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一个人的村庄,800亩土地无人耕作,全部荒废了


净坛峰边上的黄岩村,由于山路崎岖,生活不便,村落里原有的近百谭姓村民都搬迁到了山下,如今只剩下一位老者独守空山。谭大爷今年17岁,独自居住在净坛峰边的岩屋里。每隔半月,他都会下山一次,在山下开农家乐的女儿会给父亲准备一背篓的米、面、肉、菜。

背着几十斤的背篼缓慢地在山道上前行,停下的瞬间,透过宽大的裤腿能感觉到他的大腿在不停打颤。拄着拐杖一路前行,老人需要走4个小时山路才到家。

一条青苔小路蜿蜒曲折,从远处通向谭大爷的家,这是与山外联系的唯一通道。他的家依山而建,半壁为崖,半壁为洞,并有阁楼,这便是谭大爷的家。

土屋虽然简陋但设计合理,悬崖之上投下的阳光可照进房间。谭大爷有四个儿女,老伴去世后,子女纷纷下山,盖新房,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只剩他一个人。

谭大爷和三个儿子都是木匠,房屋里的家当还是老人当年结婚时自己打造的家具。铜制的对襟门环用得贼亮,梁上挂着几块腊肉,老人一直舍不得吃。

世代居住的祖宅,是谭大爷无法割舍的情怀。早年间村里尚有一些村民,也可相互照应,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村中人除了他,已经全部下山居住,享受现代生活。

图为密林里废弃的土屋,周围的土地也全部荒废。全村800多亩的土地早已没人耕种,任由植物将其占领。心痛之余,年事已高的谭大爷也只能无能为力。

图为老人自制了四个土蜂窝,由于上了年纪,高处的蜂窝使用不方便,如今放在低处的三个土蜂窝每年都引来不少蜜蜂。据说这种蜂蜜市面上要卖好几百一斤。

图为悬崖之上投下的阳光可照到厨房的灶台,几十年的烟熏火燎岩壁早已变得乌黑。土豆,红薯,玉米是老人家吃了一辈子的“三大坨”。

图为老人在门前树上摘的几个柑橘,一顿午饭就这么有着落了。独自生活在山中的老人,一切从简,静静的享受着余下的日子。

子女见谭大爷一人独守空山,便前来接他下山住新房,可在谭大爷看来,大山的宁静和空气,还有世代居住的祖宅,是无法割舍的情怀。

家门前是一片竹林,每日闲暇时谭大爷总会坐在这里,两眼一直望着远方。山下日子好过了,不说富足,温饱有余。可对于这些劝说和外界的变化,老人很淡然,总是笑着摇头,不肯离开。隐居山水,浅心独醉,只有老人倾听大山的声音,也只有大山眷恋这样纯粹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