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這位退伍年輕人回鄉書寫“80後”光華

点赞!这位退伍年轻人回乡书写“80后”光华

点赞!这位退伍年轻人回乡书写“80后”光华
点赞!这位退伍年轻人回乡书写“80后”光华点赞!这位退伍年轻人回乡书写“80后”光华

本期推薦:關 清

爭做“帶頭人”的“80後”

——記丹江口市官山鎮杉樹灣村黨支部書記徐關清

“真是太感謝徐書記了,他給我們送來小雞,還發放喂料,教會我們把雞養好養大,又幫我們賣了一個好價錢。”丹江口市官山鎮杉樹灣村貧困戶李某說起村書記徐關清就激動不已。

徐關清是地道的杉樹灣人。生在杉樹灣村,長在杉樹灣村的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為家鄉建設出一把力,2005年在甘肅省武威市服兵役結束後他毫不猶豫地選擇回村工作。他信念堅定,目光遠大,敢想、敢幹。2017年當選為丹江口官山鎮杉樹灣村黨支部書記。

自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他不辭辛勞,早出晚歸,帶領村“兩委”學習政策,愛崗敬業、腳踏實地為杉樹灣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点赞!这位退伍年轻人回乡书写“80后”光华

做黨建工作的“責任人”

“徐書記工作踏實,勤奮好學。現在我們每月定時召開黨員大會,‘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使黨員的素質提高了,我們這些村幹部的幹勁也更足了。”說話的是官山鎮杉樹灣村委會委員聶明學。“徐書記年輕有為,心腸可好了,時時刻刻掛念著我們這些老黨員。”官山鎮杉樹灣村老黨員金國學是這樣評價徐書記的。

“群雁高飛頭雁領”。一個地方黨建強不強,黨組織書記是關鍵。徐關清堅持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牢牢抓在手上,貫穿工作始終。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按時召開“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進一步理順村“兩委”關係,切實凸顯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点赞!这位退伍年轻人回乡书写“80后”光华

做貧困群眾的“知心人”

衡量基層工作是否有成效,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為群眾辦了多少實事,群眾得到了多少實惠。自徐關清在村任職以來,官山鎮杉樹灣村每家每戶都多了位親人。

2018年5月,杉樹灣村的主要工作就是精準扶貧拆舊入新工作。由於村裡的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了,家裡都是老人和兒童,在搬家時無勞動力,沒辦法搬家和拆除舊房。徐關清立即組織村幹部和幫扶工作隊一起去幫貧困戶搬糧食、傢俱等,搬完後又親自上房拆房 。“天氣炎熱,徐書記從不怕苦怕累,把我們的事當自己的事,瘦弱的身板兒挑起了大梁,我們老了搬不動了,真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貧困戶李朝生和田豐章說起徐書記眼眶漸漸溼潤。

2017年十月,因雨水和建房,杉樹灣村的通村通組道路破損嚴重,時常阻礙行人行車。徐書記第一時間帶領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冒雨對大的塌方路段設警戒線,謀劃處置意見,對小的凸窪不平的地方,就帶領村幹部、村組長和群眾手拿鐵鍬、石鎬等工具上路維修,用汗水換來群眾的方便。事後他還及時地與駐村幫扶領導協商,促成了2.7公里的維修計。同時,為引進市場主體,推動產業發展,他積極與幫扶單位、鎮駐點幹部溝通申請,擬定了約5公里的產業路興建幫扶計劃。

務實為民,好比功積如山,德載千秋。徐書記至始至終紮紮實實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與群眾談心談話,宣傳黨的惠民政策;與群眾交朋友,做群眾的知心人;與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貼在一起,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為村域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環境。

点赞!这位退伍年轻人回乡书写“80后”光华

做產業致富的“帶頭人”

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啃下的硬骨頭。徐書記根據當前的經濟形勢,積極尋找致富門路,自己帶頭致富。2014年他開始養雞,雞苗脫溫期間他每天晚上休息都不足三個小時,白天正常上班堅決不耽誤工作。工作之餘,徐書記不斷學習和摸索養雞苗的脫溫、預防瘟疫等技術,並將自己掌握的技術也傳授給村幹部陳炎和趙大兵,隨後便在村開展技術培訓會,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現在已成立了丹江口市玉雙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達到18戶,目前每年養雞達到4000只,養雞每年年收入12萬左右,發動全村群眾進行土地流轉180畝種植黃竹草,土地流轉給老百姓帶來增收,預計年收入15萬元。

“杉樹灣要想富,農民必先富。”這是徐書記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農村資源多、要素廣,但缺少的是帶頭致富人,更缺的是帶領農民致富的基層幹部。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徐書記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加快富民步伐,作為當前首要任務,不斷研究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子。現在杉樹灣村社會治安安定,鄰里和睦,村裡一心一意發展經濟的新風尚正在形成,贏得村民的一致好評。

使命在肩,唯有銳意進取;言猶在耳,亟待埋頭苦幹。是徐關清書記人生的奮鬥目標和永遠追求。他以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工作熱情,獻愛於農村,服務於農民,用實際行動扛起了新時代的責任擔當。

点赞!这位退伍年轻人回乡书写“80后”光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