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冷清的避暑山庄 荒废的木兰围场


1909年5月,承德避暑山庄景致。1909年,英国植物探险家威廉·珀道姆受哈佛大学派遣,来到清朝北部进行植物考察,当年夏天,进入承德,呆了3个月之久。他在收集各种植物标本的同时,也拍摄下了沿途的风土民情。

承德避暑山庄的城墙。珀道姆并非职业摄影师,所以他的作品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不过,在清廷尚未倒台时,一个外国人能进入承德避暑山庄拍照,已经很难得了,毕竟那里是皇家宫苑。

承德避暑山庄的景致。承德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周围群山环抱,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夏季凉爽,雨量集中,基本上无炎热期。这里不仅是风景名胜,也是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

承德避暑山庄城墙外景观。承德避暑山庄发生过很多载入史册的政治事件,比如乾隆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嘉庆、咸丰两帝都在此病逝;改变晚清历史走向的“辛酉政变”,也是由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在此策划发动的。

1909年7月,承德围场的村民在吃午饭。

1909年6月,承德围场的村民。清朝初期,皇帝还在承德开辟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在此行围狩猎,发扬尚武精神,以达到训练军队、巩固边防之目的。

1909年7月,承德围场的行人与马车。清朝的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72围。每次狩猎开始,先由管围大臣率领骑兵,合围成一个包围圈,并逐渐缩小。等到野兽密集起来时,大臣就奏请皇上首射,皇子、皇孙随射,然后其他王公贵族骑射,最后是大规模的围射。


1909年8月,承德围场的蒙古壮汉。清朝前半叶,皇帝很重视“秋狝”,康熙到嘉庆的140多年里,这里举行木兰秋狝105次。道光帝继位后,秋狝之礼废止,木兰围场逐渐衰落下去,其内的森林也被砍伐殆尽。

1909年7月,承德围场,低矮小屋里的妇女。

1909年5月,承德滦河中的小船。可能是由于色彩的缘故,这些照片没能体现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的美,反倒给人一种破败之感。也许这就是宣统年间大清命运的一个缩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