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党建“红色引擎”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用党建“红色引擎”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作为玉环本土上市公司,创建于1994年的中捷资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缝纫机生产企业。公司拥有行业内“省级研究工程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两大研发中心,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十佳企业等荣誉称号。

这艘玉环“工业航母”,在创新发展上风生水起,在党建工作上亦是首屈一指。

据悉,“中捷”党委于2003年成立,下设8个基层党支部,共有党员151人。近年来,“中捷”党委秉承“一支部一特色、一党员一闪光”的原则,健全党群工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各支部党员砥砺前行、奋勇争先,形成党建工作与企业创新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进的良好局面。“中捷”党委多次被评为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双强百佳党组织”“五好企业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用党建“红色引擎”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扮好“领航员” 党员先锋助力企业创新

“传统缝纫机1人只能操作1台,而公司新研发的自动模板机1人最多可操作5台。”“中捷”研究院党委委员陈栩华介绍,2015年,公司研发的“ZJ-AM-5770A-410”全自动模板机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名单,从此开启“中捷”机器换人新时代。

用党建“红色引擎”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有为才有位,心齐劲更足。有着多年党建工作经验的陈栩华,还是公司“火炬计划”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公司党委召集了60名党员骨干加盟技术攻关组,成为“领航员”,带领技术人员一边在产品研发创新中反复调试,攻坚克难。最终,该项目于2017年4月正式形成规模,成为推进服装企业开启智能制造的利器,至今已销售3000多台,得到用户广泛好评,为公司带来直接利润1.2亿元。

用党建“红色引擎”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在“中捷”,每位党员都是所在部门、所在岗位的骨干,他们自觉带头投入技术改进、破难解忧。退休老党员也积极发挥“余热”,宣传解读十九大精神,让其播撒在广大员工心间,化为行动,落到实处。“虽然我不是党员,但在老党员的带动下,将红色知识与创新研发技术融会贯通,业务水平得到提高。”技术员徐耀卫深有感触。在他眼中,党支部就是企业的“加油站”,而党员则是敢于突破创新的“内当家”。

近年来,党员带头参与并完成的技术类创新项目73个,优秀党员人才辈出,吴云峰在玉环首届“玉环工匠”与技能大师工作室上脱颖而出,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

“党支部建立以来,我们员工开工返工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培养了质量管控、技术研发、售后服务等方面人才,不仅为公司创造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还彰显了职工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中捷”副总白瑞芳说道。

用党建“红色引擎”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当好“知心人”:感恩服务员工倍感温暖

“欢迎来到‘心灵港湾’,你可以尽情倾诉那些不快乐的事。”对于“中捷”员工来说,“心灵港湾”是个熟悉又亲切的地方。温馨的吧台、暖色调的沙发、窗帘,励志的书籍……员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与不悦,都会来此享受“1对1”专业心理咨询服务,让心灵得到释放。

用党建“红色引擎”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每次心情不好,或者感觉焦虑的时候,都会来这里倾诉,就像是回家一样,很是放松。”小陈如释重负地走出了“心灵港湾”。

自2014年设立“心灵港湾”以来,“中捷”为员工免费提供心理减压、人际关系等系列心理辅导服务项目,惠及1500余人次,成为“中捷”员工的“避风港”。

用党建“红色引擎”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此外,公司党委潜心研究推出的“Z+1”感恩基金文化也是感恩服务的亮点。每位员工可指定一位感恩对象,以员工每月出资的100元为恒量,公司出资的基金额(至少100元)“Z”为变量,孝敬想感恩的人。

“中捷”包装部副主任李明奇的奶奶,每月躺在家里便能收到“从天而降”的280元感恩基金,甚是喜悦。“奶奶是我的感恩对象,我出100元,公司出180元,这笔钱作为她的生活费。”李明奇说,公司待员工如同家人一样,没有后顾之忧,值得长期干下去。

白瑞芳感触颇深:“感恩基金”实施了4年,不仅能让员工家人感受到在外奋斗的儿女问候和关怀,还可以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感恩意识,给企业带来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一笔看不见的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