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十年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青春、成长,对于汶川来说是破碎与重建。十年前,汶川这个名字灼痛了所有人的心,十年后,这些孩子闪着泪光的笑脸又让我们看到伤疤里的新生。

一晃十年,除了这些孩子,那些当时被我们牵挂的所有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十年前三岁的小郎铮被解放军从废墟里救出,他用稚嫩的右手向8位抬着他的解放军叔叔敬了个少先队队礼,这一幕感动了全中国,当时他的梦想是当一名警察。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如今郞铮已经是13岁的少年,他更加懂得感恩和坚强,正乐观快乐地成长。他的梦想依旧坚定。朗铮说:“希望自己长大后进入军营,锻炼身体,磨练军人品质。”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如今薛枭在位于成都的“可口可乐世界”工作,他在这里负责接待每天来此参观的访客,他依旧是周围人的开心果。十年前的地震夺走了他的初恋女友,现在他想找个人和自己一起走下去。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十年前,廖智曾是四川德阳的一名舞蹈老师,曾因为一张做志愿者时的照片神似张柏芝被称为最美女教师,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女儿、婆婆、财产、婚姻和双腿。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她说“残疾是我们生命当中最大的印记,我们需要被真实地接纳。”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十年前,地震没发生时,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花40多万加固教学楼。震中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按照平时的演习,仅用1分36秒全部安全撤离,创造了“零伤亡”奇迹。叶志平因此被网友称为“最牛校长”。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十年后这位说自己不牛,只想做孺子牛的校长已经去世7年了,2011年6月27日,叶志平因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逝世,终年57岁。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 那个“总理让路女孩”,如今已经上初中了>

10年前,几名战士抬着小馨懿一路狂奔往医疗站的时候,正在此处视察灾情的时任总理温家宝赶紧让到路边。小馨懿因此被广大网友们称之为“总理让路女孩”。随后小馨懿接受了右腿的截肢手术。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如今宋馨懿已经读初一了,她乐观开朗,除了假肢,她跟普通人没什么不同。她最喜欢鹿晗的《勋章》:“当我需要独自站在远方的沙场,武器就是我紧握的梦想,而我受过的伤,都是我的勋章……”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10年前民警蒋敏失去了包括母亲、两岁女儿在内的10名亲人和36名同事。悲痛之余她仍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救灾一线,由于过度劳累多次昏倒在救援现场,被人称为“中国最坚强女警察”。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如今,蒋敏2012年出生的儿子也已经到了快上学的年纪。对于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她没想好该怎么告诉孩子,她对孩子没有太多要求,只是希望他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10年前,吴加芳把亡妻从废墟中挖出来绑在自己身后,用摩托车带回家安葬,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一幕被一名摄影师拍下来,他被称为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一夜成名。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十年后的吴加芳早已饱尝盛名之累,走红以后被村民及亲戚“曝出”不赡养老人、和遇难妻子不和等新闻,种种原因新建立的婚姻也走到尽头。如今他和儿子都在绵阳打工,他说只想要平静的生活。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你一定看过下面这张照片,照片里躺在担架上的女人叫王立兰。十年前在彭州龙门山镇白水河大桥桥头,道路被埋,她被救援官兵用身体搭起的人梯小心举过头顶传递。后来因为高位截瘫一度想死的她,靠着这张照片撑下来。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十年后的王立兰克服手上的伤残,不仅慢慢学会了洗脸、刷牙,还学会了用手机、绣十字绣,她不再忧伤,时常带着爽朗的笑:“我的命是你们大家那么努力救起来的,如果我死了,怎么对得起你们啊,所以我一定要好好活”。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十年前,郑海洋被埋在水泥板夹缝中22个小时,在被救出那一刻,为了宽慰辛苦的救援人员,他硬撑着微笑地比了个胜利的手势。后来一位叫吴丝雨的志愿者鼓励他、帮助他走出阴霾。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十年后,郑海洋有了自己的事业,他和朋友在做致力于帮助残疾人的创业项目,他说十年了,没有机会说一声感谢,他希望有人能帮他联系上吴丝雨,告诉她“你的朋友在新北川等你”。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10年前15名空降兵在没有任何气象资料、地面标识和指挥引导的情况下,在高原复杂地域毅然“盲跳”,赌上生命去救生命,给已经被困了两天的灾区群众带去生的希望。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汶川十年:我们是否不负逝者的远去,生者的勇往?

十年前的故事,远不止这些。

那些子弟兵有着稚气的年轻脸庞,不久前还是父母身边的孩子,灾难发生时却成了灾区人民的保护神。他们义无反顾奔向“战场”,用稚嫩的肩膀挑起如山的责任,背负起生命的希望,兑现了人民军队与养育她的人民之间的生死之约。

而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那些听到地震的新闻,就立刻源源不断以各种途径奔向汶川的志愿者,他们竭尽所能送去各种物资和帮助,救援结束后又悄然离开。

而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那些经历了地震,但是没出现在我们镜头前的人们,他们遭受了苦难,不知用多少时间与痛苦达成和解,沉默又顽强地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而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

十年了,灾难改变了太多人的人生轨迹。

希望亲身经历那场地震的人,忘记它,向前走。

希望没有亲身经历的人,记住它,记住那些带着人性光辉的互帮互助和灾难中的对生命滚烫的热爱。

十年前,地震时你在做什么?

如今你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