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紹璋在湘潭遭遇慘敗,湘軍經此一戰聲名鵲起

林紹璋在湘潭遭遇第一次戰敗後,軍中的將士開始出現不和,矛盾不斷激化。1854年4月27日,褚汝航等率領湘軍水師抵達湘潭戰場,與塔齊布的陸師聯合攻擊林紹璋的徵湘主力。面對裝備精良的湘軍水師,以民船臨時組建的太平軍水營激戰三天,損失慘重。戰鬥的失利,使得太平軍新、老戰士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甚至內部出現了械鬥的嚴重局面。治軍不僅僅是會打仗那麼簡單,能把一支隊伍凝結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也是一種很高的領導藝術,林紹璋的軍隊居然出現內部械鬥的惡劣局面,實在令人驚愕。

林紹璋在湘潭遭遇慘敗,湘軍經此一戰聲名鵲起

湘軍水陸並進

面對湘軍上千洋炮的猛烈火力和先進的水師戰艦,太平軍土炮加民船的水營差距非常明顯,陸面部隊也不佔優勢,林紹璋決定分批撤出湘潭。林紹璋的軍隊中有部分兩廣兩湖的老兵,這些人的戰鬥經驗十分豐富。1854年4月29日,太平軍水營頑強抵抗,擊退了湘軍水師的進攻。太平軍水營與湘軍水師拉開了足夠的距離後,林紹璋自率主力,將輜重裝入船中,沿湘江上游撤退。太平軍部分兵力則留守湘潭,掩護主力撤退。林紹璋撤退之際,湘軍準確把握戰機,湘軍將領彭玉麟等率湘軍水師趁機組織兵力反撲。由民船組成的太平軍水營行軍速度實在無法和機動性能優越的湘軍水師相比,湘軍水師很快追了上來,在下攝司附近咬住了撤退中的太平軍水師。在湘軍水師炮火的猛烈轟擊下,太平軍水營傷亡慘重,損失千人以上,船隻被摧毀殆盡。

林紹璋在湘潭遭遇慘敗,湘軍經此一戰聲名鵲起

林紹璋突圍

水營被湘軍水師摧毀之後,林紹璋帶領餘部走陸路返回湘潭。水營全軍潰敗,太平軍已經無法挽回敗局,林紹璋決定全軍突圍,擺脫被湘軍圍殲的險境。湘軍對湘潭一帶的地形熟稔於心,他們在湘潭城外佔據有利地形,設下伏兵,準備將慌亂的太平軍打個措手不及。1854年5月1日,林紹璋率全軍從湘潭突圍,與城外的湘軍展開激戰。出城後很多太平軍士兵各自逃命,場面無法控制。為了分散湘軍注意力,太平軍兵分兩路突圍:林紹璋帶領數百將士經魯家壩、寧鄉返回靖港,與石祥禎部會合;另一部數百將士經淥水、醴陵進入江西,取道宜豐後轉入湖北與通城西征軍會合。

林紹璋在湘潭遭遇慘敗,湘軍經此一戰聲名鵲起

太平軍慘敗撤離湘潭

湘潭一戰,林紹璋部損失慘重,士兵流散各處,入湘的太平軍遭到了重創。從整體上看,林紹璋在湘潭的慘敗並沒有給太平天國帶來太大的損失,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就是毀滅性的災難了。咸豐皇帝原本就沒對湘軍這支地方軍團抱有多大希望,湘軍一旦戰敗朝廷經費當然也就不會向他們傾斜,更不會重用他們,曾國藩的湘軍恐怕會早早夭折,自然也就沒有以後湘軍與太平軍的深入對決。然而事實卻是湘軍打贏湘潭之戰後,朝廷振奮,咸豐不惜下重金押在了湘軍身上,希望他們成為剿滅太平軍的急先鋒。有了朝廷的支持,湘軍很快發展壯大,成為了清朝鎮內的左膀右臂,在以後金戈鐵馬的日子裡,湘軍與太平軍進行了多次殊死較量,雙方湧現出多名鐵血戰將,足以彪炳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