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為什麼沒有美好的生活來匹配?

善良的人,為什麼沒有美好的生活來匹配?

這是真實的事情,沒有虛構,沒有誇大。我只是記錄了他的經歷,告訴你他的一生是怎樣度過的。

他是一個特別愛乾淨的人,最喜歡的襯衫是白色的,無論何時衣領都乾乾淨淨的。他有些小氣,因為窮,手頭拮据。但他愛老婆孩子,是個本分老實的莊稼漢!

不幸的是他四十歲時,39歲的妻子在地裡幹活,正遇上暴雨,無處躲藏,受了風寒。長久的貧困生活讓樸實的人都會忍病,疼,忍忍就過去了;痛,總會有不痛的時候。一忍再忍,她的病就一發而不可收,最終的結果是誰也沒有想到的,她癱瘓了,臥床不起了!

他照顧妻子,撫養三個兒子。常常喝了酒下河撈漚在小河裡的麻莖,也常常一個人拉著一車糞,往地裡運。一個人駝著個背在地裡收種。最大的兒子負責照顧家,他可以放心地向土地尋找點吃食,養活一家人。

善良的人,為什麼沒有美好的生活來匹配?

回家後,一家人吃過飯,他便給妻子揉捏腿,總盼著她好轉起來,也能分擔一些事情。就這樣,當爹當媽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的兒子們漸漸長大,人家也不敢來說親。因為將來沒有婆婆幫忙照顧個月地,拉扯個孩子。家中四個男人,一貧如洗,誰要嫁!

他遍求媒人,各種保證,大兒子終於成家了,上車禮拿不出,沒辦法只有借!等到三個兒媳進門,他和老妻就手砌了土坯的低矮的小房子,趴在主屋的西牆上。晴天露陽光,雨天落雨。三個兒媳都覺得自己的彩禮少,吃了虧。兒子有了老婆孩子,眼裡也漸漸沒了老爹老孃,任他們在風雨中飄搖。

有時,他忙著餵雞,忙著餵豬,期待多一點收入時,哪個兒媳覺得不順眼,就會藉著罵老公無用的由頭,來罵罵咧咧,他就搬個凳子,對前來的兒媳說:“站著太累了,你坐著罵!我沒有養出好兒子,讓你受苦了!我去打他!”說著,從柴垛抽根木棒,就要去打那個惹得兒媳怒罵的兒子。兒媳一聽男人要被打,往往就罵罵咧咧地走開了!

他進來黑黢黢的土坯房裡,安慰抹眼淚的臥床的妻,對她的自責輕聲細語地勸解。幾年後,老妻病亡,別人都替他舒一口氣,終於可以輕鬆了。老妻臥床18年的妻子,這樣深情地付出,在媒妁之言的婚姻裡,多麼難得,他們婚前就見了三次面而已!可是她卻哭得悲傷:“她活著,就有個說話的人,還有個家!”

善良的人,為什麼沒有美好的生活來匹配?改革開放了,村裡的年輕人漸漸開始外出打工了。兒子媳婦都想出門掙錢,他便幫他們看門,沒有一個兒子的家讓他居住,全都鎖著!週日的上午,縣城裡上寄宿學校的孫子孫女們擠滿他的小黑屋,吃一頓他燒的菜,解解一週在清湯寡水的學校食堂裡養出的饞。然後他們各自回學校,上晚自習去了。

他已經七十六了,眼神和身體都不太好了。秋收的時候,他幫著兒子們煮飯,他們忙著天地裡的活計。農忙結束了,兒子媳婦們準備回城了。第二天早上,看他也沒有煮飯,大兒子到床前一看,他靜靜地離開了,面容平和,彷彿睡著了一樣!

許多人都想不通,為什麼像他這樣善良的人,卻沒有相匹配的幸福生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