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青年醫生王勝利

至於王勝利為什麼會來到我們村的衛生室,而不是其他村的衛生室,這就很簡單了。王勝利家祖上就是行醫的,聽我爺爺講王勝利的太爺爺以前在清宮裡幹過。我們村的那個衛生室就是王勝利家的,以前就是個私人藥鋪,後來我們那裡撤縣劃區的時候王勝利家的小藥鋪也跟著升級成了衛生室。其實也就是換了個門頭,告訴大家小藥鋪跟國家扯上關係了,叫衛生室了。小藥鋪改衛生室的時候,王勝利的爺爺剛去世不到一年,那個時候王勝利的父親在主事。

民間故事:青年醫生王勝利

按照輩分王勝利的父親該管我叫聲小叔,平時我們見了面我都喜歡戲謔的稱其王二。一來王勝利的父親排行老二,二來呢他那兩把刷子其實也不咋地,本事沒跟他爹學好。這個村裡人是人盡皆知的,平常鄉里鄉親去他那裡瞧病也頂多是頭疼腦熱的才敢找他。再嚴重一點就是排隊也要等王二的大哥,要是王二的大哥不在家鄉親們乾脆就去鎮裡或遠處的其他村裡的衛生室。就是再著急也不敢讓王二給看,因為王二曾經出過一起醫療事故,把我們村他們王家的老族長給治死了。

這王二醫術不咋地,但做人很圓滑,說話一套一套的。這也是當初他父親之所以為什麼最終把藥鋪留給了王二的主要原因。有這樣的父親,王勝利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王二更加醫術不精湛,嘴皮子也更會耍。其實王勝利是初中都沒有畢業的,他的那個省城醫科大的名額也不知道王二是從哪兒給他兒子買來的。他們家估計也就王二的大哥是真才實幹的高材生了,在我們區的一所醫專畢的業。

民間故事:青年醫生王勝利

小藥鋪改衛生室那年,王二的大哥又考上了鎮衛生院的事業編,後來便去了衛生院工作。從那以後他們家的衛生室看病的雖然沒見少多少,但頭疼腦熱之外基本沒有,有在那裡輸液的也是在別處讓別的醫生開好了方子才去那裡打的。別看那就是個農村小衛生室,我們那個村子有一萬多人呢,這一年下來賣賣藥再賣賣保健品啥的比一家小工廠的老闆還能掙錢呢。

2000年的時候我們那裡縣改區,到2005年的時候王勝利家率先蓋起了一棟上下三層足足24間的大樓。

這人要是有錢了,喘氣都是粗的。平時王勝利父子可能裝了,在我們村他們家算是輩分最低的了,可是在街上跟人家聊天時總喜歡裝大爺。尤其是王勝利,沒醫術也沒有醫德平時就喜歡給年輕媳婦看病,總喜歡趁機揩油。有時候當著人家老公的面,手腳也還不乾不淨的。自以為跟著村委會那幫人狼狽為奸沒人敢怎麼著他,其實背地裡王勝利父子已經捱了不知道多少回的打了,就是不改呢。

民間故事:青年醫生王勝利

這不,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村大喇叭上講,區裡要進行血型普查。這樣的工作自然是交給衛生室幹了,還能趁機撈點兒好處。鎮裡給配發的一人一套的驗血器具,愣是讓王勝利父子給用成了上百人一套。用了一遍又一遍,針紮了人家手指不給清潔棉球給拽一點衛生紙止血,而且還是十塊錢十好幾斤的那種劣質衛生紙。村民們對此看不慣倒也並沒有說什麼,但後來發生的事兒可讓王勝利真的就吃不了兜著走了。裝逼裝大了,碰到了硬茬子。

我們村東頭有一家姓師的,聽說是清朝末年從東平一帶遷過來的。我們村東西兩頭六七里的路程呢,我們家在西頭住,所以平時也沒打過照面不認識。驗血型那天,這師家大兒子領著媳婦孩子就去了。正好那天是週末,師家大兒子在城裡住建局工作。但驗血的時候,不知道是王勝利故意開玩笑呢還是技術不到家總之他一本正經的跟師家大兒子說:這,這小孩兒是你親生的嗎?你跟你媳婦都是圈型血,這孩子怎麼是A呢。而且說話時還帶有一種諷刺的口氣。

民間故事:青年醫生王勝利

當時王勝利話音剛落,那邊師家大兒媳婦一把就把王勝利驗血的那張破桌子給掀了,並且還厲聲罵王勝利。王勝利當時或許被震驚了,愣了一會兒後,就這樣雙方便廝打了起來。廝打過程中,王勝利拿玻璃片還劃傷了師家大兒子的眼睛。後來派出所的人趕到,由於王勝利的父親跟派出所的人有一點兒關係,所以最後草草的處理完打發雙方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