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來源BAI(ID:BAI_VC)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在今天正式拉開帷幕,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將齊聚俄羅斯,盡情享受這場足球的盛宴。與奧運會的“難以為繼”相比,同為國際型體育盛會的世界盃卻一直被視為體育界最為賺錢的生意之一。

從策劃申請、建設場館到宣傳運營,儘管舉辦一屆世界盃的花銷不菲,然而世界各國卻仍然會為爭取它的舉辦權而絞盡腦汁,甚至不惜耗費巨資行賄。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國際足聯主席若昂·阿維蘭熱(João Havelange,1916-2016)開啟了世界盃的商業之旅,同時也被指控將國際足聯引入了貪腐之域。

作為全世界球迷的節日,舉辦世界盃無疑會為本國帶來軟實力上的巨大好處,即便從經濟效益上來講,世界盃也的確是筆劃算的生意。據國際足聯公佈數據,2014年,世界盃為巴西貢獻了134億美元的經濟收入,拉動當季巴西GDP的0.2%,而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總收入卻還沒超過40億美元。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節節高升的收入讓國際足聯領導笑開了花

有趣的是,世界盃卻並非一開始就是這樣賺錢,它在20世紀初還曾因為沒有國家參與而遭遇流產,早期世界盃的舉辦甚至還要爭取奧組委的支持。

從1930年首屆世界盃算起,到1974年世界盃的成功商業化,國際足聯(FIFA)整整耗費了44年探索世界盃的商業之路。

1

富有遠見的發展戰略

現代足球的起源是相當接地氣的,它一沒有運動規則,二沒有固定場地,甚至可以沒有球,戰俘的頭顱、吹脹的豬膀胱,隨便什麼圓的東西都可以踢。

據《倫敦的描述》(A Detion of London)記載,有史可考的現代足球始祖是流行於12世紀的“民眾足球”(Mob Football),它在英國鄉村的田間地頭不定期舉辦,每場參與人數也將視村鎮人口而靈活變動。

“民眾足球”甚至沒有球門,踢進隔壁教堂的陽臺即可算作得分。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至14世紀,足球已在歐洲各國流行開來

這是發生在1170年倫敦街頭的真實一幕:在擁擠泥濘的中世紀街道上,300人對陣500人的足球競技因比賽矛盾演變為肢體衝突,進而釀成了一場惡劣的街頭群毆。

接地氣的足球最終引發了政府的關注。1835年,英國出臺了《公路法案》(Highway Act 1835),明令禁止在馬路上進行這場低俗的體育運動。高達40先令的罰款將足球從街頭趕進了固定場所,大學校園裡的綠蔭草坪自此成為了足球比賽的首選場地。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和你們小學的校規一樣,踢野球是要被罰款的

1848年,奠定現代足球運動基礎的《劍橋規則》(Cambridge Rules)在劍橋帕克公園(Parker’s Piece)發佈,儘管球門沒有門框,傳球可以用手,但這都沒能阻擋人們參與這場運動的熱情。

15年後,英國足球總會(The Football Association)成立,以俱樂部為單位的現代足球運動正式誕生。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壯觀的1688年某足球體育場

職業的比賽要讓職業的人踢

鑑於足球在歐洲世界的流行,國際足聯在1904年5月21日於巴黎成立。4年之後,國際足聯組織了第一場國際型賽事,但那並非世界盃,而是奧運會中的足球比賽。奧運會的足球賽事大獲成功,然而奧組委隨後“限制職業球員參與”的奇特規定卻令彼時尚且弱小的國際足聯進退失據。

這迫使國際足聯尋求另一條發展之路:一條完全由職業球員參與的,高水平的國際化發展道路。在其他運動項目仍以進入奧運會為最高榮譽之時,國際足聯已經開始謀劃自己單幹了。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早期足協規定,參賽選手必須要戴帽子,真是謝頂足球選手們謝天謝地的福音

二十世紀初葉,奧運會的主旨仍然是呼籲各國業餘運動員參與,這使得堅持職業聯賽的國際足聯成為了迥異於奧組委的一個存在。國際足聯組織的專業賽事極大地增強了足球運動的觀賞性,這讓本就擁有龐大群眾基礎的足球變得更加流行。

對於職業賽事的堅持也增強了國際足聯對於足球運動員的吸引力,即便後來的奧運會終於允許了職業球員的參賽,但國際足聯早已積累了足夠的先發優勢。直至今日,奧運會組織的足球賽事也始終較國際足聯略遜一籌

要將足球的版圖擴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幾乎從一開始,國際足聯就已計劃要將足球的版圖擴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從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的8支隊伍,1934年意大利世界盃的16支再到1994年美國世界盃的24支代表隊,世界盃的擴張腳步始終沒有停止,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參賽隊伍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32支。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當然,參賽隊伍的擴張也被批評將降低比賽的觀賞性

國際足聯對於新加入的隊伍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態度,國際足聯的世界盃總獎金高達4.2億美元,只要打進世界盃,球隊就可以獲得800萬美元的獎金,每晉級一場比賽,參加球隊還將獲得以幾何倍數增長的獎金,在世界盃期間受傷的球員甚至可以獲得國際足聯的醫療款項報銷。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據國際足聯估計,今年的世界盃還將為國際足協貢獻一筆天文數字的收入

更多的球隊參與吸引了更多的觀眾,更多的觀眾開拓了更深的市場,國際足聯的擴張型策略沒有拖垮財政,相反卻不斷促進著國際足聯收入的增長。在國際足聯的運作下,足球這一原本僅流行於歐美的草根遊戲已逐漸成為了令全世界瘋狂的運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與倡導運動精神,竭力祛除政治意味的奧運會不同,國際足聯的世界盃從一開始就以宣揚“民族主義”著稱,足球運動作為“民間戰爭”的延續,也從最初起就具備了構建族群身份認同的作用。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1879年,英格蘭和蘇格蘭兩隊就已勢不兩立

一戰期間,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等地足協就曾退出國際足聯用以表達對於德國的抗議,這樣以足球代表國家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在世界盃的歷史上,我們總能看到由足球引發的各種國際矛盾。

民族主義與體育運動的巧妙結合促成了獨特的足球文化,這也為後來世界盃將民族主義進行商業化處理埋下了伏筆。

2

全方位的商業化運營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以世界盃為代表的國際足聯旗下各項賽事已找到了一條成熟的商業道路,這與曾經僅僅依靠販售門票的早期足球賽事相比,其業務規模與商業的多樣化已不可同日而語。

1974年,巴西人若昂·阿維蘭熱(João Havelange,1916-2016)當選第七任國際足聯主席。正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所言,在阿維蘭熱的任內,世界足協已由蘇黎世私人住所中那個羽翼未豐的組織拓展為了每年監管2500億美元的國際產業巨頭。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阿維蘭熱在80年代曾造訪中國,他敏銳地預言:“中國隊殺進世界盃16強絕非奢望!”

作為富有的個人,阿維蘭熱運用自己積累多年的商業經驗,成功將國際足聯改造為了一家體育管理企業,經由他的精心包裝,世界盃變成了一款別緻的商品,在世界體育市場上大放異彩。

多級的贊助商模式

多級豐富商業經驗的阿維蘭熱深知贊助商的力量,在沒有充裕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實現宏大的世界盃發展設想是無比困難的。

1974年一經上任,阿維蘭熱便找到了國際足聯的第一家合作伙伴,阿迪達斯,它為國際足聯的賽事贊助了全套的運動裝備並特別製作了比賽用球。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阿迪達斯1974年贊助的“電視之星”,在黑白電視剛剛普及的1970年代,這無疑是個吸人眼球的設計。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早在1962年智利世界盃,可口可樂就已相中了這塊絕佳的營銷場所,開始在比賽中間販賣飲料。

隨後的1978年,可口可樂成為了國際足聯第二家合作伙伴。作為與世界盃相愛相殺的奧運會,是直到1984年才真正開啟商業模式的。

2018年,國際足聯已構建了戰略、世界盃與地域等三級贊助商模式。根據尼爾森6月11日發佈的《2018年世界足球報告》(World Football Report 2018),本屆俄羅斯世界盃,國際足聯就已入賬14.5億美元的贊助費。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羅斯世界盃上,中國企業在上述三級贊助欄位上都佔據了重要的位置,萬達、海信、蒙牛、VIVO、雅迪等中國的贊助企業將在資金、產品與服務上為世界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正如某白姓國家級段子手所言,本屆世界盃除了足球隊,其他中國的隊伍基本全去了。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6月13日,來自湖北荊州的2.5噸小龍蝦經低溫處理運往俄羅斯,自此中國小龍蝦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全面的IP保護

為保障贊助商的權益,國際足聯進行了全方位的知識產權保護,畢竟只有確保贊助商享有排他性的商標使用權,才能讓贊助商真正獲益。

在國際足聯的官網上,我們可以在每一場賽事及其相關活動的附近都看到“TM”的標識,國際足聯對於知識產權的嚴密保護從中可見一斑。

從吉祥物、賽事標識、獎盃圖示到比賽用球,國際足聯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上可謂用心良苦。在這其中,一條獨特的保護條例格外令人費解: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完整的周邊產品開發

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堪稱世界盃歷史上的奇蹟,在該屆世界盃期間,僅僅紀念衫、紀念杯等周邊產品就曾售出總額超過30億美元的天價。

在三次元雄霸世界的國際足聯在二次元的世界也具有著強大的影響力。這種打破次元壁的全周邊產品開發策略,在其他國際型體育賽事上也還並不常見。遊戲的開發實在是一項天才的策略,那些國家隊在世界盃表現欠佳的球迷,終於也可以在虛擬的世界中盡情翱翔,操控心儀的選手踢出足以彪炳史冊的世界波。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EA已在2017年9月發佈了FIFA 18

我們仍然記得,那一個個在Windows 98上體驗FIFA 2002的夜晚,通過修改遊戲難度,偉大的中國隊也終於踢了巴西一場4比0。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本文參考:

1.An Act to consolidate and amend the Laws relating to Highways in that Part of Great Britain called England [31st August 1835]. ed by George Eyre and Andrew Spottiswoode. London 1835.

2.Anibal Renan Martinot Chaim. Playing for power: João Havelange’s path to FIFA 1958-1974. PhD Student, DCP-USP, Brazil.

3.FIFA: Media and Marketing Regulations for the Final Competition of the 2018 FIFA World Cup Russia .

4.FIFA & PwC AG: Financial Report 2017.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17.

5.Geoffrey Green. The History of the Football Association. Naldrett Press. 1953.

6.Henry Thomas Riley, ed. A Detion of London. Liber Custumarum. Rolls Series, no.12, vol.2.1860.

7.History of Football in Cambridge Archived 27 October 2006 at the Wayback Machine. on CUAFC website.

8.Keith Farnsworth. Sheffield Football: A History-Volume 1, 1857-1961. The Hallamshire Press.1995.

9.Stefan Vasilev. The History of Football: Medieval Football. Bleacherreport.com. Retrieved 13 June 2018.

10.[英] 西蒙·庫珀 史蒂芬·西曼斯基著,馬睿譯:《足球經濟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來源BAI(ID:BAI_VC)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在今天正式拉開帷幕,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將齊聚俄羅斯,盡情享受這場足球的盛宴。與奧運會的“難以為繼”相比,同為國際型體育盛會的世界盃卻一直被視為體育界最為賺錢的生意之一。

從策劃申請、建設場館到宣傳運營,儘管舉辦一屆世界盃的花銷不菲,然而世界各國卻仍然會為爭取它的舉辦權而絞盡腦汁,甚至不惜耗費巨資行賄。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國際足聯主席若昂·阿維蘭熱(João Havelange,1916-2016)開啟了世界盃的商業之旅,同時也被指控將國際足聯引入了貪腐之域。

作為全世界球迷的節日,舉辦世界盃無疑會為本國帶來軟實力上的巨大好處,即便從經濟效益上來講,世界盃也的確是筆劃算的生意。據國際足聯公佈數據,2014年,世界盃為巴西貢獻了134億美元的經濟收入,拉動當季巴西GDP的0.2%,而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總收入卻還沒超過40億美元。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節節高升的收入讓國際足聯領導笑開了花

有趣的是,世界盃卻並非一開始就是這樣賺錢,它在20世紀初還曾因為沒有國家參與而遭遇流產,早期世界盃的舉辦甚至還要爭取奧組委的支持。

從1930年首屆世界盃算起,到1974年世界盃的成功商業化,國際足聯(FIFA)整整耗費了44年探索世界盃的商業之路。

1

富有遠見的發展戰略

現代足球的起源是相當接地氣的,它一沒有運動規則,二沒有固定場地,甚至可以沒有球,戰俘的頭顱、吹脹的豬膀胱,隨便什麼圓的東西都可以踢。

據《倫敦的描述》(A Detion of London)記載,有史可考的現代足球始祖是流行於12世紀的“民眾足球”(Mob Football),它在英國鄉村的田間地頭不定期舉辦,每場參與人數也將視村鎮人口而靈活變動。

“民眾足球”甚至沒有球門,踢進隔壁教堂的陽臺即可算作得分。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至14世紀,足球已在歐洲各國流行開來

這是發生在1170年倫敦街頭的真實一幕:在擁擠泥濘的中世紀街道上,300人對陣500人的足球競技因比賽矛盾演變為肢體衝突,進而釀成了一場惡劣的街頭群毆。

接地氣的足球最終引發了政府的關注。1835年,英國出臺了《公路法案》(Highway Act 1835),明令禁止在馬路上進行這場低俗的體育運動。高達40先令的罰款將足球從街頭趕進了固定場所,大學校園裡的綠蔭草坪自此成為了足球比賽的首選場地。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和你們小學的校規一樣,踢野球是要被罰款的

1848年,奠定現代足球運動基礎的《劍橋規則》(Cambridge Rules)在劍橋帕克公園(Parker’s Piece)發佈,儘管球門沒有門框,傳球可以用手,但這都沒能阻擋人們參與這場運動的熱情。

15年後,英國足球總會(The Football Association)成立,以俱樂部為單位的現代足球運動正式誕生。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壯觀的1688年某足球體育場

職業的比賽要讓職業的人踢

鑑於足球在歐洲世界的流行,國際足聯在1904年5月21日於巴黎成立。4年之後,國際足聯組織了第一場國際型賽事,但那並非世界盃,而是奧運會中的足球比賽。奧運會的足球賽事大獲成功,然而奧組委隨後“限制職業球員參與”的奇特規定卻令彼時尚且弱小的國際足聯進退失據。

這迫使國際足聯尋求另一條發展之路:一條完全由職業球員參與的,高水平的國際化發展道路。在其他運動項目仍以進入奧運會為最高榮譽之時,國際足聯已經開始謀劃自己單幹了。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早期足協規定,參賽選手必須要戴帽子,真是謝頂足球選手們謝天謝地的福音

二十世紀初葉,奧運會的主旨仍然是呼籲各國業餘運動員參與,這使得堅持職業聯賽的國際足聯成為了迥異於奧組委的一個存在。國際足聯組織的專業賽事極大地增強了足球運動的觀賞性,這讓本就擁有龐大群眾基礎的足球變得更加流行。

對於職業賽事的堅持也增強了國際足聯對於足球運動員的吸引力,即便後來的奧運會終於允許了職業球員的參賽,但國際足聯早已積累了足夠的先發優勢。直至今日,奧運會組織的足球賽事也始終較國際足聯略遜一籌

要將足球的版圖擴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幾乎從一開始,國際足聯就已計劃要將足球的版圖擴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從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的8支隊伍,1934年意大利世界盃的16支再到1994年美國世界盃的24支代表隊,世界盃的擴張腳步始終沒有停止,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參賽隊伍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32支。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當然,參賽隊伍的擴張也被批評將降低比賽的觀賞性

國際足聯對於新加入的隊伍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態度,國際足聯的世界盃總獎金高達4.2億美元,只要打進世界盃,球隊就可以獲得800萬美元的獎金,每晉級一場比賽,參加球隊還將獲得以幾何倍數增長的獎金,在世界盃期間受傷的球員甚至可以獲得國際足聯的醫療款項報銷。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據國際足聯估計,今年的世界盃還將為國際足協貢獻一筆天文數字的收入

更多的球隊參與吸引了更多的觀眾,更多的觀眾開拓了更深的市場,國際足聯的擴張型策略沒有拖垮財政,相反卻不斷促進著國際足聯收入的增長。在國際足聯的運作下,足球這一原本僅流行於歐美的草根遊戲已逐漸成為了令全世界瘋狂的運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與倡導運動精神,竭力祛除政治意味的奧運會不同,國際足聯的世界盃從一開始就以宣揚“民族主義”著稱,足球運動作為“民間戰爭”的延續,也從最初起就具備了構建族群身份認同的作用。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1879年,英格蘭和蘇格蘭兩隊就已勢不兩立

一戰期間,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等地足協就曾退出國際足聯用以表達對於德國的抗議,這樣以足球代表國家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在世界盃的歷史上,我們總能看到由足球引發的各種國際矛盾。

民族主義與體育運動的巧妙結合促成了獨特的足球文化,這也為後來世界盃將民族主義進行商業化處理埋下了伏筆。

2

全方位的商業化運營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以世界盃為代表的國際足聯旗下各項賽事已找到了一條成熟的商業道路,這與曾經僅僅依靠販售門票的早期足球賽事相比,其業務規模與商業的多樣化已不可同日而語。

1974年,巴西人若昂·阿維蘭熱(João Havelange,1916-2016)當選第七任國際足聯主席。正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所言,在阿維蘭熱的任內,世界足協已由蘇黎世私人住所中那個羽翼未豐的組織拓展為了每年監管2500億美元的國際產業巨頭。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阿維蘭熱在80年代曾造訪中國,他敏銳地預言:“中國隊殺進世界盃16強絕非奢望!”

作為富有的個人,阿維蘭熱運用自己積累多年的商業經驗,成功將國際足聯改造為了一家體育管理企業,經由他的精心包裝,世界盃變成了一款別緻的商品,在世界體育市場上大放異彩。

多級的贊助商模式

多級豐富商業經驗的阿維蘭熱深知贊助商的力量,在沒有充裕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實現宏大的世界盃發展設想是無比困難的。

1974年一經上任,阿維蘭熱便找到了國際足聯的第一家合作伙伴,阿迪達斯,它為國際足聯的賽事贊助了全套的運動裝備並特別製作了比賽用球。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阿迪達斯1974年贊助的“電視之星”,在黑白電視剛剛普及的1970年代,這無疑是個吸人眼球的設計。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早在1962年智利世界盃,可口可樂就已相中了這塊絕佳的營銷場所,開始在比賽中間販賣飲料。

隨後的1978年,可口可樂成為了國際足聯第二家合作伙伴。作為與世界盃相愛相殺的奧運會,是直到1984年才真正開啟商業模式的。

2018年,國際足聯已構建了戰略、世界盃與地域等三級贊助商模式。根據尼爾森6月11日發佈的《2018年世界足球報告》(World Football Report 2018),本屆俄羅斯世界盃,國際足聯就已入賬14.5億美元的贊助費。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羅斯世界盃上,中國企業在上述三級贊助欄位上都佔據了重要的位置,萬達、海信、蒙牛、VIVO、雅迪等中國的贊助企業將在資金、產品與服務上為世界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正如某白姓國家級段子手所言,本屆世界盃除了足球隊,其他中國的隊伍基本全去了。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6月13日,來自湖北荊州的2.5噸小龍蝦經低溫處理運往俄羅斯,自此中國小龍蝦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全面的IP保護

為保障贊助商的權益,國際足聯進行了全方位的知識產權保護,畢竟只有確保贊助商享有排他性的商標使用權,才能讓贊助商真正獲益。

在國際足聯的官網上,我們可以在每一場賽事及其相關活動的附近都看到“TM”的標識,國際足聯對於知識產權的嚴密保護從中可見一斑。

從吉祥物、賽事標識、獎盃圖示到比賽用球,國際足聯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上可謂用心良苦。在這其中,一條獨特的保護條例格外令人費解: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完整的周邊產品開發

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堪稱世界盃歷史上的奇蹟,在該屆世界盃期間,僅僅紀念衫、紀念杯等周邊產品就曾售出總額超過30億美元的天價。

在三次元雄霸世界的國際足聯在二次元的世界也具有著強大的影響力。這種打破次元壁的全周邊產品開發策略,在其他國際型體育賽事上也還並不常見。遊戲的開發實在是一項天才的策略,那些國家隊在世界盃表現欠佳的球迷,終於也可以在虛擬的世界中盡情翱翔,操控心儀的選手踢出足以彪炳史冊的世界波。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EA已在2017年9月發佈了FIFA 18

我們仍然記得,那一個個在Windows 98上體驗FIFA 2002的夜晚,通過修改遊戲難度,偉大的中國隊也終於踢了巴西一場4比0。

世界盃是怎麼賺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