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VS技術,下半場,直播和短視頻平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騰訊雲的用戶已經超過了4萬家,在頭部100的直播APP中有80%使用騰訊雲。

在MSI的決賽上,單場的賽事直播在騰訊雲上的帶寬已經超過了21T,有超過1300萬用戶同時在線觀看。

騰訊雲引以為傲的P2P直播技術X-P2P實現了全平臺的打通,包括所有的IOS、安卓、flash、H5。

騰訊雲小程序實現了“放之四海皆準的音視頻通訊”功能,通過小程序作為入口,打通所有的web RTC。

直播用戶體驗感提升

今年直播市場依舊熱鬧,泛娛樂直播“造星運動”還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各平臺頭部主播紛紛走出直播間,出作品,上綜藝,甚至走出國門,征戰戛納,刷足了存在感,也刷出了大眾認知度。主播不再僅僅只是主播,已逐漸邁進“明星”行列,進入大眾視野。

內容VS技術,下半場,直播和短視頻平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5月,遊戲直播領域也頻頻傳來好消息,中國遊戲直播第一股落定,虎牙上市,不僅是遊戲直播市場的一劑興奮劑,更是對沉寂已久的直播市場信心的強力提振。

內容VS技術,下半場,直播和短視頻平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除了虎牙,同為遊戲直播平臺的鬥魚也一直有上市計劃傳出,此外泛娛樂直播平臺映客也一直在尋求上市。直播行業發展日益規範,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行業商業化模式也越來越成熟。

5月,RNG全華班斬獲英雄聯盟MSI總冠軍,瞬間引爆全網,共青團中央發文慶賀,連上微博熱搜,更引來一眾80、90後狂撒熱淚,直呼圓夢。當月,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對外公佈第18屆雅加達亞洲運動會的電子體育比賽項目,《英雄聯盟》《Arena of Valor》《皇室戰爭》《爐石傳說》《PES 2018》《星際爭霸》6款遊戲作為表演示範項目將亮相亞運會。

內容VS技術,下半場,直播和短視頻平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電子競技項目在亞運會的亮相只是一個開始,電子競技未來將有可能成為一項正式的國際競技項目為深入大眾。隨著80、90後逐漸成長,成為社會主流,科技不斷社會化,人們的娛樂方式也在不斷變化,曾經小眾的直播娛樂慢慢走進大眾視野,主播慢慢從線上走進線下,身份逐漸社會化。

在直播行業發展過程中,各大直播平臺基本均進行“小屏幕+大屏幕”、“線上+線下”雙線佈局,而且在付費和打賞模式逐漸被“養成”的當下,用戶不僅對內容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視覺和體驗感越來越被重視。

直播的清晰度和流暢度是最基本的保障。鬥魚直播副總裁王巖就指出,騰訊雲提供的一系列技術對帶寬、畫面質量進行優化,包括視頻識別技術,都能給遊戲玩家帶來很好的體驗。

內容VS技術,下半場,直播和短視頻平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騰訊雲視頻業務總經理李鬱韜詳細分析了騰訊雲如何為用戶提供能清晰、細膩的直播體驗:

第一步是機器學習的方式把騰訊視頻雲上海量的視頻資源進行訓練,能夠得到非常多的視頻場景,用AI的方式去實時識別出這個視頻究竟是什麼場景。

第二步引入一個正反饋的機制,通過第一步識別出來的視頻場景,把預先設置好的針對這個場景的編碼參數,包括分辨率、碼率、QB值等,正反饋到雲轉碼集群裡面去,能夠實現一個完美兼容播放器及低時延的轉碼能力。

第三步,可以把轉碼過後的視頻進行亮度增強、降噪等等的雲端處理,達到更好的視頻效果。

在這三步之後,不僅是遊戲直播場景,諸如其他的體育賽事的直播、綜藝類直播,都能達到平均碼率的降低。李鬱韜還透露,臨近的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比賽,也將會使用騰訊雲的技術。

不僅如此,目前騰訊雲還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實現了更多的邊緣細節紋理增強,最終得到的效果是用一個1080P的點播片源,能將其還原成接近4K的體驗。

更精準、個性的智能分析

內容VS技術,下半場,直播和短視頻平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內容VS技術,下半場,直播和短視頻平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快節奏的生活,碎片化娛樂方式深受大眾追捧,更直觀、表現力更強、社區氛圍濃厚的短視頻玩法很容易被大眾接受,並形成有效的推宣。騰訊雲副總裁王濤表示,“短視頻平臺正在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娛樂方式,其內容生產的質量和數量也在朝更專業、更豐富、更好的方向發展,從UGC到PGC到MCN,內容可以說是越來越精良,越來越豐富”。

與直播不同的是,目前行業中的頭部短視頻平臺從UGC到PGC到MCN都有,不僅用戶數量巨大,而且產生的內容量也非常大。

內容VS技術,下半場,直播和短視頻平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快手CTO陳定佳分享了一組數據,目前快手已經擁有1.2億的日活用戶,每天快手的用戶會上傳1千萬量級的視頻,目前快手的視頻庫已經有50億條,每天用戶在快手上播放的短視頻有150億次。艾瑞諮詢也做了一組數據統計,2017年短視頻產業規模達57.3億,預計2020年將超300億。

內容VS技術,下半場,直播和短視頻平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騰訊雲助推生態圈的構建

內容VS技術,下半場,直播和短視頻平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今時今日,大眾的娛樂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直播和短視頻滲透的領域越來越多,逐漸覆蓋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未來市場龐大,運營將更細分化、精良化。從用戶、內容到技術,鏈接上下游,直播和短視頻逐漸構建起一個生態圈。而騰訊雲支撐起了重要的一環。

騰訊雲副總裁王濤列舉了一組數據,目前騰訊雲的用戶已經超過了4萬家,在頭部100的直播APP中有80%使用騰訊雲,在電商、金融、教育等頭部用戶騰訊雲的佔有率超過了90%,在MSI的決賽上,單場的賽事直播在騰訊雲上的帶寬已經超過了21T,有超過1300萬用戶同時在線觀看。

在直播和短視頻未來的發展中,騰訊雲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內容VS技術,下半場,直播和短視頻平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艾瑞諮詢合夥人鄒蕾,分享了一組數據,從2013年到2017年,從37億到342億,直播產業增長了近10倍,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在內容端的成本的鋪墊上,差不多佔到72%左右,在技術成本上的投入在10%-15%左右。”

鄒蕾分析,隨著直播的效果、清晰度、流暢度越來越提升的情況下,對於技術領域的要求,越來越高,但與此同時,對於企業來講,當它的戰略重點花更多的投入在資源上的時候,也仍然希望獲得更高效的技術內容上的產出。

成本運營管控,對於直播或是短視頻來說,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平臺將戰略重點放在內容投入上的時候。此時,騰訊雲給予了平臺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騰訊雲服務提供的技術支持,不僅能降低平臺自建視頻系統的技術門檻,還以縮減平臺自建視頻系統的資源成本,並通過模塊化和技術複用,節省平臺的開發時間,提升平臺市場敏感度,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推進平臺的迭代升級。

內容VS技術,下半場,直播和短視頻平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騰訊雲服務還打通了諸多平臺的運營壁壘。李鬱韜介紹,騰訊雲引以為傲的P2P直播技術X-P2P實現了全平臺的打通,包括所有的IOS、安卓、flash、H5,其在降低帶寬的同時,並沒有增加太多直播時延。

同時,騰訊雲小程序實現了“放之四海皆準的音視頻通訊”功能,通過小程序作為入口,打通所有的web RTC,通過小程序的音視頻能力的植入以及後臺的互通,能夠實現和主流瀏覽器的音視頻的打通。騰訊系的應用集成了TBS,可以更加流暢的使用騰訊音視頻服務。

不僅如此,對於“出海”的直播、短視頻平臺,騰訊雲服務將提供海外節點與跨境專線、靈活的視頻流調度、豐富的跨境運營經驗,搭建海內外同等用戶的體驗,助力平臺全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