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被GDP数字骗了,这个闷声发财的国家值得警惕

长久以来,GDP衡量的是一个地区经济总量的规模。所以,看一个国家经济怎么样,往往先看GDP的数据。

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2009年,日本GDP已经有5.5万亿美元了,而去年2017年,日本的GDP只是4.9万亿美元……

日本经济的衰退,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从上世纪90年代,日本楼市崩盘后的这20年来,日本国民对未来的信心受到很大打击,越来越捂紧钱袋子,不敢大胆消费,整体进入“低欲望社会”。

只是,这么看日本现在比9年前倒退不少,国家还能保持稳定,也是很奇怪了……

不过深究之下,日本GDP下滑的背后却另有深意。

1.首先日本GDP数字上的倒退,实际上是安倍上台后实行的宽松货币供应和2%通胀目标,导致日元大幅贬值所致。

差点被GDP数字骗了,这个闷声发财的国家值得警惕

日元从安倍上台前的70多兑换1美元,贬值到目前110左右,贬值40%多,以美元计价的GDP当然大幅下跌。

以2007-2017年的10年经济数据为例。2007年日本名义GDP45150亿美元,之后持续增长,到2012年上升到62036亿美元,5年间增长了37%。但从2013年开始,由于日元对美元开始大幅度的贬值,以美元计价的GDP开始缩水,到2017年GDP下滑到48675亿美元,比2012年下降了21.5%。

差点被GDP数字骗了,这个闷声发财的国家值得警惕

也就是说,2007-2017年的10年间,日本名义GDP从45150亿美元,增长到48675亿美元,10年的时间仅仅增长了7.8%。当然,这里面有汇率问题。2012年日元对美元还是79:1,到了2013年便上升到97:1,日元一年贬值了19%。

如果抛开美元,用日元计价,日本的经济波动小得多。

差点被GDP数字骗了,这个闷声发财的国家值得警惕

2007年日本名义GDP531万亿日元,2008和2009年日本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连续负增长。2010年开始,经济恢复增长,到2017年为止,日本经济已经连续6年的正增长。相比于2009年的低谷,2017年日本经济增长了11.5%。

把时间拉长到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1991年。当年,日本GDP规模469万亿日元,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日本GDP上升到534万亿日元。199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总量逐渐减少,直到2016年日本GDP才达到538万亿日元。整个1991-2017年的26年间,日本名义GDP仅仅增长了16%。扣除通货紧缩因素,实际增长23%,年均增长0.8%。

2.这反映出日本在产业布局发生大的变化

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没有计算在GDP里,而日本恰恰在近十多年来,颇多海外资产布局。如果把它加上,日本的GDP要比现在高的多。

所谓的海外资产,既包括日本央行购买美国国债,日本金融机构、企业、个人投资于海外的有价证券,还包括日本企业多年来在海外的直接投资,或建厂,或并购,不要小看海外资产,这些每年都带来不菲的收益。

1991-2001年,日本海外总资产年均增长3.1%,净资产年均增长13.9%,均高于同期日本GDP增幅。

2001年,日本海外总资产达到2.9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GDP75%;海外净资产1.5万亿美元,超过我国GDP总量;海外制造业销售额4348亿美元,与日本出口相当。

到了2004年,日本的直接出口额只有61万亿日元,而日本的海外企业销售总额达到了155万亿日元,是前者的2.5倍还多。

如果将这些海外企业的销售额直接折算成GDP的话,可以达到3.5万亿美元,是日本国内的GDP的71.85%。

截至2016年底,日本海外净资产约为3万亿美元。

差点被GDP数字骗了,这个闷声发财的国家值得警惕

理论上,如果日本国际收支遭遇困难,是可以有3万亿美元的资产变卖、兑现以度过难关的,所以海外资产是维持日本强大的重要力量。

3.日本企业真的不行了吗?

看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衰落,其企业的发展情况也不容忽视。

下图是MSCI全球指数里面四大地区上市公司从2000年至今的利润份额变动,可以看到日本企业的份额一直都保持在10%左右。

差点被GDP数字骗了,这个闷声发财的国家值得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每次经济危机利润都会转负,那是因为它的出口型消费端产业比重很大,对需求端特别敏感。

再看企业利润绝对值的变化。

下图是日本东证指数Topix(相当于我们的上证指数)从1969年至今的每股盈利(EPS)。

差点被GDP数字骗了,这个闷声发财的国家值得警惕

截至2018年3月财年的EPS是120,比2008年高点增长了大约50%(和标普的EPS增长差不多),和1989年大泡沫顶部相比则增长了1倍多。注意,日本企业这种盈利增长是建立在过去十年名义GDP和GNP增长一般在2%~2.5%左右的基础上的。

对比一下中国企业(全范围)的盈利增长,在过去十年名义GDP增长近2倍的情况下(年均12.5%左右),2017年的盈利也就比2008年高点增长了60%左右。

差点被GDP数字骗了,这个闷声发财的国家值得警惕

两国的企业盈利质量一对比,高下立见。

日本企业另一个突出的地方是他们保守的资产负债表,有接近一半的企业持有净现金,这是负债累累的中国企业远不能比的。

就如上面所说,日本企业面对需求端的冲击特别大,所以它们选择了保守的资产负债表以备战困难时期。

4.GDP真的能如实反映经济水平吗?

以GDP看经济增速,弊病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GDP的质量问题不能反应出来。清理拉圾的GDP和高新产业的GDP是没法比的。豆腐渣工程的和优质工程同等待遇更不尽合理。其次如环境污染,三聚氰安产生的GDP都混在其中。GDP统计并沒有区分良性和恶性GDP,这是它的最大弊端。

GDP低的也可能有发达国家,GDP高的可能还是发展中国家,日本和印度就是最好的例子。

结语

诚然,这些年日本的GDP没有什么长进,但是也没见得日本的国力和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后退。日本很少环境问题,也很少食品质量问题。基本没有粗制滥造现象,基本没有物贱坑农现象。总之,如果说“日本经济发展快”肯定是没有,但发展质量却是平稳的,不至于大的波动。

差点被GDP数字骗了,这个闷声发财的国家值得警惕

日本刻意对外保持着一个“衰弱”、“可怜”的形象,在外界看来其国内经济持续低迷,但其海外产业在这段时间内的持续扩张却很难被人们看到。事实上,暗地里打造一个“海外日本”的野心一直未减。

日本在全球市场既包括传统的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有以及新兴市场有很多的产业,实际上并不完全依赖于中国的市场。

中国社科院日本政治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冲认为,中国GDP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自然是可喜可贺之事。然而,高兴之余还是要关注到差距,日本在许多数据方面依然领先我们很多,不可漠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