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家風家訓故事——“監察御史” 楊武

在岐山縣故郡鎮鄭家橋村,有一座建於明代的祠堂,叫“楊公祠”,堂內有一副非常醒目的對聯,上聯是“忍人,讓人,莫去害人,行一片公道增福增壽”,下聯是“修己,克己,安分守己,存半點天理積子積孫”,橫批是“祖德流芳”,這副對聯就是名震四方的楊氏家族老先人楊武留給後人的家規家訓。

岐山家风家训故事——“监察御史” 杨武

楊武,人稱“楊公”生於1464年,卒於1532年。據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重建都堂楊公祠堂碑》記載:“都堂楊公諱武,號北山,有明正德時人也,官都御史,為一代望族。其人行實載以另碑,無庸復志。後子孫繁衍三百餘口焉。”

楊武的先祖是東漢太尉楊震(字伯起),曾為東漢名臣,通曉經籍、博覽群書,有“關西孔子楊伯起”的美譽。楊震官至太尉,公正清廉。“四知拒金”的故事千古流傳,後人因此稱楊震為“楊四知”“四知先生”。受先祖美德的影響,楊氏後人十分注重傳承祖先的禮儀與修養。據《楊禮暨繼室羽氏合葬墓誌》記載,楊武的父親楊禮為人寬厚和藹、恭謹溫順,從不與鄉鄰起爭執,即使受到他人侵犯,也不願與對方計較。他的母親羽氏是楊禮的第三任妻子,端莊慈祥、樂善好施,以勤儉的作風將家事操持地十分得當。羽氏去世前,對楊禮說:“楊武天生異質,請好好教育他。”楊禮臨終前,囑咐楊武道:“我一生慎言篤行,看你的器量與見識,他日當會光耀門楣,你要好好為之努力!”

岐山家风家训故事——“监察御史” 杨武

楊武從小受“周禮”薰陶,組訓的影響,從小就夙興夜寐、敏而好學,精通詩文。明弘治九年(1496年),考中進士,出任山東淄川(今屬淄博市)知縣,成為一名“父母官”。到任後,楊武用周禮文化典故重塑淄博,堅固城防;在知縣之位,鞭打石頭,屢破懸案,懲惡揚善、扶弱濟貧,很快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擁護。他繼而興辦學校、督促耕種,並利用淄河修渠灌田,促進了地方文化、經濟的發展。

楊武升遷為監察御史後,為了監督百官、維護皇權,他嫉惡如仇,正直無私、廉潔自重。明正德初年,楊武管理順天(今北京地區)諸郡縣,正值大宦官劉瑾專擅朝政,為了提拔順天境內一名知己,讓楊武向皇帝推薦小人,楊武果斷拒絕,反而推薦了有德有才的功臣大將,使楊武威名遠播,皇帝大加讚美,升任楊武為大理寺左寺丞。他在勘視山西大同邊防事務時,發現當地屯田不均、軍役耗損過大,楊武抽絲剝繭、查清事實,彈劾了相關官員。由於功績卓著,楊武被越級擢拔為左僉都御史。在“監察官”的任上,楊武為人正直、剛正不阿、鐵面無私,深受朝廷賞識,備受百姓稱讚。

岐山縣故郡鎮鄭家橋村、謝家窯村,鳳鳴鎮沙莊村、南郭村等地楊姓多為楊武后人。他們在楊武的影響下,受楊氏家族家風家規的影響,村風淳樸、民風善良,人們敬老愛幼、和睦相處,待客如賓,湧現出了抗戰老兵楊鳳岐、遊擊大隊副大隊長張錦堂、解放戰爭烈士張銀海等英雄人物。

為了傳承楊氏家規,學習楊武精神,今年年初,鄭家橋村在本村向陽廣場舉行了楊武塑像落成儀式。作為傳承周禮文化的載體,以營造講禮儀、懂規矩、守紀律的良好社會氛圍,近年來,鄭家橋村緊扣“文明之花向陽開”主題傳承周禮文化,湧現出了一大批新時代道德模範和先進典型。其中,村民馬炳鎖在身有殘疾的情況下,長年堅持贍養照料患病老母,無論下地幹活,還是外出辦事,都將母親帶在身邊不離不棄。他的孝行義舉,為附近村民樹立了標杆,本人也獲評全國“孝親敬老之星”。

岐山家风家训故事——“监察御史” 杨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