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學者認為,《易傳》非孔子所作,易經非孔門所傳?

為什麼很多學者認為,《易傳》非孔子所作,易經非孔門所傳?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被後人譽為群經之首,中華文化的總源頭。

據說《易經》分為三部,分別是:夏代的易書《連山》、商代的易書《歸藏》和周代的易書《周易》。但前二者魏晉以後便已失傳。

流傳至今的《周易》,包括《經》和《傳》兩部分

為什麼很多學者認為,《易傳》非孔子所作,易經非孔門所傳?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卜筮之用。相傳為伏羲和周文王所作

《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據說為孔子所撰

所以《周易》的成書過程,被古人描述為“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為什麼很多學者認為,《易傳》非孔子所作,易經非孔門所傳?

孔子作《易傳》之說,載於正史。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稱:“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說卦》、《文言》。”

班固《漢書·藝文志》也說:“孔子為之《彖》、《象》、《繫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

為什麼很多學者認為,《易傳》非孔子所作,易經非孔門所傳?

不僅如此,《史記》等還記載了孔子傳易的譜系:

“孔子傳易於瞿,瞿傳楚人馯臂子弘,弘傳江東人矯子庸疵,疵傳燕人周子家豎,豎傳淳于人光子乘羽,羽傳齊人田子莊何,何傳東武人王子中同,同傳菑川人楊何,何元朔中以治易為漢中大夫。”(《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為什麼很多學者認為,《易傳》非孔子所作,易經非孔門所傳?

這樣,不僅《易傳》為孔子所作,易經也為孔門所傳,《周易》於是被列為儒家經典,成為“四書五經”之一

然而,經過宋代歐陽修、清代崔述以及近現代學者的研究,學術界普遍認為,孔子作《易傳》之說,實不能成立。

為什麼很多學者認為,《易傳》非孔子所作,易經非孔門所傳?

主要根據有二:

一是《易傳》有七種十篇,但各傳之間無論在文章體例還是思想傾向上,都有相當的差別,甚至同一傳內也有矛盾之處,顯非一人所作

二是將《易傳》的思想傾向,與《論語》所記孔子的思想進行比較,便可發現二者的思想性情不相契合

為什麼很多學者認為,《易傳》非孔子所作,易經非孔門所傳?

比如,從《論語》來看,孔子注重現實的倫理政治即人道方面,而罕言天道,故子貢曾感嘆:不容易聽到孔子對“性與天道”的論說;而《易傳》則大談天道,本天道以明人事。

此外,《易傳》中的一些說法,也在孔子之後才出現。

比如《乾·彖》中有“各正性命”一語,而“性命”連用,乃是孟子、莊子以後才有的。

為什麼很多學者認為,《易傳》非孔子所作,易經非孔門所傳?

所以很多學者認為,《易傳》非一人一時之作,它的出現晚於孔子,當在戰國中後期

至於《史記》等所載孔門傳易譜系,也歷來為學者們所懷疑。

如錢穆指出:“孔門傳經系統見於史者惟《易》,而《易》之於孔門,其關係亦最疏,其偽最易辨。”

為什麼很多學者認為,《易傳》非孔子所作,易經非孔門所傳?

傅斯年也說:“孔子一生未提過《易》,而商瞿(‘孔子傳易於瞿’)未一見於《論語》,也成了孔門弟子了。孔門弟子列傳一篇,其中真有無量不可能的事。大約是司馬子長(司馬遷)跑到魯國的時候,把一群虛榮心造成的各‘書香人家’的假家譜抄來,成一篇《仲尼弟子列傳》。”

總之,作為儒家經典之一的《周易》,很多學者認為,其《易傳》非孔子所作,易也非孔門所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