权作为分享嘉宾提到,组织转型的一种方式,【平台化+小组织】,小组织解放人性,平台的价值是赋能。小组织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能最大化的驱动小组织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业务前台的工作效率,而百惠作为平台,为小组织提供必要的枪支弹药,成为配合支持平台。

2 不做经销商,要做品类运营商

聂必权告诉《新经销》,实现组织改革之后,百惠的业务逻辑也做了一些调整,百惠不在单一追求某个品牌的销量提升,而是努力提升在某个市场的品类份额。他说,“目前百惠手里握着丰富的品类资源,我们要做深做透,在抢占市场时,可能其他经销商想着如何获取订单,而百惠商贸是想着如何谋局,提高份额。”

聂必权给《新经销》举了个例子,比如进安康的连锁便利系统,百惠的目标是做品类供应,相关品类占到便利店商品结构的60-70%,因此百惠在人员、资金、政策上的投入都非常大,甚至百惠前期不考虑赚钱,当其他经销商被“干掉”,百惠再开始梳理品项,调整结构,最终实现盈利。

目前百惠在安康拥有近60名业务员,200名全职导购员。在西安有20名业务,导购员配置近300人。

聂必权认为,过去人觉得经销商,只要谁有点钱就可以做。我们要提高一些门槛,除了让厂家和网点正视我们之外,也要PK掉其他“小商”,让百惠在区域市场越来越强。聂必权向《新经销》透露,除了通过自身代理的品牌攻占网点之外,百惠还会以投资控股其他经销商的形式,来完成对某个市场的份额提升。

在提升下游网点的市场占比之外,对于上游厂家,百惠能够为其“分忧”,厂家想推的产品能推出去,想覆盖的市场能覆盖到位。聂必权认为,经销商的职能不单是资金、物流,最重要的是营销推广,这是经销商的核心价值。

3 做厂家推广活动的示范点

经销商和厂家之间最头痛的事就是费用投入。聂必权认为,很多时候不是厂家不愿意投,最怕投了没效果,或者被截留。所以在费用投入上,百惠会主动投,等有效果,再让厂家投。

他告诉《新经销》,近期百惠在KA卖场做了一场推广活动,做洁柔的“体检中心”。这场活动厂家甚至都没有投入,但百惠愿意去投。虽然今年洁柔已经做到了市场第一,但百惠必须想着明年,今年还要做什么,为明年的目标做准备。

如今百惠已经成为厂家的营销排头兵,小步试点,验证效果,做好反馈给厂家,让厂家复制给其他经销商。

聂必权回忆,当年洁柔做产品升级时,百惠“硬着头皮”配合,最痛苦时百惠净亏100多万,还有导购人员的投入。他认为,只要厂家的方向和策略对,百惠就会全力支持。如今,洁柔产品升级战已经结束,洁柔的手帕纸也占到品类40%的份额,华润连锁占比30%的销量。

4 转型B2B,要看市场是否有机会

互联网来袭,很多经销商认为我必须做B2B,或者做统仓统配。

在聂必权看来,经销商做之前先要思考市场是否有机会。他告诉《新经销》,比如西安市场,未来的网点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连锁便利店;第二类,连锁KA卖场;第三类,被类似阿里、京东等全国性B2B平台改造的夫妻老婆店。

所以对百惠来说,在西安做B2B已经没有机会。既然没有机会,索性就不碰,结合自身优势做品类延伸,积极与B端平台合作,给连锁便利店、KA卖场供货,甚至控股其他经销商,来做品类的深度供应。

但在安康市场,聂必权认为,百惠仍有弯道超车的机会。目前百惠正积极筹备,仓储和配送的基础设施是现成的,业务人员也已经开始手机下单,百惠正一步一步朝着B2B模式走,但现在还差一步,将手机APP订单开放给终端网点。

聂必权告诉《新经销》,之所以没有开放下单软件给网点,是因为安康市场,线上订货还未成熟,市场需要教育。为了降低对市场培育成本,减少试错,百惠会等着阿里零售通、京东新通路进驻安康,让大平台来培育网点。

很多经销商在焦虑迷茫时,往往紧盯B2B,一门心思想着自己如何转型做B2B。事实上,不是所有经销商,所有市场都适合做B2B,除了自身的实力和优势之外,还要关注市场是否有机会。即使没有机会,退一步立足本地市场,深根网点做品类供应商,也是不错的选择。

聂必权认为,经销商不论往哪个方向转型,或者升级。首先从思维转变开始,不要留念过去,过去的优秀代表不了未来的成功。同时也不要恐惧未来,人最大的恐惧是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如果知道了未来的变化趋势,也不会再恐惧。到外面学习,脑子换一下,让新思维进来。

除了换思维,组织也要换。组织目的是快速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更快地服务市场。所有竞争最激烈的就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是速度,从最早期的木棒、刀剑、弓箭,到近代的枪、导弹,无一不体现着速度。组织重构的目的,就是灵活性,快速反应能力。经销商不要怀疑组织的带头人,如果一场营销活动亏损了,百惠损失70,带头人损失30,带头人一定比百惠有压力,哪怕是做了错误的决定,是能力问题,公司愿意为成长付出代价。

写在最后

以上是聂必权对百惠商贸转型升级的践行思考。近期,新经销也收到不少经销商咨询,如何转型,如何做B2B,如何做统仓统配。百惠商贸的转型实战,或许可以给经销商提供另外一种思路。

1)组织转型,升级为小组织,让听得炮火的人去做决策。在筹划小组织之前,先将公司的内部运营数据搞清楚,每个板块、每个环节的费用占比,做到一目了然。小组织实践时,不要期望一次性成功,或一次性的改革,先以非核心品牌或品类试点,试错、优化。不要一上来就成立非分公司,独立核算,要在试点中摸索经验。

2)做品类供应商,之前有业内人士表达过,未来8-10年,80-90%的经销商会消失,10%-20%会活得很好。在新经销看来,10%-20%的经销商就是品类供应商,在品类供应的基础上,扎根网点的市场推广。

3)经销商要有“谋局思维”。商品差价盈利虽然是目的,但路径绝对不是一箱箱卖产品这一种思路。百惠商贸的全品类供应,或投资控股形式,值得其他经销商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