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別樣的沙縣“小吃”,迎親,新娘脖子掛吉祥如意七寶串 有趣

人一生之中,娶妻結婚是一件大事。福建三明沙縣以“小吃” 聞名全國,但你不知道的迎親,也別有情趣。

一道別樣的沙縣“小吃”,迎親,新娘脖子掛吉祥如意七寶串 有趣

位於沙縣邊遠之地的湖源鄉,女方陪嫁品舊時除了櫥子、桌、椅之類傢俱外,還有一對小火籠,內裝紅通通的火炭。送火籠象徵今後夫妻生活紅紅火火。姑娘出閣前的夜晚,全家聚於一堂,悲喜交集。母親邊哭邊告知生兒育女常識,叮囑女兒到男方家盡媳婦之道,新娘泣囑兄弟姐妹在家要孝順父母,常來看望自己。如此這般的互相叮囑,情景十分感人。

一道別樣的沙縣“小吃”,迎親,新娘脖子掛吉祥如意七寶串 有趣

第二天一早,男方迎親的人來了,新娘脖子上掛上吉祥如意七寶串;小鏡子、小荷包、銅鈴、銅錢、桂圓、花生、紅棗。新娘出了孃家門,女伴為她打遮蓋。走到村口,等候多時的弟弟露面了,姐弟相見又牽動離情,互相交換手中的摺扇,摺扇能分能合,寓意姐弟雖分亦有相聚之日。姑娘快到新郎家時要將鏡面朝裡翻,進門後摘下七寶,將鏡子、銅鈴,荷包懸掛在帳鉤上,把象徵財富的銅錢,桂圓,花生拋進新婚床底下,以示多招財寶,藏而不露。

一道別樣的沙縣“小吃”,迎親,新娘脖子掛吉祥如意七寶串 有趣

沙縣夏茂倪居山一帶,舊時有背嫁習俗。倪居山從前未通公路時只有崎嶇的羊腸小道,迎親不便使用花轎,而女方又不肯新娘自己走去,自掉身價,故而產生了背新娘的習俗。且日後夫妻口角時,新娘就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又不是我自己走的,是你把我從我家背來的”。背新娘的人必須是新郎的親舅舅,這可是苦差事,新娘出了門就得不停歇地揹著走,就象新娘上了花嬌一樣,不到夫家不能下嬌,數十里山路亦如此。如果舅舅身強力壯尚且無妨,倘若舅舅瘦小體弱,而新娘恰恰又是個大個子,舅舅可就有苦難言了。

一道別樣的沙縣“小吃”,迎親,新娘脖子掛吉祥如意七寶串 有趣

南陽、高砂、高橋有一些畲村,在古代,畲族婚姻比較自由。盤、蘭、雷、鍾四大姓,同姓一般不通婚,但同姓不同宗則可以。畲族男女的社交完全公開,其婚姻之權雖操之父母,但一般不干涉。婚禮極簡,畲族人迎親不事花轎,新郎直接到新娘家接親。臨門後,岳父以酒飯招待。就席時,席上不擺一物,必須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則唱《筷歌》,要酒則唱《酒歌》。吃完之後,新郎又領唱一首又一首的歌,把酒席上的東西一樣樣唱回去,這時,司櫥者也唱著歌來收席。席畢,新郎新娘交拜成禮,然後祭祖,眾人圍坐唱拜……祭畢,辭舅姑。走嫁時,新郎前行、新娘頭裹紅帕、身穿藍衫尾隨,各執雨傘半張遮臉,岳父殿後。一路步行到夫家。因為畲家認為牛踏的路為新路,所以富裕人家的嫁妝中往往還有一頭踏路牛。

一道別樣的沙縣“小吃”,迎親,新娘脖子掛吉祥如意七寶串 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