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爱吃什么?有什么依据吗?

寒江阁一道人

萧红的回忆
鲁迅先生不仅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独到的造诣,在生活中,他同样是一个富有特点的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不妨就从先生爱吃什么上,来一窥先生之生活。
鲁迅先生虽在文化领域建树颇多,且近几十年来,关于先生这方面的研究也如汗牛充栋般。但是一旦涉及其生活,尤其是“吃”方面的内容,则显得少之又少。不过,所幸的是,从萧红女士所写的一些关于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我们还是找到了“吃”的蛛丝马迹。

(鲁迅与萧红)


黄花鱼要油炸才好吃
鲁迅先生比较偏爱油炸食品,也喜欢吃硬的东西。这从先生平时的家常饭菜与招待客人的酒食中便可看出。据萧红女士回忆,先生平时所吃的家常饭菜虽然简单——大多为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再一碗黄花鱼。但是黄花鱼却是值得说道一番的,因为这条鱼既不是清蒸,也不是红烧,而是由许广平女士亲自下厨用油煎的,先生对此也颇为喜爱。

(经油炸的黄花鱼)


在招待客人的酒食上,先生及其夫人的菜色安排显然要丰富多了,这既与中国人的待客传统有关,也与鲁迅先生夫妇待人之热情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许广平女士在得知要招待客人时,总会提前去菜市场买好下厨所需的肉类与蔬菜,虽然鲁迅先生家中还有两个作帮手的女佣人(年纪较大),但许女士总是自己亲自来主勺。而经她手烹调的鸡鸭鱼肉等,不仅让鲁迅先生与客人们胃口大开,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鲁迅与朋友们)


“英雄所见略同”的北京烤鸭

有时候由于时间紧张等原因,除了自家做的饭菜外,鲁迅先生夫妇还会从外面的菜馆买回一些菜品(如福建菜),或直接出去下馆子。例如一次吃烤鸭的过程中,先生对泛着油光且香气扑鼻的鸭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整桌人也为这种美食所吸引。


当然了,其实吸引先生等人的并不仅仅是鸭肉口感的好坏,更多的,还来自于中国人(尤其北京人)自己吃烤鸭的一种精致的追求。


据梁实秋先生回忆,吃北京烤鸭是一门技术活,烤鸭被上桌后,饭店的小利巴(伙计)会当众片鸭,片鸭肉讲究片的薄,每一片有皮有油有肉,随后一盘薄肉,最后是鸭头鸭尖,大功告成。梁实秋先生的这番笔上功夫无疑是为烤鸭填色,看来美味的烤鸭,在民国文化圈中还是极易引起共鸣的啊。


无辣不欢?

鲁迅先生曾有这样一篇小说,叫做《在酒楼上》。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大意是这样的——小说中的主人公来到了距离家乡不到三十里的S城,并走进了一家酒楼用餐,他一边上楼,一边向伙计要了一斤酒和下酒用的油豆腐。当伙计端上来后,望着窗外的雪景,主人公一边品着小酒,一边夹取碟中的油豆腐来品尝。


主人公对酒味的纯正赞不绝口,也认为油豆腐煮的非常好,可是让他觉得美中不足的,则是油豆腐的辣酱太单薄,并将原因归结为是S城的人不懂得吃辣。我们都知道,作者的小说创作是与现实生活脱不开关系的。


而如果将鲁迅先生的家乡绍兴之“食风”同此描述相联系,我们不难推测出,小说中的“我”对如何吃辣一定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鲁迅先生的口味,从他的文字中亦可窥知一二了。

(漫画 《在酒楼上》)


偏爱小零食

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多集中于夜间,夜间的工作效率虽可能因安静的环境(少于外界干扰)而有所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困意却也折磨着开夜车的人,鲁迅先生自不会例外。先生每被劝告要求休息时,其总会以“坐在藤椅上看看书便可以”来搪塞。不过,瞌睡虫还是让先生颇为困恼,于是,为了解除这种困扰,吃便再一次被赋予了提神的“重任”。


在先生的书桌上,总不时可看到一些小饼干、糖果、瓜子干果,在先生的衣柜中,同样被塞满了饼干与糖果盒。这些小零食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但却也成为了先生在夜间工作时不小的物质慰藉。许广平女士在进入先生书房时也时刻留心,并在其见底时将其装满。这些物质慰藉的背后,也许更蕴藏着许女士无声的关心与爱吧。

(鲁迅在休息的漫画)


不爱喝饮料

在饮料方面,鲁迅先生则不像对小零食那样渴求了。据萧红女士回忆,鲁迅先生家中是不预备咖啡、可可、牛奶与汽水这些的,先生只喝清茶,偶尔也喝一些酒,但不酗酒。而当萧女士追问原因时,鲁迅先生则道出是因为其母亲担心鲁迅多喝酒会像他的父亲脾气一样坏。也许,先生的饮食特点与其幼年之经历亦是分不开了。


浓浓的乡愁
还可以佐证的一点是,在先生的散文《社戏》中,鲁迅先生详细叙述了其同小伙伴们在夜间偷摘罗汉豆并拿来烤好吃的情节,在文末,先生亦表达了对罗汉豆味道的怀念。也许,豆子味道的好坏已不重要,重要的,也许是那份浓浓的乡愁、以及对童年的温情回忆吧。

(鲁迅《社戏》)


本色犹存的饮食爱憎观

当先生的肺病发展到晚期、并蔓延向全身时,先生在饮食方面的“爱憎观”体现的反而愈发的明显。当医生告知许广平女士要多给先生补充营养时,许女士便又匆忙投入到忙碌当中,此时期先生上下楼已不方便,于是许女士便给先生开起了“小灶”。每当饭菜做好,许女士便精心的挑取无刺的鱼肉与新鲜且易咀嚼的蔬菜盛到碗里,而鸡汤与牛奶等营养品更是少不了了。


但是让许女士失望的是,鲁迅先生对汤汤水水的排斥,使饭菜每次几乎都被原封未动的端回。不知这是否能被视作是一种固执呢?也许,这才是一个最接近我们普通人的鲁迅吧。

(鲁迅先生一家人的合影)


参考文献:萧红《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1939年10月18日《星岛日报 星座》第四二七号
鲁迅《社戏》(节选自《鲁迅全集》北京日报出版社)
梁实秋《雅舍小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