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是手握几十万军队的大将军,怎么会轻易的被雍正罢免?

小灿哥说历史

清朝康、雍、乾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达到巅峰的时期,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决断,所以年羹尧虽在西北统领数十万大军,但也无法逃脱皇帝的掌控。而雍正想要罢免甚至处死年羹尧,并非难事。

年羹尧从受宠到获罪应该说是早晚的事,原因就是"侍宠而骄",先来认认一下年羹尧:

年羹尧深受康熙恩宠,不到30岁的年纪就升职为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

如没有年羹尧雍正在“九子夺嫡”中可能斗不过八王党一派。所有雍正继位后又连续加官进爵,雍正元年,雍正下诏云贵川所有的军政之事都由年羹尧处理。十月,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之职,升一等公,其子子年斌为子爵,其父年遐龄也为一等公,年羹尧进京的时候也马齐,隆科多一同处理军国大政。此时的年羹尧可谓是志得意满。

正是雍正的放纵使年羹尧变得目中无人、嚣张跋扈。

1、血洗江夏镇时,年羹尧为了几百万两银子杀了好几百口人,雍正对此也并没有制止。

2、担任西北大将军时,供应年羹尧一个人的蔬菜就要一千人运送,同时又有几百万两军费进入了他个人的腰包。

3、最嚣张的是年羹尧大获全胜归来,雍正率文武百官迎接,而年羹尧自持过高,也不下马,大摇大摆的在百官的跪迎中走过。

4、朝堂上雍正让年羹尧身边的侍卫卸下铠甲,好生休息,但是雍正说后将军一概不听,年羹尧说了一句,大家把铠甲卸下吧,然后将军们将所有的铠甲都卸下了。

5、年羹尧回西北后,更是骄横跋扈,对皇帝的话一概不听,凡事事情都自己说了算,雍正派去监督的人去一个被年羹尧杀掉一个,俨然自己成了小皇帝。

这样的臣子谁能忍受呢?雍正为拿下年羹尧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1.年羹尧身边有很多雍正的眼线,随时都在给雍正汇报情况,雍正把年羹尧的部下做了周密安排,听话的人直接升职,调到别处任职,不听话的人就地免除职务,甚至杀掉。

2、因为清军的粮饷是按月发放的,年羹尧如果造反的话,他手上没有足够的粮饷用力抵抗雍正。一旦造反,军队失去粮草,便没有战斗力。并且几十万西线大军是由全国各省抽调而来的绿营、八旗所组成,并不是由年羹尧招募和训练,指哪打哪的“年家军”。

3、雍正架空年羹尧,先将年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同时将署理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使其不能在任所作乱。又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年的属下蔡珽被年弹劾,狠狠地参了一本,然后被押往北京刑部。而雍正不仅没有给蔡珽治罪,还升了他的官,使得蔡珽成为雍正对服年羹尧的左膀右臂。

4、年羹尧的家眷都在京城,年羹尧的亲妹妹更是皇帝的媳妇。对年羹尧也有一些牵制作用。

5、雍正对弹劾年羹尧的奏折一律不予理会,其实却在制造年羹尧与其他大臣的矛盾,年羹尧越是嚣张,就越没有人支持他,让年羹尧成为众矢之的。


年羹尧被降职后,朝中的大臣们大部分都已经明白了雍正的意图,于是弹劾年羹尧,揭发年羹尧罪状的奏折如雪片一般堆到了雍正面前。


这正是雍正想看到的,借此机会,雍正罢黜了年羹尧所有的官职并且押送到北京会审。最后,年羹尧近被列出了92条大罪状,有30多条都是死罪。于雍正四年(1726年)被赐自尽。



美丽青春您真痘

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军队不假,但他出任封疆大吏的年限不长,担任统帅则更是资历浅薄。

年羹尧直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才出任四川巡抚,但一开始并不领兵,而是由提督岳升龙、康泰主持军务,等到这两人都被他设法弹劾,他又毛遂自荐掌管对藏军务,获得康熙批准,已是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的事。第二年他兼抚陕、川,获赐弓箭,才成为一路统帅,但也不过和其他几位大员并列,而在此前的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皇十四子胤禵已经以“大将军王”的崇高头衔节制西北全部军务,其诸路大军中既有京营八旗也有驻防八旗,还有蒙古各盟旗的军队和西北各省及从其它地区抽调来助战的绿营军队,诸路人马相去甚远,且除了蒙古盟旗外每一路构成都很复杂,胤禵可以借助皇命督帅他们平定西北、西南蒙、藏叛军,却无法借助自己地位督帅他们对抗皇命,所以宁肯只身回北京和同父同母的哥哥雍正怄气也不敢拥兵造反,而是十分顺从地将军权交割给原本只是麾下几路人马中一路统帅、但奉了皇命接班的年羹尧。几年后年羹尧面对奉调去杭州当将军的调令时,所统帅的是同一支军队,而他本人的地位还远不如“大将军王”胤禵,雍正的位子却比刚即位时稳固得多,他不“轻易被罢免”还能如何?

不仅如此,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羹尧去北京觐见雍正,十一月下旬离京返回西北任上,在此期间他和雍正关系急剧恶化,雍正趁其离任做了一番部署,主要是通过密折体系让西北各级文武疏远年羹尧,澄清自己和年的关系,并且秘密搜集年的“黑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年如果不服帖,等待他的只能是众叛亲离的下场,毕竟各级文武多是“保皇派”,在皇帝和年羹尧中押宝给谁心中有数,他真正成为“西北王”的历史不过两年左右,虽然上至蒙古王公、直隶总督,下至基层官兵都对他唯命是从,但这种服帖一半是对他和军令的服从,另一半(甚至一多半)则仍是对“皇帝最宠信大臣”的畏惧和巴结,如今皇帝已经透露风声不再宠信,这些人自然也会见风使舵——举个例子,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尧进京时雍正对他公开的宠信达到顶峰,他路过保定府和太原府时直隶总督李维钧、山西巡抚范时捷出城跪接(按规矩年羹尧官阶和督抚平行,只需对等见礼),但随后雍正透过密折向这两人暗示“年羹尧有问题”,还没等年出京,这两人弹劾年羹尧的密折已经递上去了(其中已经罢官的范时捷“劾羹尧遣兵围郃阳民堡杀戮无辜”还是最致命的一条),这种情形下,他拥兵造反岂不是死得更快?和许多人的印象相反,年不是武夫出身,而是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并且随后入翰林院,是标准的科举人物,又是旗籍,他当然没有这么蠢。

等奉调杭州这个自己以前几乎没怎么涉足的地方,即便到任所能指挥的不过雍正在雍正三年四月二十二日朱批中所言的“朕此数千兵”(注意“朕此”二字),外有乍浦副都统的驻防八旗,内有闽浙总督、浙江巡抚、浙江提督的绿营水陆人马,人地两生的年羹尧虽“仍似大将军气象”,却早就成了没牙的老虎,面对雍正在几个月内“自二等公递降至拜他喇布勒哈番”,和从从一品的将军一路贬至小卒的羞辱,也只能俯首帖耳,任由宰割的份。

说到底,清在三藩乱后、湘淮军兴以前,军权高度集中于皇帝,八旗旗主只剩象征性权力,兵部只能管绿营的军需,地方上八旗驻防都统、副都统等所辖军力都是名义为“出差”的八旗混编部队,皇帝一纸命令就可以面目全非,绿营不仅受八旗驻防军监视,而且本身分由督、抚、提、镇交叉管理,分散为多则百余人、少则一两人的汛地,战时则抽调各汛地兵力重新编组,由皇帝指派各级统军将帅,同时皇帝本人亲自控制总兵力高达10万以上、训练和装备遥遥领先的京营,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地方督抚还是一方统帅,都没有违抗皇命的能力和胆量——就更不用说造反了。


陶短房

清朝前中期,尽管从多尔衮摄政时期就一直宣称满汉一家来收买汉族人心,但实际上汉族大臣的地位普遍是比较低的,而且朝廷严防手握军权的汉族将领,比如康熙年间平定三藩的重要将领周培公,平叛之后就是因为遭到满蒙亲贵的猜忌,被康熙帝调至盛京(今沈阳)担任提督并死于任上,而被猜忌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以汉人身份统领大军,一旦生变,后果不堪设想!再来看,平定三藩之乱的最大功臣是抚远大将军图海(满人),三征葛尔丹的是

康熙皇帝(这个还用说吗?),西征策妄阿喇布坦的大将军王是十四阿哥胤禵(满人),只有收复台湾战役,是由汉族将领施琅担任的主将。
年羹尧属汉军镶黄旗,虽然他深得雍正帝信任,任陕甘总督,掌管四省(青海,甘肃,陕西,四川)军政大权,但他本质上还是汉人,十四阿哥胤禵被召入京之后,由年羹尧和抚远大将军延信(满人)共同执掌军务,只是由于雍正帝的恩宠,故而年羹尧的实际权力大于抚远大将军延信,军政大事均由他一人定夺,但抚远大将军一职不由年羹尧担任也正是为了堵满蒙亲贵之口。
清朝康雍乾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达到巅峰的时期,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决断,年羹尧统领的几十万西线大军是由全国各省抽调而来的绿营、八旗所组成,并不是由年羹尧招募和训练,指哪打哪的“年家军”,他的统帅之职是由至高无上的皇帝授予的,说白了他就是皇帝养的一条看门狗,莫说几十万军队,纵使百万大军,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不甘心也好,不情愿也罢,年大将军只能乖乖的交出军权,调任千里之外的杭州去当将军。如若胆敢抗旨不遵,就是意图谋反,不但将士不会听命于年羹尧,而且很有可能惨招杀身之祸。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雍正帝历数年羹尧九十二项大罪,赐其狱中自尽,斩其子年富,叱诧风云的年大将军顿时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而告终。


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各位在下方留言讨论!


历史茶坊

年羹尧(1679-1726年)虽然官拜抚远大将军,又是雍正皇帝小舅子,但是从触怒雍正到自缢仅2年时间,雍正给过几次机会,但年羹尧日渐骄迈,不思悔改,处处幻想着雍正会赦免,最终落了个赐一段白绫。

年羹尧画像。

首先年羹尧虽然总览西部一切事务,手握几十万大军,但那是朝廷的军队,或者那是雍正的武装,而年羹尧在军队中骄横跋扈,公然接受贿赂,侵吞军饷,军队里买官卖官,结党营私,排除异已。

年羹尧墓在四川绵阳,和他父亲、兄弟等年氏家族葬在一起。

比如雍正皇帝派去西北的侍卫被年羹尧当成自己的仪仗队使用;各路官员总督、巡抚、蒙古诸王等见到他都要下跪;能够走他后门送礼者,都能谋得一官半职;中饱私囊军需物质,一次达上百万两;朝廷兵部、吏部已经形成年羹尧的党羽,称为年党;任人为亲,年羹尧的家奴有的做了知府,有的做了军队副将,这些在众目睽睽之下的行为,雍正自然非常清楚,况且雍正登皇位后就开始整顿吏治,而且赏罚分明,所以对年羹尧的行为肯定不能容忍。

电视剧《宫》王翔弘演年羹尧。

真正让雍正决定对年羹尧痛下杀手是因为年羹尧触怒了皇权,雍正还在当王爷时为了粉碎皇子朋党、查访官民曾建立了情况网,年羹尧在里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后来雍正发现年羹尧不但不干净,还把手伸到了自己的情报网,很多雍正需要知道的情况只要跟年羹尧相关的竟无片言只语,比如工部郞中受贿年羹尧一案、四川巡抚逼死重庆知府一案,年羹尧染指雍正权力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宫》年羹尧剧照。

自然,爱之愈深恨之愈切,雍正就是这样的人,一方面他感到自平,一方面又转向对年羹尧的发泄,1724年2月雍正随意编了个理由说年羹尧上的折子有不敬之意,向群臣发出了信号,于是山西巡抚、山西都统、川陕总督、河南巡抚、侍郎、鸿胪少卿、直隶巡抚等各地大臣参奏年羹尧;4月免大将军发配杭州将军,清查年氏党羽,一直到9月,年羹尧的爵位从一等公降至阿达哈哈番,革去了所有职位,12月刑部终审后列年羹尧92大罪状,处以极刑,雍正念其有功而令其自裁。


图文绘历史

年羹尧“手握”十万大军,但这十万大军不是木头人,不是不会思想的机器人,而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是十万会思考、有自己想法、要吃饭、要富贵和前程的人。他们愿意跟着年羹尧打仗,首先是因为年羹尧是朝廷任命的大将军,是代表朝廷来指挥他们的,其次才是因为年羹尧要打仗才能有打仗才能、要治军手段有治军手段。跟着年羹尧能够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了,凭什么这十万人要跟着年羹尧去冒险?!

年羹尧

此外,这十万士兵来源非常复杂,有绿营兵、有八旗兵、有蒙古兵,这些士兵都是上有父母、下有妻儿老小的,他们出来从军打仗,父母妻儿都在后方,现在让他们跟着年大将军去冒险,致自己妻儿老小于危险之中,如果不是因为实在没办法、或者因为前面有极其巨大的诱惑,谁愿意赌这一把?!

统帅无不希望自己的军队是杀戮机器,也非常想把军队训练为虎豹,但是如果忘记了军人也是人,军队也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话,是很危险的。


第三,这十万大军也是要吃饭穿衣的,作战是要有后勤保障的,

年羹尧掌握几十万大军的指挥权,但是这几十万大军的补给并没有被年羹尧掌握,而是掌握在各地行政官员手里。年羹尧要造反,那么必须给十万大军提供足够的粮草,否则粮草不济,军队哪有什么战斗力?

古代军队的粮草是军队的生命线,有大军的指挥权而不掌握后勤,是无法真正掌握军队的。



象眼观天下

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军队是忠于将领还是忠于皇帝。

纵观中国历史,自宋代以后,赵匡胤吸取了前朝的教训以及自身夺权的经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皇权得到了加强,武将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和削弱,到了清朝,君权已经发展到了巅峰。

这也是宋朝之后没有发生类似于唐朝末年那种藩镇自立的混乱局面。

再说年羹尧,他曾经手握二十万大军,平定罗布藏丹津的叛乱,得到雍正的极大信任,在雍正初年可谓是风光无限,被雍正皇帝视为肱骨之臣

从雍正二年年羹尧进京述职获得极大殊荣,到雍正三年底押送北京,定九十二大罪,年羹尧陨落速度之快令人唏嘘。

其实对于雍正来说,处理年羹尧并不费事,年羹尧不敢反,也不想反,更不能反。

他在西北所拥有的一切权利都是皇帝赐予的,年羹尧仅有战时指挥权,士兵拿的的国家的俸禄,并不是年羹尧给的,所以这几十万大军效忠的是大清朝廷

年羹尧立足的政治资本是军功和皇帝的信任,并不是手下这几十万大军,对于这一点年羹尧心知肚明,所以雍正处理他时,他没有做任何无谓的反抗。

但是为了确保万一,雍正还是做了一些安排,他先是更换了四川和陕西的一批官员,他们都是年羹尧的亲信,对于年羹尧本人也是先解除兵权降为杭州将军,一旦年羹尧离开西北雍正则彻底无忧。


一点点历史

年羹尧是康熙三十九年中的进士,康熙四十八年,任四川巡抚,此时年羹尧不到三十岁,可以看出康熙帝对他的器重。

康熙五十七年,年羹尧被授四川总督,掌管四川军政大权。

康熙六十年,年羹尧入京城见康熙帝,康熙赐他御用弓矢,升其川陕总督。九月,年羹尧利用土司之间的矛盾,以番攻番的方法,平定了郭罗克的叛乱。

康熙六十一年,抚军大将军十四阿哥允禵被召回京,年羹尧与管理抚军大将军印信的延信共掌军务。

康熙病逝,四阿哥雍正帝继位,年羹尧和步兵统领隆科多成为了雍正帝的左膀右臂,隆科多是雍正帝的亲舅舅。

雍正元年,雍正下诏,云贵川所有的军政之事都由年羹尧处理。十月,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之职,也就是原十四阿哥的,年羹尧被叫做年大将军。年羹尧升一等公,其子子年斌为子爵,其父年遐龄也为一等公,到此时羹尧坐镇西北与云南,无比显赫。

雍正让年羹尧所管辖的区域的事务,都按照年羹尧的意见来办,年羹尧进京的时候也马齐,隆科多一同处理军国大政。可以看出,雍正帝对年羹尧的宠信,已到了极致,此时的年羹尧可谓是志得意满。

雍正二年,年羹尧二次入京,很多王公大臣下向他问候的,他看都不看一眼,在雍正面前,态度也十分的骄傲,没有礼貌。有传言说,雍正的很多事情都是听了年羹尧的话才做的,让雍正帝极为的不满。

十一月,雍正下诏给年羹尧,告诫他说不要居功自傲,要低调自处。

雍正三年,雍正对年羹尧的不满更加明显,说年羹尧任人唯亲,结朋营私。

三月,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祥瑞,年羹尧上表中将“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雍正说年羹尧办事一向仔细,这样弄错是故意的。四月,撤掉年羹尧的川陕总督和抚远大将军,改任杭州将军。

很多人都纷纷弹劾年羹尧,最后雍正命年羹尧自决。


历史简单说

年羹尧与雍正皇帝的各种戏说版已经成为清朝宫廷剧的主要题材,主要的原因还是雍正皇帝是一个极为勤政的皇帝,他在位十余年勇于改革,敢于向既得利益群体开刀,实际上也是得罪了不少人,而新的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政策,虽然缓解了清朝民族对立,贫富差距的问题,却也实实在在的伤害了一些文人墨客的特权和利益,历史上但凡得罪文人墨客的当权者,那个不是被后世描述成好色、残暴不仁和嗜杀成性,雍正也不被例外!



那么清朝时期的军事统帅能否有实力帅兵造反吗?当然有,清初的吴三桂就是例子,但与雍正时期的环境又有所不同,吴三桂造反清朝入主中原也不过几十年,那个时候的西北和西南还经常战乱,吴三桂更是掌控着云南的财政大权,有一定的自给能力,而年羹尧是雍正皇帝的包衣出身,展露头角也是在雍正继位前后,负责帅军与青海的叛军交战也不过是临时挂帅而已!就算年羹尧善于收买和团结人心,也仅仅是他的禁卫亲军可能会随他造反,而其它的将军麾下的军队他机会是不可能说服一起造反的!



而那个时候的战争,正如邬思道对雍正说的那样,实际上打的是兵马钱粮,兵马不能全部调动不说,钱粮还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这些军队即使造反,杀到京城的可能性也不大,且不说中途各地驻军的抵抗,仅仅粮草一项就可能让这只规模庞大的军队瓦解!



当年吴三桂战功卓著,威望甚高,却也造反造的名不正言不顺,所谓的框复大明更像是笑话,年羹尧军中短短几年的耕耘,难道威望能超过吴三桂,更何况在朝廷内部一直有一股以八王为首的力量牵制着雍正皇帝,年羹尧更是被是为雍正皇帝的嫡系被提防着,他若造反,雍正甚至连皇位都有可能不保,而新的皇帝势必会短期安抚,长期必然除之而后快!


嘟嘟超

奸佞脸谱残暴的年羹尧。浩瀚的中国历史典籍中,经常会看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其实也并不能怪帝王这样无情,有时候也是这些立了不世功勋的功臣自持功高,妄自尊大,丝毫不知谦逊自保,又不守人臣之道,加上贪脏受贿,结党营私,甚至也显露出要过一下当皇帝的瘾,种种大忌导致己身势必不能得到善终,雍正王朝的年羹尧便是十分明显的一个例子。清代,各朝惩处的重臣,唯有雍正王朝的年羹尧被冠上的罪名最多,高达92条。这些大罪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5条,专擅罪6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残忍罪4条,忌刻罪4条。"残忍罪"是年羹尧较特殊的一项罪名。.....在征战的过程中,年羹尧对俘虏的政策只有一个,那便是杀。西宁大捷年羹尧一次就屠杀了10万战俘。如果这10万人手拉手,长度从青海可以排到北京。可是,一夜之间,竟被年羹尧全部杀死。雍正元年,在青海罗布藏丹津的反叛战役中,年羹尧残忍屠杀西宁的喇嘛寺僧,两大寺庙共达5000人之众,无一幸存。当时他的军报是喇嘛寺僧参与了反叛,说自己''杀敌甚众'',但后来彻查他的罪状时,真相却不是他所说的,而是他好杀成性,想要以此立威。年羹尧不仅在治军和战争上很残忍,他还以严厉的军法来治家。......年羹尧草菅人命、残忍成性,妄自尊大,''公行不法,全无忌惮'',为国法所不容,也为雍正所嫉恨,不得善终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106467846

年羹尧作为雍正潜邸的奴才,是康熙和雍正时期不可多得的人才。

年羹尧最开始是被康熙赏识的,在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年羹尧的能力,当时年羹尧在云南任职。脚面将下阵后,年羹尧回京述职,康熙留他在京城任职,对他的能力十分认可。后来在雍正争夺皇帝的斗争中,年羹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雍正继位后,封年羹尧为西北大将军,负责与西北叛军进行决战,决战后雍正对年羹尧更加的器重,所有的事情都要与年羹尧共享。年羹尧在西北所有的任职都归自己管,时间一长成为了骄横跋扈的性格。在收复西北后,年羹尧回京城向雍正陶赏,雍正答应了年羹尧当时所有的官员任免。在与官员的朝堂上。雍正让年羹尧身边的侍卫卸下铠甲,好生休息,但是雍正说话后,将军一概不听,年羹尧说了一句,大家把铠甲卸下吧,然后将军们将所有的铠甲都卸下了。雍正看后十分恼火,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想想自己,当皇帝如此窝囊,不生气才怪。

再后来,年羹尧回西北后,更是骄横跋扈,对皇帝的事情一概不听,所有的事情都自己说了算,俨然自己成为了一个小皇帝,雍正当然知道这些,但是派去监督的人去一个被年羹尧杀掉一个,去一个,被他杀掉一个,慢慢的,雍正也没有耐性。雍正只好将他的职位一贬再贬,但是年羹尧仗着功高盖住,仗着自己是雍正的奴才。只是因年羹尧太容易得罪人,杀人不眨眼,得罪了太多的官吏,当雍正有处决年羹尧的意图的时候,所有的官员纷纷上折参倒。他的时代就彻底的过去了。

那雍正是如何将年羹尧一点一点打压下去呢,我们知道雍正是九子争皇帝的胜利者,自己必然有过人的本领,自己肯定是心狠手辣。皇帝都有帝王之术,当时的吴先生对他出谋划策特别多。当皇帝之后,更重要的是制衡保持之间的平衡,相信雍正这一点把握得非常好。在一边贬低年羹尧,在一点点的提拔年羹尧的对手,让双方形成对立关系,甚至大于年羹尧那样,年羹尧也不敢造反,只能听从雍正的安排。

还有一点就是年羹尧的家眷都在京城,年羹尧的亲妹妹更是皇帝的媳妇。对年羹尧也有一些牵制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