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青年医生王胜利

至于王胜利为什么会来到我们村的卫生室,而不是其他村的卫生室,这就很简单了。王胜利家祖上就是行医的,听我爷爷讲王胜利的太爷爷以前在清宫里干过。我们村的那个卫生室就是王胜利家的,以前就是个私人药铺,后来我们那里撤县划区的时候王胜利家的小药铺也跟着升级成了卫生室。其实也就是换了个门头,告诉大家小药铺跟国家扯上关系了,叫卫生室了。小药铺改卫生室的时候,王胜利的爷爷刚去世不到一年,那个时候王胜利的父亲在主事。

民间故事:青年医生王胜利

按照辈分王胜利的父亲该管我叫声小叔,平时我们见了面我都喜欢戏谑的称其王二。一来王胜利的父亲排行老二,二来呢他那两把刷子其实也不咋地,本事没跟他爹学好。这个村里人是人尽皆知的,平常乡里乡亲去他那里瞧病也顶多是头疼脑热的才敢找他。再严重一点就是排队也要等王二的大哥,要是王二的大哥不在家乡亲们干脆就去镇里或远处的其他村里的卫生室。就是再着急也不敢让王二给看,因为王二曾经出过一起医疗事故,把我们村他们王家的老族长给治死了。

这王二医术不咋地,但做人很圆滑,说话一套一套的。这也是当初他父亲之所以为什么最终把药铺留给了王二的主要原因。有这样的父亲,王胜利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王二更加医术不精湛,嘴皮子也更会耍。其实王胜利是初中都没有毕业的,他的那个省城医科大的名额也不知道王二是从哪儿给他儿子买来的。他们家估计也就王二的大哥是真才实干的高材生了,在我们区的一所医专毕的业。

民间故事:青年医生王胜利

小药铺改卫生室那年,王二的大哥又考上了镇卫生院的事业编,后来便去了卫生院工作。从那以后他们家的卫生室看病的虽然没见少多少,但头疼脑热之外基本没有,有在那里输液的也是在别处让别的医生开好了方子才去那里打的。别看那就是个农村小卫生室,我们那个村子有一万多人呢,这一年下来卖卖药再卖卖保健品啥的比一家小工厂的老板还能挣钱呢。

2000年的时候我们那里县改区,到2005年的时候王胜利家率先盖起了一栋上下三层足足24间的大楼。

这人要是有钱了,喘气都是粗的。平时王胜利父子可能装了,在我们村他们家算是辈分最低的了,可是在街上跟人家聊天时总喜欢装大爷。尤其是王胜利,没医术也没有医德平时就喜欢给年轻媳妇看病,总喜欢趁机揩油。有时候当着人家老公的面,手脚也还不干不净的。自以为跟着村委会那帮人狼狈为奸没人敢怎么着他,其实背地里王胜利父子已经挨了不知道多少回的打了,就是不改呢。

民间故事:青年医生王胜利

这不,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村大喇叭上讲,区里要进行血型普查。这样的工作自然是交给卫生室干了,还能趁机捞点儿好处。镇里给配发的一人一套的验血器具,愣是让王胜利父子给用成了上百人一套。用了一遍又一遍,针扎了人家手指不给清洁棉球给拽一点卫生纸止血,而且还是十块钱十好几斤的那种劣质卫生纸。村民们对此看不惯倒也并没有说什么,但后来发生的事儿可让王胜利真的就吃不了兜着走了。装逼装大了,碰到了硬茬子。

我们村东头有一家姓师的,听说是清朝末年从东平一带迁过来的。我们村东西两头六七里的路程呢,我们家在西头住,所以平时也没打过照面不认识。验血型那天,这师家大儿子领着媳妇孩子就去了。正好那天是周末,师家大儿子在城里住建局工作。但验血的时候,不知道是王胜利故意开玩笑呢还是技术不到家总之他一本正经的跟师家大儿子说:这,这小孩儿是你亲生的吗?你跟你媳妇都是圈型血,这孩子怎么是A呢。而且说话时还带有一种讽刺的口气。

民间故事:青年医生王胜利

当时王胜利话音刚落,那边师家大儿媳妇一把就把王胜利验血的那张破桌子给掀了,并且还厉声骂王胜利。王胜利当时或许被震惊了,愣了一会儿后,就这样双方便厮打了起来。厮打过程中,王胜利拿玻璃片还划伤了师家大儿子的眼睛。后来派出所的人赶到,由于王胜利的父亲跟派出所的人有一点儿关系,所以最后草草的处理完打发双方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