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临近期中考试,我们主科老师都感到时间不够用,学生要落实的东西太多了,即使副科时间全送给我们也是杯水车薪,有个在外工作的朋友说:不就是小学吗,就那么点知识,就那么几页书……这倒不假,两个月多时间,语文课本任务十几课,数学英语也不过几十页,学生住校,在校时间长。那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给了“备课”

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以前是手抄教案,现在是电子稿,几年一课改,先是杜郎口,再是洋思,再是三读二练,又到主题阅读,年年不同,老学案不能用,现在课件流行,但往往做一课合适的课件要花费几个小时,每个主课老师都兼着安全或品德或科学课,也得有相应的教案。

给了“听课 ”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名目繁多,开学的普听课,亮相课,中间的达标课,推门课,赛讲,外出的“取经”课,移植课,期末的复习课,校内的课有评课议课,作课教师要说课;外出听课要写听课感受,同行们一定知道这要花费多长时间。

给了“常规 ”
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除了正常的批改,教案上的个性化批注,还有政治业务笔记,听课笔记,班主任工作手册,学困生转化记录,教师硬笔字练习,教研组长还有教研记录。

给了“会议”
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开学典礼,学期工作安排,周头例会,周末总结,考试安排,安全会议,卫生会议……配合外单位的各种讲座,班主任工作汇报,(总结)试卷分析,教研……

给了“活动”
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演讲、朗诵、歌咏、古诗文背诵、板报评比、踢毽子,跳绳等等,这又耗费了大量时间。

给了“各种统计”

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遗传疾病,性格缺陷、心理异常、坐校车……

给了“岗位”

为防止安全事故,学校给老师安排了岗位:送走读生出校门、餐厅宿舍门口,校门口,洗漱室门口、操场、查洗漱、查床位……

给了“临时事件”

学生纠纷,家长沟通,违纪处理,安全警钟,学籍问题,补助问题,政治投票……

给了“考试”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月考,周测,口语测试,古诗词考查,口算测试,阅读测试……

给了“检查”

学校的检查评比,上级的各类督导验收……

每件似乎都与学生相关,但每件似乎都不是在传授知识。

生活丰富了,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好怀念学生时代满操场随意玩耍的样子,好怀念初为人师静心听学生背书的时光

多么希望,学校的教育能删繁就简,给老师生以创新的空间,给学生以消化知识的时间。

但现在,学生累得没有自由,老师忙得焦头烂额,我们的时间就这样悄悄地流逝了……
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