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监管“节流”过猛,货币“开源”不足

钮文新:监管“节流”过猛,货币“开源”不足

刚刚公布的2018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减少、少增、多减”字样占据绝对主导: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减少3023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8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2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570亿元,信托贷款减少90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41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43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同比减少20亿元。

正是这样的“减少、少增、多减”等一系列“减量数据”的作用,整个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只有7608亿元,不仅远远低于1.3万亿元的预期值,更较上月的1.56万亿元,环比减少51%或7992亿元。如此巨大的跌幅让市场各路专家大跌眼镜,于是,中国资本稀缺的问题再度升温,企业融资更难、更贵的问题再度升温。

什么原因导致社融规模增量如此急速跳水?从数据上看,当然是“非银行信贷”之外的其他融资渠道严重收窄所致;那什么原因导致银行之外融资渠道收窄?第一,监管加力之后,银行资金回归表内,以致其他渠道资金不断到期回归银行,量变到质变;第二,非银行渠道阻塞之后,依赖非银行渠道融资的企业断粮,借新还旧的滚动链条断裂,风险凸显,从而形成企业风险和融资难度之间的恶性循环,其结果必然是融资规模相应骤减;第三,央行“收长放短”导致企业短期借贷减少,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和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减低,导致短端社融需求快速减少;第四,企业贷款平均成本上升22个基点,促使企业借贷行为更加谨慎。

钮文新:监管“节流”过猛,货币“开源”不足

尽管原因很多,但5月份社融数据给人直观的感受是:监管“节流”过猛,而货币政策“开源”却明显不足,而实际也恰恰如此,统计显示,5月份仅影子银行业务一项就萎缩了5200亿元。所以我们不禁要问: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之后,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到底有没有配合?愿意配合?配合的密切程度有多高?如果配合非常密切,那为什么会出现监管“节流”过猛,货币“开源”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尽管原因很多,但所有原因都在“可预期”范畴,那中央银行凭什么允许社融增量出现如此极致性萎缩状况,以致企业融资更难、更贵?这显然有悖于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央行一句解释的词语都没有,难道它们毫无“预期管理”欲望。纵容我们已经看到货币政策的一些积极变化,但毕竟时间太短,还不足给市场以明确预期,所以,此时此刻更需要央行代表金融全体管理者出面说话,以此体现稳定市场预期的职责和担当。为什么是央行?因为“金稳委办公室”就设在中央银行,那不只是权力,更应当是责任。

钮文新:监管“节流”过猛,货币“开源”不足

我们说,市场经济条件下,舆论决定预期,预期决定价格,价格决定资本流向,资本流向决定经济结构。这其间,预期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环节,不懂预期管理就是不懂市场经济管理,就难以匹配经济管理者的地位。我们说,预期管理只有“动作”是不够的,必须同时“有心、有嘴”,用“心”去体会市场,去感悟实体经济的苦乐;用“嘴”去沟通,去解释,以便货币政策动作变得更加有效。我们说,不用心、不用嘴,往往会使政策动作过激——超调,这不仅事倍功半,而且会导致市场因过激理解而大起大落,这不是我们中国经济宏观管理的现实状况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