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现代社会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幸福感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感觉带来巨大的屏障。这种屏障在于我们所有的感觉都是建立在各种媒体所造就的虚拟图像之上,以至于我们已经忘了用眼睛去观看生活本身。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虚拟图像的包围造成了现代人的一种错觉。在这种错觉的指导下,个体的人成为了现实和历史的中心,作为个体的人似乎可以对世界所有的问题进行质疑、判断和裁决。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大西北系列2》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瓶瓶罐罐》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自画像》

现代水墨是相对于传统水墨而言的,是在共同文化基因里的一种再创造、再发展。现代水墨与传统水墨的使命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无限放大水墨本体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将东方水墨所蕴含的神秘特质和艺术精髓发扬光大。侯亦超的现代水墨创作以人物为主。他打破人物形象对表达的限制,用笔用墨、用水用色都十分大胆。在胆子大的前提下,他通过对人物灵魂的解剖,把滋生在灵魂上的紧张与放松、喜悦与悲伤、赞赏与愤怒一一呈现了出来。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伙伴》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大姑娘浪》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光头男》

不管是历经沧桑的老人,还是天真烂漫的孩子,都成为了侯亦超解读与表达的对象。也就是说,他既没有歌颂美,也没有揭露丑,既没有刻意营造氛围,也没有故意设置场景,既没有迎合世俗,也没有回避现实,紧紧抓住了一种潜藏在生命里的朴素与真实。这种高度个性化的解读与表达彰显了侯亦超创作的直接性与纯粹性。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直接性与纯粹性,帮助他实现了对自我精神阵地和水墨格局的坚守。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闺蜜系列》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小伙伴》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小伙伴》

“我到今天的认识是,审美的层次就是在比谁更真诚,而不是说谁的形式更花样翻新,形式完全可以不动。你要讲腐朽,谁的形式有齐白石腐朽?你要讲时髦、轻佻,谁的形式有林风眠轻佻?水粉、明暗、高光,他什么都弄,无所谓,他依然那么朴素、那么真诚。你要说瞎弄,谁瞎弄得过关良?整个跟涂鸦一样,但是他内心的文化层次在那儿,对文化体会的深度在那儿,你就觉得他非常深沉。”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席勒 梵高 一了》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小伙伴系列》

现在很流行回归传统,不知道这里的传统应该怎么理解,如果是正常的去理解就是传统的本意了, 要是从继承的角度来说把它们理解为动词会更好!也就是我们要回归的不是传统人的结果,而是要回归传统人所呈现出来的传统人的思想、文化、道德历程。或者是说能成为思想、文化、道德的思维轨迹。去研究、去回归传统人的思维轨迹要比传统人留下的什么东西更重要;轨迹比结果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闺蜜系列4》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闺蜜系列5》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夯沙村7》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湘西》

绘画要回归到出现绘画定义之前的画画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在作品都是些形式,复制,移植等,表面的东西太多,一旦定义出现这个词就会失去原来的意义。让本意偏离,解读更是偏移的厉害。那回到绘画定义之前的状态又是什么状态呢?我想应该和孩子画画的状态很接近,但又不一样,不一样在孩子确实脑子一片空白,但艺术家脑子里是有很多固化的东西。放弃或者消化掉这些东西,转化为单纯,自由的记录生活的状态应该是最原始的画画需求。当代艺术不是追求出来的,应该是艺术家态度的一种意识强度的外溢体现,观我们的当代艺术,其实就是一种观念化的,符号化的,调侃化的,媚俗化的,政治化的,甚至是复制化的伪艺术当代。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湘西集市》

侯亦超: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作品《小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