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为什么有在炕上吃饭的习俗?

茉莉芬芳162798101

惊雷一声响,有书君开讲!大家好,我是有书君。说东北人为什么喜欢在炕上吃饭,有书君当时就想问了:除了吃饭,东北人还在炕上打牌呢、还在炕上跳舞、炕上织针线活儿、炕几乎成了东北地区的“万能桌”。



但是这个问题也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只要是楼房没有谁家砌火炕的。一般火炕只存在于北方的平房和乡村。


东北人喜欢在火炕上吃饭的原因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火炕的功能上来讲,东北不像南方主要以床为主,如果在床上吃饭肯定是不舒服的。


但是东北的平房或者农村就不一样了,他们睡得是炕。炕的面积大,一般为整间屋子总面积的1/3,你脱掉鞋子上炕之后,炕就成了你的舞台。你是站在上面高歌一曲,还是跳个舞,抑或是嬉闹玩耍,躺、仰、卧、翻、坐都可以。


而且炕是水泥和红砖砌制而成的,非常结实耐用,表面非常硬,和地面差不多。脱掉鞋子坐在炕沿上摆上小饭桌吃饭和在地上没有区别,但是省下很多椅子,这就是为什么东北人喜欢做炕上吃饭的原因之一。


2、从天气方面来说,东北和南方的天气不同,冷多热少。


东北和农村的平房那是什么地面?水泥洋灰地!好一点儿也是瓷砖地。大冷的天儿谁愿意在冰凉的地上站着吃饭(地方都让火炕给占了)?



做炕上吃饭就不一样了,炕和炉子是相通的。在炉子的送火口和炕相连的地方打通,然后把火炕内部中间架空流出串热气的空间。这样的火炕在冬天就和暖气差不多,甚至温度有过之无不及。


此时坐在炕上吃饭,又温暖又舒服,吃完之后顺势小憩一会儿,那滋味真是一个美。而且常坐坐火炕对身体的关节也好,边吃饭、边保暖、边养生,谁还愿意在地上吃饭啊。


3、从习惯上来讲,东北火炕就是个“万能桌”,所以东北老一代都是在炕上吃饭的,这也是习惯成自然。


到了饭点,全家人围坐在一张小桌周围(小桌当然是放在炕上的),边吃边聊。这跟南方就有很大区别了,南方人喜欢在地上吃饭,或者天气好的时候去室外吃饭。东北农村也会偶尔在室外吃饭,那是因为炕上地方实在不够,或者有什么大事发生的时候才会出现的情况。


4、从经济实用性上来说,床上有床单和床罩,这些东西都怕脏吧?


而东北大炕前面说了,脱掉鞋子上去和地一样,根本不怕脏和损坏,上面铺层地板革,脏了用湿抹布擦一下就搞定。



如果在南方床上,你想抽烟了,掉了烟灰会脏,掉了火星会烧坏甚至起火。在东北大炕上最多给地板革烫个黑点,啥也不影响。


而且还有一个有趣的方面炕也比床强啊。在东北,客人来了,主人招呼客人进屋说:“来啦?上炕!坐炕头!炕头暖和!”南方能行吗?主人看客人来了招呼:“哎呀来了?快上床!”不像话啊(笑)。


可以说东北的炕不怕脏、不怕水、不怕火,能坐、能卧、能蹦能跳。有这么个完美的地方吃饭,谁能拒绝呢?



有书共读

东北农村为什么总在炕上吃饭?这问题我就被人问过无数次了。连同这个问题,后面还有更多后缀问题:比如,脚臭咋办?饭菜撒在炕上咋办?放了屁咋办?……看来地域文化差异真的好大,要让其他地方的人了解当地民俗习惯,存在许多难度。

其实不只是东北农村,在北方(包括山东在内),农村都有小炕桌,有冬天上炕吃饭的习惯。这与北方农村地区的气候与取暖习惯有关。说白了就一句话:

外面、地上太冷,炕上暖和

我们北方一般住四合院多,大锅灶,烧火通大炕。炕是火炕,用散热非常好的墼盘成。盘炕绝对是个技术活,一个好的盘炕师傅,能摆的墼,让灶下烧的热烟,顺顺溜溜地走过整个大炕的各个角落,再顺顺溜溜随着墙里的烟道,直到屋顶的釜台(烟囱出烟口),保证火炕暖和无死角,不倒烟串烟,这才叫完美。

东北那地儿,贼拉的冷,动不动就大雪封山,积雪半米多深,气温零下几十度。说实话,你南方冬天穿的羊毛外套、薄羽绒服、皮衣啥的,去了东北就像封窗纸,一吹就透。许多东北农村也没什么暖气,冬天就是热炕头最舒服。小炕桌一放,一家老小炕上围着炕桌一坐,烫上壶老酒,炖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酸菜猪肉粉条子,这才叫热气腾腾的生活。

俺们北方有地上吃饭的圆桌,但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才用。天寒地冻,我们都在炕上,在地上装文雅,很好治,等到你脚冻得如同猫咬,浑身筛糠,直打牙巴骨的的时候,估计你就知道为啥东北农村总爱在炕上吃饭了。

我们北方人不只是吃饭上炕,做针线,小孩子写作业,都离不开小炕桌和热炕头。在东北农村,农村老乡大冬天最热情的招呼就是:“来了,快上炕”,把热炕头让给你坐,是最给你面子的待遇了。

北方特殊的地理环境、天气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炕头文化。曾经“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几辈子农村人的幸福生活标准。当然,现在时代不同,很多北方农村也开始有了暖气,用上了天然气,大炕不再是东北农村冬天唯一的取暖方式了。


阿兮随笔

东北大炕不仅是睡觉的,还是取暖的。冬天时炕面上很少放东西的,被褥什么的都要卷上垛起来放到炕柜里,以便大炕散热,而散热效果好,屋子才能更暖和。

大炕表面铺的是炕席,炕席是用高梁秸子编的,越使用越亮。牛皮纸开始进入生活后,有条件的人开始用牛皮纸糊炕,上面刷上清油,这样的炕面明亮,而且干净,比炕席的效果要好很多倍。(普遍也有铺上地板革的。越来越讲究了。)

大炕很重要,是东北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地方,如果东北民居没有炕,那简直不敢想像。以前东北人一日三餐也都是在炕上吃的,吃饭的时候炕上放一个炕桌,家里有地位有身份的人盘腿坐在里面,男人通常都是坐在里面的,女主人坐在炕沿的位置,负责给大家添饭递东西什么的,是伺候吃饭的。 孩子放学写作业或玩耍也是在炕上,来人了也是要让到炕上去坐的,通常每一家人都会有一个烟笸箩,里面放着烟叶、烟纸和火柴,来人了就把烟笸箩往坐在炕上的客人面前一推,说自己卷一支烟抽吧,于是大家就人手一支烟,吞云吐雾起来。 东北大炕是八十年代以前东北老百姓生活的重要舞台。

炕是一种宽约一米七到两米三左右,长可随居室长度而定的砖石结构的建筑设施。搭建炕在北方称为盘炕,其内是用砖建有炕间墙,炕间墙中有烟道,上面覆盖有比较平整的石板(或者大城砖),石板上面覆盖以泥(一般为黄土添加碎麦秸和石灰混和而成的特种黄泥)摸平,泥干后上铺炕席,有的地区上面还铺一层厚羊毛毡,毡上再铺一张专用油布,之后就可以使用。

炕都有灶口和烟口,灶口是用来烧柴,烧柴产生的烟和热气通过炕间墙时烘热上面的石板产生热量,使炕产生热量。烟最后从火炕烟口通过烟囱排出室外。在中国北方一般炕的灶口与灶台相连,这样就可利用做饭的烧柴使用火炕发热,这样就不必再单独烧炕。

火炕邻近灶口的位置称为“炕头”(山西土语“火火头”);邻近烟口的位置称为“炕稍”。一般“炕头”都留给供家中辈分最高的主人或尊贵的客人寝卧,而男人或年青人都在“炕稍”寝卧。

结构分类

炕的结构远较床复杂,搭法也不尽相同,有洞炕、花炕和空心炕之分。

洞炕是在地面上砌几道小墙八行砖左右高,将空间隔成几条坑道,两端留空使道道相通,上以土坯、石板或红砖为盖,盖上复用沙泥或白灰之类抹平。

花炕是洞炕的发展,小墙只砌一半高度,上面遍立红砖做支撑,复可以红砖为盖,余法相同。

空心炕更为先进,只以红砖垒几个立柱做支撑,上面盖几块大水泥板,余法尽与洞炕和花炕同。说空心炕先进是因为它内部空间很大,不易被烟火灰堵塞炕道,常常搭好一铺炕十年八年不用扒灰。

所有的炕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端通向烟囱,一端设有炉灶。

炕的起源

炕是北方人的"暖床"。尽管北方城市楼房中,大部分已没有炕,而只有床了,但床的出现却比炕要早很多。据张国庆在他的"北人尚炕习俗的由来"一文考证,《新唐书·高丽传》载:"(其人)冬月皆作长炕,下燃温火"。据此断定,高句丽人发明了炕,他进一步说明,在隋、唐之际,生活在冬季寒冷的东北地区的高句丽人,受"床"和"炉灶"的启发,将二者合二为一,又经过改造加工而产生为炕。并传至东北各民族之中,后又传至黄河至秦岭以北。

实际上中国火炕起源高句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炕是由我们汉族人发明的,我国考古发现一处西汉时期的火炕,将火炕的历史提前到了2000多年前[1] 。

另类的炕

鄂伦春人的炕

我国东北鄂伦春族人在冬季外出狩猎也挖雪屋过夜休息。猎人们挖一深雪坑,四角插上木杆,上覆熊皮,雪屋内燃一堆篝火,下铺野猪皮作卧榻。它密封性差,屋内温度低,主要靠篝火取暖。

爱斯基摩人的炕

爱斯基摩人在狩猎外出时,往往建造雪屋,首先,他们取结实的陈雪、压实的雪切成大城雪砖然后用雪砖垒成半球形的雪屋,用雪封住砖间缝隙,在室内燃一把火,把表层略略融化,房屋就密封住了。再在四壁挂起毛皮,甚至在屋顶覆以海豹皮保暖。雪屋有一半在地面下部,门有一半在地下,门前还有雪砖造一拱型挡风墙。也有的雪屋有小小的窗户,用晒干的各种海兽肠子作窗户纸,可以透光。

相关信息

许多西方建筑,过去冬季取暖则主要采取壁炉的方式。即冬季在房间客厅,有大壁炉,在其中燃木料,使墙壁很热,成为火墙,靠这一火墙,整个房子在冬季就暖和起来了。

其实不只是东北农村,在北方(包括山东在内),农村都有小炕桌,有冬天上炕吃饭的习惯。这与北方农村地区的气候与取暖习惯有关。说白了就一句话:

外面、地上太冷,炕上暖和。

我们北方一般住四合院多,大锅灶,烧火通大炕。炕是火炕,用散热非常好的墼盘成。盘炕绝对是个技术活,一个好的盘炕师傅,能摆的墼,让灶下烧的热烟,顺顺溜溜地走过整个大炕的各个角落,再顺顺溜溜随着墙里的烟道,直到屋顶的釜台(烟囱出烟口),保证火炕暖和无死角,不倒烟串烟,这才叫完美。

东北那地儿,贼拉的冷,动不动就大雪封山,积雪半米多深,气温零下几十度。说实话,你南方冬天穿的羊毛外套、薄羽绒服、皮衣啥的,去了东北就像封窗纸,一吹就透。许多东北农村也没什么暖气,冬天就是热炕头最舒服。小炕桌一放,一家老小炕上围着炕桌一坐,烫上壶老酒,炖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酸菜猪肉粉条子,这才叫热气腾腾的生活。

俺们北方有地上吃饭的圆桌,但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才用。天寒地冻,我们都在炕上,在地上装文雅,很好治,等到你脚冻得如同猫咬,浑身筛糠,直打牙巴骨的的时候,估计你就知道为啥东北农村总爱在炕上吃饭了。

我们北方人不只是吃饭上炕,做针线,小孩子写作业,都离不开小炕桌和热炕头。在东北农村,农村老乡大冬天最热情的招呼就是:“来了,快上炕”,把热炕头让给你坐,是最给你面子的待遇了。

北方特殊的地理环境、天气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炕头文化。曾经“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几辈子农村人的幸福生活标准。当然,现在时代不同,很多北方农村也开始有了暖气,用上了天然气,大炕不再是东北农村冬天唯一的取暖方式了。

另一网友说:因为东北地区天气特别寒冷,冬季有人活动的房间都需采暖,所以传统的东北地区的房间都比较小,房间的功能也比较单一,比较集中,一般情况下只有厨房和卧室两种,卧室有起居功能,会客功能,就餐功能。特别是冬季,卧室是唯一的活动空间,冬季卧室内地面和空间温差很大,如果在餐桌吃饭,脚和腿很冷,于是就在炕上摆炕桌吃饭,久而久之形成在炕上吃饭的习惯。

在我小时候,我家也在炕上吃饭,很多家都是这样,家家都有个短腿的小桌,我家是城里的,那时居住条件不好,房子小,屋里一铺炕占啦很大面积。城里好多家都是睡大炕,冬天取暖也靠它,吃饭也在炕上吃。我们用的桌子都是用实木做的,很好看。后来为了美观,我家把大炕扒掉,才换啦可折叠的圆桌坐在椅子上吃饭。

传统习惯,你想想在以前屋里没有空调、暖气等取暖设备,只有土炕,因为烧炕的柴火不用花钱买,自己家种的玉米秸秆、树枝等都行。外面连着一口大锅,做饭、烧水时顺便就把炕烧热了。坐炕上吃饭暖和啊。我北京郊区的,小时候冬天就是这样子。后来家里安装了烧煤的土暖气,屋里温度高了就不用在炕上吃饭了,在后来种庄稼的土地没有了,没有了烧炕的柴火,也就把炕拆了改成床了,但是已经养成冬天晚上睡觉前脱衣服钻热被窝的习惯了,只能睡前插会电褥子了。去年煤也不让烧了,改成用电了。但是若干年后没有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有可能还是会回到烧柴火取暖的时候,毕竟要生存不能被冻死吧。

对此大家怎么看,快来留言吧!


奇趣乡村

最开始知道东北农村总喜欢在炕上吃饭是从一些反应东北农村地区生活的电视剧产生这个印象的。

其实可以看到东北农村不光吃饭喜欢在炕上,他们唠嗑、做针线活、小孩写作业都是在炕上的,可以说“上炕”已经是东北农村地区一种特有的风俗习惯了。之所以形成这种风俗,与当地独特的气候有关。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东北太冷了,用当地的话说就是“贼拉的冷”。

在冬天气温气温零下几十度是家常便饭,这么说可能没去过东北的人都没有什么感觉,在冬天,河里能结一米多厚的冰,可以跑卡车,就知道有多冷了。而农村地区有没有暖气,空调也费电,因此暖烘烘的炕就成了抵御严寒最好的选择,屁股下面热乎乎的,再吃着热乎乎的食物,全家人聊的热乎乎的,也是人生中的一种享受。那时候在电视里看到东北人一家子坐在炕上吃饭还挺羡慕的。

还有一个原因呢就是习惯了。

虽说现在很多东北农村地区也用上了暖气,但是常年养成的习惯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也就成了东北地区的一种符号。所以很多时候有客人上门,东北人都是很热情的说“老哥,快上炕,暖和”,这也反应了东北人的热情好客的一面。

就连李小璐带贾乃亮回农村见奶奶,都喜欢坐炕头吃饭。

大黑牛老师:今日新农人签约作者, “田管家”免费农产品交易平台特聘农技专家。

今日新农人

这个问题,其实问为什么,还真就没有研究过。但要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吧。



(一),从功能上来说说,东北不像南方都是床,如果在床上吃饭也不舒服,不是席梦思,就是铺垫,谁会在床上吃饭。但是东北农村就不一样了,农村那个叫做炕,说是炕可比床要舒坦宽大多了。晚上睡完觉后,早起后把被褥叠好了,放在柜子里,这时,炕上就可以像地面一样宽大舒坦了,只要你脱了鞋,在炕上蹦跳、嬉闹、玩耍;你是躺、卧、坐都可以。这就说明炕和床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抛去炕有睡觉得功能之外不谈,如果脱了鞋,跟在地上差不多。而且东北炕很大,可以占一间屋子的一半。从功能舒适方面来看,东北把饭桌放到炕上也就不为奇怪了。



(二),从天气方面说说,东北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很冷的,阳历10月就开始冷了,直到来年五•一才慢慢变暖。直接把饭桌放在炕上吃饭,不但舒服,而且东北火炕暖和,炕也大,放上两张桌子绰绰有余。

当然遇到逢年过节,家里客人朋友多了,也会在地上放上地桌,当然是短暂的,只要能放下,东北人还是喜欢在炕上吃饭。因为在炕上你可以直接坐在炕上,吃完饭,也可以直接在炕上小憩一下,非常舒服。在冬天更是如此,边吃饭,边保暖,谁愿意在地下吃饭呀。

当然,夏季时,东北人也会在屋地下用餐,或是院子里吃饭,但是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炕上吃饭,一年四季都是。



(三),从习惯方面说说,东北人老一代都是在炕上吃饭的,可以说习惯变成自然了。这跟南方人有所区别,南方人喜欢在地下吃饭,或是夏季基本要去屋外用餐。



(四),从经济实惠方面说说,床怕污染和损坏,而东北大炕不怕,无论你是用餐,还是抽烟,都没有事。东北炕上铺的是炕革,脏了一擦即可,如果抽烟掉上火星子,也只是一点点灼伤,基本问题不大。南方的床或是城市里的床铺就不同了,一般污染了,就得洗换刷,很麻烦,又浪费。

东北原来农村炕上铺的是炕席,用竹子或是糜子杆编织的,防火性很强,一般的吸烟都不会引起火灾,在床上一旦有火灾就很难办了。再一个炕比床要硬,桌子放在上面也不会晃,无论炕上铺有炕席或是炕革都一样。而床就不同了,如果要像炕一样舒适,那就要很麻烦。而炕不用把席子或是炕革拿掉,直接就可以摆放各种可以摆放的东西。

可以说东北农村的炕不怕水,不怕火,能睡能躺,能卧。有这么好的地方吃饭,谁不在炕上吃呀。

基本上东北为什么在炕上吃饭,也就这几点原因,希望各位网友多多指正。


诗词尚品

我的老家在东北最北方,距离漠河不远,几乎就到了与俄罗斯的搭界处了,这个问题我回答正合适。

首先来说,与房屋的构造有关。

住平房的人家取暖,除了铺设暖气管道外,还会盘火炕和火墙,里面是空的,让炉子的烟从里面穿过再从烟筒出去,充分利用热能,火墙和炕都是热的,躺在炕上特别舒服。

而早期或者说现在许多地方的房屋也没改造成地暖吧,屋里的地面是凉的,能有多凉?反正室外都是零下三四十度,滴水成冰,大家自己想吧。

所以,冬天时,不管是在自己家还是去别人家串门,第一件事就是上炕,暖和啊。

我们那取暖期从十月一号到第二年五月一号,大半年时间都是冬天,上热炕取暖吃饭习惯了,所以就是夏天也是在炕上吃饭。



其次,与东北人的性格有关吧。

严酷的气候造就了东北人豪迈直爽的性格,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所以坐在自己或者别人家睡觉的炕上也不会觉得尴尬和不好意思,有客人来家里,招呼你上炕坐着,一下子就拉紧了彼此的距离,给人亲切如家的感觉。

另外,坐在热炕头上吃饭真的是很舒服的事情,特别是从冰天雪地的室外进到屋里,脱了外衣鞋子,坐在炕上,屁股下暖和和的,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一下子就把身上的寒气都驱散了,再喝点东北农村自酿的小烧,那才叫美呢!

不止是吃饭,看电视啊,坐针线活,玩手机,看书等很多事都是在热乎乎的炕上进行,舒服啊。

在炕上吃饭是东北农村一种特有的风俗和习惯,欢迎大家有机会去那边旅游体会不一样的风情感受!


秋语流枫

东北火炕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是人战胜大自然的典型事例。

在东北的农场,过去评论谁家老爷们能干,不是谁家老爷们赚钱多,而是谁家的炕热乎。因为炕是要经常盘的,过去的煤质差,烟煤燃烧之后产生的焦油会让传热效率下降,结果就是炕不热,勤快的老爷们会把炕拆了再重新砌上,这叫盘炕。这个活不需要太多帮手,爷俩就能干,所以成了老爷们评比的一个加分项。

东北民情淳朴热情,来客人了要把炕头让出来。炕头一般都是一家之主的宝座,属于上座,妇女晚辈是没有资格坐的。但是当来客人的时候往往都谦让:来,做炕头,这里热乎。一般作为晚辈的我们都会谦让:别,你老坐,炕头太热,我们坐不了。

火炕有理疗的功效,东北农村的男人,肾病前列腺痔疮发病率极低,和长期睡热炕有关。东北农村冬季室内温度低,被子盖的溜严,只露头在外面,特别冷的时候甚至需要带着皮帽子睡觉。但是身下有热炕,全身保暖,呼吸进的冷空气,相当于体内的空调,避免了燥热,这和城市里铺电褥子是不一样的。

东北民居是最科学的,南北朝向大窗户,冬季采光取热,夏天通风凉快。屋内一铺大炕,做饭取暖睡觉吃饭,全靠这大炕。这几年有意思的是,农村的用上了土暖气,炕已经没有原来那么重要了。城市的反而喜欢那种生态游,空闲的时候找那种带小火炕的地方住上一宿,放松放松。






河畔一壶酒

在东北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炕。这个炕连接着烧火煮饭的,据说这个炕在东北冬暖夏凉,在早期的时候,由于没有暖气,东北人就想到了建炕来取暖,众所周知东北的冬天冰天雪地,在没有暖气的时候,人们想到了用炕取暖。东北的祖先特别充满智慧,为了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的传递,想到建炕,把烧火煮饭时的热量全部利用起来,热能传到炕上,于是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暖气。


农学谷

有些南方的朋友连北方的炕都没见过,就在那瞎嚷嚷在炕上吃饭有脚臭咋办,我真是服气了!不仅仅是在东北农村地区,在北方的很多农村地区,火炕几乎家家都有,如陕西、甘肃、山西。村郎就先来说一下东北农村为什么总在炕上吃饭!


一、东北农村为什么总在炕上吃饭?

在东北农村地区和西北农村地区,冬天一般都是非常寒冷的,所以农村地区的人们一般都会在家里盘一个炕,通过往炕洞里添一些准备好燃料来为保持房间温度,比如西北地区会往炕洞里填一些晾晒干的驴粪。在东北或者西北农村地区住过的人们都知道,如果冬天没有火炕,那么整个屋子跟冷窖一样,即便是你站在屋内,都会感觉到脚下有寒气逼骨。

所以,在东北农村地区和西北农村地区才会在炕上吃饭。一方面,大家都坐在炕上,屁股底下暖暖和和的多好;另一方面,大家在炕上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在唠唠嗑,多好的家庭气氛。另外一点就是,不仅是冬天,在夏天一些人也是习惯在炕上吃饭。


二、关于北方农村地区在炕上吃饭的误解!

我开头就提过,有些南方的朋友连北方的炕都没见过,就在那瞎嚷嚷北方人在炕上吃饭有脚臭咋办。说实话,这是对于北方农村地区在炕上吃饭的一种误解!还有一种误解就是,在炕上吃饭,如果把饭撒了,弄脏炕怎么办!村郎细细给你分析,你就会知道这两个说法真的没有“立足之地”!

【1】坐在炕上吃饭,并非是把饭菜直接放在桌子上!北方农村人在炕上吃饭,都会有一个方方正正的炕桌,饭菜是放在炕桌上面的!

【2】北方农村地区的炕边都会铺塑料布,怕的就是灰尘或者吃饭时不小心把饭菜撒了弄脏炕面!

【3】农村比较讲究的地区,只有老者或一家之主才能坐在炕桌的正中,也就是脱鞋盘腿坐在炕上,妻子和孩子则是坐在炕桌两边,一般都是单盘腿把脚翘在炕边,便于端饭菜收拾碗筷;

【4】夏天的时候,农村人喜欢穿布鞋,因为凉快、不容易出脚汗,即便是在炕上吃饭,也会提前换拖鞋拿水冲脚再上炕,不存在脚臭的问题!

【5】冬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窝在家里,男人在炕上打打牌喝喝酒,女人在炕上则是做各种针线活或者聊天,大家活动量这么少,哪里会存在脚臭的问题!



村郎三农馆

哎呀妈呀!东北农村,没有火炕吃的也不香啊。我说那种香,是身体又舒服,吃的又香甜呐,我就去过东北农村,尤其是冬天,在外面冻久了,一进到农村的屋里面。一下就感觉到温暖如春。



农村的老奶奶一定会热情的对你说。孩子快上炕,到奶奶这炕头来,等你脱了鞋坐到炕头上去的时候,那烧的热呼呼的火炕,当时坐的非常舒服,坐久了可就不行了,要要时不时地挪一挪屁股。要不太烫了。坐在火炕上打牌越来越热,不大一会儿的时候。就到吃饭点儿了,乡下农村,吃的也非常简单,不过客人来了也有乡村的奢华。

用铁锅炖的小笨鸡,用铁锅炒的干豆腐,用铁锅烙的大油饼,用铁锅熬的大碴粥,再来上几斤小烧酒。老人小孩儿们就坐在炕上。围在一起共享乡村美食。那种场面,真好。
就像诗一样的氛围,望外面飘舞的雪花,坐在热乎乎的炕头,品着酒,吃着肉,微笑着酒的红晕就不知不觉,都涌到脸上。那种幸福感,别提了哦!这种习惯现在农村还在沿袭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