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两位发小前来要官,为何一个被砍头一个却高升?

谜教主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算得上最为冷酷无情的帝王之一,杀起功臣来眼都不眨一下,胡唯庸案和蓝玉案,动辄诛杀上万人。



然而,朱元璋也会有人性的一面。当年的朱元璋还是和尚时,在出去化缘的路上饿晕倒了,结果被一个老太太用一碗“翡翠珍珠白玉汤”给救了回来。

这翡翠珍珠白玉汤,也就是名字好听,其实就是菠菜叶儿(翡翠),馊豆腐(白玉)和剩锅巴碎米粒儿(珍珠)做成的杂合菜剩菜汤。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对于这个翡翠珍珠白玉汤是念念不忘,寻找到了当年的老奶奶,一番赏赐,并让当地的官员好好给她养老。



而接下来的这个故事,同样是和朱元璋尚未发迹之前的事情有关。

朱元璋同年时,因为家里穷,靠给地主家放牛为生。在放牛的时候,朱元璋结识了两个小伙伴,姑且就叫他们小白和小黑吧。

小白和朱元璋关系比较好,而小黑因为个子比较壮,经常欺负朱元璋。三人经常在一起放牛,但是因为正在长身体啊,那点少得可怜食物哪够吃啊。于是三人一合计,在小黑的带领下去偷地主家的土豆烤着吃。


时光荏苒,彼时的那个放牛娃已经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有一天,朱元璋听说有一个老家来的人找他,说是朱元璋的发小,名字叫小白。

朱元璋一听,乐了,这小白当年对自己不错,这次来了要给他赏赐一个官当当。于是朱元璋很浓重的接见了小白,二人聊起了小时候的故事。

小白说起了当年和朱元璋一起偷土豆的事情,还把朱元璋吃土豆噎着的事情给抖了出来。小白越说越兴奋,就差把朱元璋小时候吃鸡屎给说出来了。朱元璋是越听脸越黑,还没等小白说完,突然下令让人把小白拉出去斩了。



又过来了一阵,小黑也来了找朱元璋了。朱元璋一想,这家伙以前老欺负我,这次来了可要好好的吓唬吓唬他。

当然,朱元璋依旧是浓重的接见了小黑,旁边站满仪态威严的卫士。没想到这个小黑倒是不慌不忙的坐下,和朱元璋拉起了家常,这小黑言语之间对于朱元璋是充满了尊敬。

说起小时候朱元璋偷土豆的事情,小黑那口气瞬间就变得无比尊敬:陛下当年小时候,已经就是具备了帝王之相,敢于带领我们反抗地主!

朱元璋听罢,哈哈一笑,立马给小黑加官进爵!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件事:

其一:说话的艺术,同样一件事情,换一张说法,往往会收获不同的结果。

其二:帝王之心,诡谲难测。小白虽然是说出来朱元璋小时候的糗事,但但罪不至死。


小镇月明

自古“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越是高级领导越喜欢被拍马屁,要不然受到皇帝宠信的为啥全是拍马屁的高手呢?什么“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之类的话,千万别当真,否则连死字都不知道怎么写的。

民间传说朱元璋有两个发小,哥仨都是穷光蛋,吃不饱穿不暖,只能给被给地主刘德家放牛,万恶的地主刘德毫无人性,对三个小伙伴毫无怜悯,非打即骂。其他两个小伙伴为了吃饭只能忍着,但朱元璋很有想法,他毅然投军,反抗统治,最后成了大明开国皇帝。

两个发小听说当年的放牛娃发达了,喜出望外,决定跑到南京去讨个官做,好歹咱们也一起放过牛,给咱俩一个“弼马温”做做,给皇帝养马也行啊!

第一个发小跑去找朱元璋,见面就如同见了亲人,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当初的患难故事:“你就是朱重八啊?还记得我不?我是小时候跟你一块放牛的二蛋啊!咱们一块偷人家胡豆,拿着一个罐子煮着吃,你还把罐子给打碎了还得连饭都没吃饱……赏俺们一个官做吧!”

发小越说越带劲,朱元璋的脸憋得就像猪肝一样,越变越红,最后还是没憋住火,直接把他拖出去砍了,这位仁兄到死也没明白皇帝大人为啥发这么大火。

另一个发小也来了,一上来就山呼万岁,开口就把朱元璋一顿猛夸,说朱元璋当年就是一副帝王相,自己早看出来他不是凡人,这个人同样提到了俩人偷别人胡豆的事情,但他是这么说的:“想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洲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

别人不知所云,但朱元璋知道他说的是啥意思,所谓“扫荡庐州府”是说偷别人东西,“打破罐洲城”是说把罐子打碎了,“汤元帅在逃”是说汤全都洒了,“拿住豆将军”是说还好胡豆在。同样一件事,他说的就特别有幽默感和亲切感,把老朱拍的舒舒服服。

就这样,这个发小还没开口讨官做,朱元璋就大手一挥,赏给他一个肥差。


狄飞惊

某一天,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章,太监老王觐见朱元璋说:有个乡下人,说是陛下的发小,叫小傻,想拜见皇上。朱元璋听罢,高兴的站了起来,笑着连连说,快请,快请。

原来朱元璋从造反到成功称帝,期间用了将近十几年,现在的发小和自己都是中年人了,好多年没见面了,说实话,还真有点思念的意思,毕竟,皇帝也是人吧。

话说小傻大咧咧的走进了皇宫,大老远就嚷嚷着叫道:朱老八,还不出来迎我?朱元璋听后有点不悦,但觉得发小大老远来了,也没在意。

两个从小光屁股玩大的小伙伴,相互问候了各自以后的一些情况后,朱元璋问了一些家乡的情况,两个人不知不觉的谈起了一些小时的往事。

小傻突然问朱元璋,重八,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烤红薯吃吗?那时你家里穷的揭不开锅,缸里无有隔夜米,锅里没有当天饭。你又长的高大,饭量特别大。

有一次,你可能好几天没吃饭了,咱哥仨刚烤好的红薯,你一把抢过了两个红薯,三下五除二就吞了一个,也许吃的太快了,第二个一口就咬了多半个,一口气没缓过来,噎得你直翻白眼。不是我拍前胸,锤后背。你早噎死了,最后还是小瓜拿来水,才让在喉咙里的红薯吞了下去。

小伙伴还在不停的说,但朱元璋却面无表情,一脸愤怒,突然就下令把他这个小伙伴拉出去砍了。

可怜的小傻,本来想找重八讨个官当当,这回可好,到阎王爷那报到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小瓜来找朱元璋来了,小瓜可比小傻聪明,见到朱元璋后,极力的称赞朱元璋是一代明主,功高尧舜禹,谋胜诸葛亮,拳打华南虎,脚踢钻山豹,斩白蛇,诛苍龙……。

小瓜一些场面话,说得朱元璋笑的合不拢嘴,博得皇帝的欢心,小瓜这次赚大发了,这个发小不仅没有被杀头,反而是加官进爵,被朱元璋调入皇宫禁卫军,掌管整个皇宫的安全保卫工作。小瓜从此飞黄腾达了。

同样是发小,为什么两个人的命运如此截然不同呢?说到底就是,小傻不看眉眼高低,朱元璋还是原来的那个朱重八吗?揭老朱的老底,说老朱的糗事,小傻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你看人家小瓜,马屁拍的啪啪山响,高帽带了一顶又一顶,皇帝高兴,小瓜得实惠。


百禄德安心食材

关于对“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两位发小前来要官,为何一个被砍头一个却高升”的答题

朱元璋出身于最底层的穷苦农民阶级,从小就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从来没有能够吃饱饭的时候。小时候的最大心愿就是能够天天吃饱饭。青年时期,父母和大哥在几天内相继死于瘟疫,朱元璋连料理后事的钱都没有,只能草草安葬。

虽说英雄不怕论出身,但小时候命运多舛的生活经历太悲惨,所以长大后,特别是当了皇帝后,他不愿意再提起小时候的旧事,他想离过去的生活越远越好,可能晚上做梦都害怕梦到挨冻受饿的场景。

朱元璋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至少给我们的外部印象是这样的。他也念同乡之谊,旧友之情。如果有同乡之人找到他,他都会好酒好肉招待着;想升官发财的,如果可能都尽量安排。用谁不是用呢?反正天下所有的乌纱帽都是他老朱家的,想给谁就给谁呗。但他心里想:家乡来的都是客,我都会好好招待你们。但你们说点好听的话不行吗?既让我在天下人心目中搏个好名声——成功不忘乡亲,真是一个古往今来少有的好皇帝啊!同时,你们也能够实现个人的目的,甚至赏你们功名利禄也不为过。即便你们不会说好话,那你们就一句话都不说,走时也会黄金白银让你们拿。但来的人千万别提起我朱八小时候受穷挨饿的糗事,否则我就和你们急。

但就有一位老乡兼发小非得捋他朱八的虎须。来找朱元璋时,朱皇帝也非常高兴和重视,连着急批阅的奏折都放下了,马上安排最好的饭食。但这位老乡太不识时务,偏要提起他们小时候受穷的事,连他朱八偷吃生土豆时被噎住,这位老乡喂他一口水的老黄历都翻了出来。朱元璋乃九五之尊,哪受得了这样的气,顿时下令给推出去斩了。

别一位老乡兼发小就比较会作人。当然他来皇宫时受到的待遇都是一致的,老朱也是放下着急批阅的奏折,安排顶好的饭食,嘘寒问暖。见面时这位同乡却决口不提旧事,就说他朱八如何如何英明神武,那真是盖过三皇五帝,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得靠边站。朱元璋那听得心花怒放,感觉就是一个字:爽!明明知道这就是赤裸裸的吹捧、拍马屁,但他就是高兴,一高兴发小提什么要求,都全部给予满足。后来这位发小得以升官加爵,进入御林军任要职。

朱元璋对两位同乡截然不同的两种做法本就是人之常情,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更是常态。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做人还要讲点为人处事的小技巧。就是要识时务,虽然不提倡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也尽量不要说别人不愿意听的话。说些大家都能够接受的话,这本来就是你好我好、相得益彰的好事,还有什么理由不这样做呢?


奋斗是幸福的410

职场中不少人凭借拍马屁得到了一步步的晋升,而有些人却因为清高没有的马屁觉悟,所以即便能力比拍马屁的人强,上升的速度也远远不如拍马屁的人。

好话是每个人都爱听的,之所以有些人拍马屁失败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拍对马屁、没有恰到时机的拍到马屁,所以这才铸就了失败的案例。

在我们的历史中,关于朱元璋就有这么一个关于拍马屁的故事,这个故事到底属不属实我们暂且不去辨论,我们只从这个故事里去寻找道理就行了。


朱元璋小时候以及和阿猫阿狗的关系

朱元璋出生贫寒,在元朝末年属于最低等的那一类人,他以及他的祖上因为身份卑微的原因,所以是没有名字的,平时只有一个姓加一个数字编号。

他的父亲叫朱五四,而他小时候叫朱重八。

在排列户籍的时候,他父亲因为排列在54位,所以被记为了朱五四,而朱元璋因为在记户籍的时候排行在第88位,所以被记为了朱重八,由此可见地位的低下。


当然在元朝并不是所有汉人都是没有名字的,在元朝的汉人中其实也有三六九等,地位高的汉人仍旧能在元朝的朝堂上为官、也能坐拥着巨资,而地位低的就是如朱元璋这样连拥有名字的资格都没有。

当时朱元璋是在一个地位比较高、能拥有名字的地主家里做放牛工作的,在放牛期间,他认识到了两个小伙伴,一个小伙伴叫做阿猫,一个小伙伴叫做阿狗。

阿猫、阿狗和朱元璋小时候的关系是好到可以同穿一条裤子的,但是在朱元璋离开地主家后,他们之间就失去了联系,不过正所谓“人穷闹市无人问,人贵深山有朋来”,在朱元璋发迹后,他们就把心思打到了朱元璋身上,想借机谋一个富贵。

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可谓是富贵到了极点的,于是在朱元璋富贵后,阿猫、阿狗先后来到南京拜见了朱元璋。

拜见朱元璋的阿猫阿狗,以及他们最终不同的结局

首先来到南京的是阿猫,虽然当时的整个国家百废待兴、南京也是在初建过程中,但是南京作为一座国家的都城,整座城池巍峨却是让他感受到了心潮澎湃的感觉,阿猫通过问路,最后来到了皇宫门前,让守在皇宫门前的侍卫帮忙去通报了朱元璋。


阿猫在跟随侍卫进入皇宫的时候腰板是挺得很直的,他一路抬头挺胸,高高在上得仿佛一个大老爷一般,在他的想法中,以自己和朱元璋的关系,现在怎么说也能谋一个大老爷大官的身份,所以就把自己的架子摆的很高。

在阿猫见到朱元璋的时候,他并没有行跪拜礼,也没有一个平民百姓面见皇帝的尊敬,他还没等朱元璋的吩咐就一屁股坐在了朱元璋殿中的椅子上,直接跟朱元璋叙起了旧情。


在还有护卫在旁边的情况下,阿猫如数家珍地和朱元璋说起了小时候的各种囧事,希望能唤起朱元璋对童年的怀念。

但是在和阿猫说话的过程中,朱元璋感觉到了浑身不舒服,朱元璋硬是忍着不满听完了阿猫在他旁边的唠叨,最后在阿猫说到让朱元璋随便给他一个大官做的时候,朱元璋的怒火终于遏制不住了。

朱元璋一直强忍的怒火在这个时候将他的脸变得狰狞起来,他狠狠地拍了一下身前的御案,下令护卫将阿猫拖出去砍了头。

而阿狗在面见朱元璋的时候却吸取了阿猫的前车之鉴,他将礼节做得很周到,他对朱元璋极尽奉承夸赞了起来,在说起和朱元璋的旧情时开始用上了各种夸张的敬语,生生将小时候的朱元璋夸奖了天命之子,他的马屁拍的很恰到时机,使得朱元璋龙颜大悦,给阿狗赏赐了不小的官职。


这个故事虽然真假未朴,但却是非常符合朱元璋的性格,朱元璋起于微末,所以他的身上有很多底层人物的特质没有在获得天下之后消除,仍深植在他的骨髓当中,他晚年杀了那么多跟随自己一起征战天下的功臣就可以想见一般,不过朱元璋好杀是好杀,但杀的都是官员,他对寻常的老百姓还是不错的。

所以说好话是与人交流最基本的东西,会说话的人能让与他交流的人如沐春风,在与上级交流的时候,恰到其所的马屁甚至能为工作的晋升提供不小的便利,如果能隐而不露地将马屁拍在上级的屁股上,绝对能收获到他的好感,而尽说恶语的人就不一样了,恶语一句六月寒,跟这样的人交流,任谁都是感觉到不舒服的,没直接翻脸已经是修养比较好了。


孤客生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讲一个故事。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贫苦,家里不知道多少代的贫农,反正知道的都是贫农。元朝末年,实在没办法的朱元璋参加了起义军造反。

经过十几年的血雨纷争,朱元璋终于建立了明朝,随后推翻明朝。

由于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打下江山后,不免有家乡的父老乡亲前来求见他,希望可以给安排一个铁饭碗,朱元璋也是人,总有感情,虽然不能每个人都给官,但都会赏赐一些金银珠宝。

某一天,又有一个儿时的伙伴从老家跋山涉水来找他。此时的朱元璋正在批阅奏折,经过太监禀报后,朱元璋十分高兴,放下手中的奏折,赶紧召见了他。

这位小伙伴向朱元璋介绍了家乡的近况,感叹世间的变化,说着说着,就谈到了小时候的事。

“皇上,你还记得吗?想当年,我们都替田主老财放牛。有一天,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豆子还没煮好我们都开抢,冲破了罐子豆子和唐撒了一地,你抢的最欢,不当心红草叶子卡住了你的喉咙,最后照旧我出的留意,用青菜叶子让你吞下去,这才救了你的小命……”

又或者是这个版本“皇上,你还记得吗,想当年我们替地主放牛,看到地主家种的土豆熟了,便趁着放牛的间隙,跑去地里挖了几个土豆偷偷烤着吃,因为怕地主会发现,所以还没熟的时候就狼吞虎咽的吃,结果噎到了,最后还是我拿来水,才让在喉咙里的土豆吞了下去。”

小伙伴还在不停的说,但朱元璋却面无表情,突然一脸愤怒地道:“哪来的乱民胆敢冒充朕的发小,来人,拉出去砍了!”

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一个同村小伙伴来找他,朱元璋同样是好吃好喝的款待,这个发小也谈到了当年的事,极力称赞朱元璋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说朱元璋的功绩比肩尧舜禹等一些场面话,说得朱元璋是笑呵呵的。这个发小不仅没有被杀头,反而是加官进爵,从此辉煌腾达。

关于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秦末版本的,主角陈胜。

陈胜当年过苦日子时,曾向穷哥们许下一个肥诺,这就是有名的“苟富贵,勿相忘”,然而当他称了王,这句话就被他抛到九霄云外了。

早先和陈胜一起给地主种田的一个同乡听说他做了王,特意从登封阳城老家来陈县找他,敲了半天门也没人搭理。直到陈胜外出,拦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见,一起乘车回宫。因为是陈胜的故友,所以进进出出比较随便,有时也不免讲讲陈胜在家乡的一些旧事。不久有人对陈胜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胜便十分羞恼,竟然把"妄言"的伙伴杀了。

值得一提的是,土豆,大约在16世纪也就是明朝中期传入中国,朱元璋,生于1328年,崩于1398年。相比起来,陈胜的故事还被载入了《史记》呢。

对于这种故事,我不多做评论,反正各位仁人义士可以根据它发现多种职场规则,给初入职场的人们提提意见也是好的嘛。


平沙趣说历史

关于这两个发小对朱元璋说的话的具体内容在这里我就不复述了,反正就是有个发小当真面揭短;另外一个发小是大夸朱元璋。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这口气朱元璋在投身义军之后未免是争的太大了,从社会最底层爬到了九五至尊的高位,也难怪朱元璋成为了后世励志的传奇人物。

正所谓“人要脸,树要皮”,朱元璋贫苦出生而一跃成为帝王,如今是身价百倍,君临天下,自然是气象万千,威严日隆,为君者给人都是高高在上,神秘而令人敬畏的。正如那句“帝王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可见帝王的霸气。

可是那位本来想某官的发小,却当面揭短,说了朱元璋不少少时的糗事,这等于是在打脸明太祖,是将明太祖日积月累而建立的威严践踏,人都是要面子的,何况一个经历过生死喋血的铁腕强权的开国之君?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竟然你说了不该说的话,令朱元璋颜面大损,那结果只能是用命来抚慰老朱的雷霆震怒。

另外一位发小,拐着弯的夸赞朱元璋,大赞其英明,这虽然对于如今权势第一的明太祖而言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但是却也冥冥中在说其能取得如此成就是早就有先见的事情,朱元璋有面子,自然高兴,咱甭管这位发小说的真话假话,人都是喜欢听奉承话的,即使是九五至尊。

投其所好,说话讲究场合,讲究智慧,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咱多抬高别人,多夸夸别人,这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祸从嘴出自古有之,说好了同样能够飞上枝头变凤凰。这门艺术的两个极端已经在朱元璋和其两个发小之间的故事而展露无遗。


历史风云天下


杀头&高升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出身并不好,说他出身布衣都是抬高他了。而做了皇帝之后,朱元璋肯定是要面子的,他最忌讳别人揭了他的老底,这样肯定有损他的威信。

“为尊者讳”,这在中国官场上就是一个大忌讳。也就是说无论一个人出身如何,在成功前做过什么,一旦他爬上高位,身上只能散发出“光芒”,肮脏,不愿提起的过往,任何人都不能提起。

而朱元璋杀的这位发小明显触犯了这一点,当众提起他“朱老四”的称号,让朱元璋丢尽了脸面,杀了他才明显符合他的。

Ψ

朱元璋另一个发小就显得聪明多了,他不会提起让朱元璋不想回忆的过往。在朱元璋面前大夸特夸明朝的建设是多么伟大,开创的新时代多么有活力,这如何不让朱元璋高兴?

正所谓“明亏暗亏都吃的,唯独无面亏吃不得”,放在官场上就是你说话做事尽力维护领导的面子,宁可送“高帽”,也不背后说坏话,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在官途上一片光明!


微观看历史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几千年里面朝代更替,无不是经历了腥风血雨,但是总有几个人是白手起家,最后天下独大。在众多草根英雄之中,朱元璋这个人物不得不提起。俗话说的好穷不过三代,但是朱元璋已经穷了不只三代。

Δ影视配图

朱元璋小时候就给地主家放牛,靠着这一口饭还能活着,但是在十五岁那年爆发了一场瘟疫。因为当时的各种条件实在是有限,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面,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都倒在了瘟疫之中。因为家境贫寒,甚至连收敛父母和大哥的钱都没有,只能找个草席草草掩埋,这对年幼的朱元璋打击很大。

年岁正值元末,国家上下动荡不堪,揭竿起义此起彼伏。再加上元朝统治的这么多年,元朝统治者从来不把汉人当人看待,蒙汉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在外漂泊流浪的朱元璋,渐渐的对世道越加了解。

朱元璋二十三岁的时候,与发小一起流落到了颍州,当地有一支反元朝的地方武装『红巾军』。发小汤和响应号召应征入伍,并且撺掇朱元璋一起谋大事。

Δ影视配图

加入红巾军的朱元璋打仗勇猛无比,屡立奇功,时间久了受到上司郭子兴的欣赏。对待下级,朱元璋经常把上面发下来的奖励,全部的分发给部下,有这么好的将军,手下打起仗来也越加卖命,朱元璋也是越战越勇。十几年的腥风血雨,身边的战友倒下了一个又一个,朱元璋却从死人堆爬到了皇位。

由于朱元璋出身草芥,总是会有乡亲父老来找朱元璋。就算不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也要从这里带走点钱财。朱元璋念及旧情,大多数也都应允。家中一儿时伙伴得知后,跋山涉水找到了朱元璋。朱元璋得知伙伴前来异常高兴,连忙起身迎接。

Δ影视配图


朱元璋好吃好喝照顾着发小,发小在酒足饭饱之后感慨着家乡近年来的变化,说着说着就讲到了小时候一起放牛。朱元璋因为家穷,曾经偷过地主家的土豆烤着吃。因为害怕地主发现,吃的太快给噎住了,还是发小拿来水才咽下了土豆。朱元璋起初面无表情,但是越听越生气,将发小拉出去斩了。

不久后又一名发小前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也是山珍海味的招待着。酒桌之上,推杯换盏之后,发小就开始夸耀朱元璋,功德可比秦皇汉武,更是比肩尧舜禹。几句话的功夫,就把朱元璋捧到了天上去。朱元璋一高兴,就把发小安排到御林军,这位发小在后来是飞黄腾达。

Δ影视配图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朱元璋没当上皇帝的时候,你怎么说都行。但是当上皇帝后 ,陈年旧事只能捡好的说,第一个被杀头实属活该。


史之策

情商高的人真能升官发财,如鱼得水,情商低往往讨不了好,一不小心还会丢了性命。朱元璋两个发小来要官,一个砍头一个高升都是情商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穷苦出身,完全属于“草根逆袭”。小时候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儿,当然为了生存会不得不做些糗事。后来朱元璋几经周折,经过十几年的血雨战争,才终于建立了明朝。

当了皇帝后,少不了儿时好友,家乡父老来找他。朱元璋通常都会顾及旧情义,给来访者或财物,或适合其工作的岗位,很少让其空手而归的。

不过有一个很例外,不仅工作没讨到,还被砍了头。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

还原当时场景。有一天,这个发小从老家来找朱元璋,得到下人禀报,朱元璋放下手中正在批的奏章,非常高兴地去见这位发小,并陪他吃饭。

在吃饭时,这位发小侃侃而谈,一时性起,不仅喊朱元璋小时候的外号,还讲了他小时候的糗事。

其中一件事是说朱元璋小时候在给地主家放牛时,由于太饿,趁着放牛间隙烤了洋芋吃,由于紧张还担心被抓,吃时狼吞虎咽,没想给噎住了,是这位发小找来水救了他。

发小一个劲儿地说个没完,朱元璋脸都气黑了,在场还有那么多大臣,这叫已贵为皇帝的他情何以堪,于是一怒之下将这个发小杀了。

另外一个发小来找朱元璋时,朱元璋同样是好酒好菜热情款待。这位发小很会来事,只说朱元璋天生聪明,就是干大事的。


现在立的功劳不小,简直可以和以前的尧舜禹相提并论,是一代明君等等。说得朱元璋心里热呼呼的,也有助于在臣子们面前树立威望。朱元璋一高兴就将这个发小安排到御林军,后来一路高升。

相传这两个发小,一个叫阿傻,一个叫小瓜。一看这个名字就捉弄人,一个傻不啦叽的,不会说话,根本没有情商,自然就被砍头了。另一个瓜熟蒂落,还是有点城府和心计的,能做到什么时机说什么话。步步高升也就在必然了。

小傻与小瓜的故事也验证了现在职场这样一句话“会送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捧的”。

以史为镜,从他们截然不同的结果中,我们在职场交往中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无论关系远近,无论亲疏,说话都要注意场合,每个人都有面子,只有给足别人面子,自己才有机会;

2、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学会尊重,交往时注意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更不能忘乎所以。

3、学会察言观色,当上司不高兴不厌烦了,就不要喋喋不休了,懂得适可而止。

4、学会表扬,学会赞美,明白对方心思,适时捧场。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