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欣賞一幅畫呢?

醉心創作

怎樣欣賞一幅畫?當然是先了解一下畫的產生背景畫裡講述的故事和畫家的思想內涵然後再欣賞畫的藝術美感是最好的了。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呢?大部分欣賞者只是通過對畫面的直觀產生對一幅畫的感受,認可、喜歡、讚美或者不認可不喜歡不讚美。



大凡一幅真正的好畫,人們可能不需要了解太多的背景資料就能“一目瞭然”,斷定出她是不是一幅好畫。因為在通常情況下,人們對美的認知是相通的和共同的,它可以穿越時空,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人們中產生共鳴。這也正是藝術的魅力所在和藝術能夠永恆的原因。

舉例子說吧。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三傑”之一的喬爾喬內創作的油畫《沉睡的維納斯》,人們看了普遍說好,這幅畫好在哪裡呢?




我們看,畫面中傳說的愛神維納斯地側臥在自然形態下的景觀中,美麗、沉靜、溫婉、安寧,看上去似乎睡的很香,彷彿在做著一個甜美的夢。遠處的藍天、白雲、山丘、樹木、房屋,近處的綠地、草坪,和沉睡中的維納斯非常和諧地融為一體,構成一幅人和大自然“人景合一”的美麗圖景,令人心曠神怡。

法國十九世紀寫實主義畫家安格爾的《泉》,更是讓人拍手叫絕。



畫中美麗少女手託醬紫色陶瓶,以垂直構型彷彿大理石雕像站在綠色的壁龕中;畫家用缺少光澤的天鵝絨般的筆觸勾勒出少女青春活力的肌膚;少女表情單一,目視前方,透著無邪的神韻;飛瀉的清泉為平靜的畫面增添了流動的韻律,更烘托出少女的純潔,沉靜,美麗,可愛。



中國當代青年畫家蘇新近年來創作的油畫系列組畫《新十二花神》廣受好評。畫面中花美人更美,繁花點點,顰輕笑淺,桃紅杏黃,詩意盎然,怡人情懷,給人以美的享受。


誰憐一燈影

題主挑出來的三件“藝術品”,

第一件比較像電腦生成的數碼繪畫,

第二件更接近於叫它“矢量圖”,

第三件屬於雕塑藝術。

而小玉認為,

如果我們真的希望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那前提是需要欣賞真正的藝術品。

也許有人會問,

憑什麼你能看出來哪些算藝術品哪些不算呢?

我為什麼覺得都差不多啊?

這事其實和我們買東西一樣,

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哪個是天然藍寶石哪個是藍色託帕石,

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哪個是香奈兒包包哪個是A貨,

無它,

見過的真東西、好東西多了,

就能一眼分出哪些好哪些不好了。

所以,

我們現在來簡單說說怎麼欣賞一幅畫和一件雕塑吧。

小玉依然還是以西方美術來舉例。

第一類:西方傳統、具象類繪畫

第二類:西方現代、抽象類繪畫

西方繪畫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種是偏向於傳統的、具象的,這類繪畫表現的內容大多在自然世界中能夠找到對應物。因此欣賞這類的繪畫,大家只要能看懂畫中畫了些什麼人物或者事物,然後瞭解背後的故事或者社會背景和意義就可以;

另一種是偏向於現代的、抽象的,這類繪畫通常不再表現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那些我們非常熟悉的事物,它會進行一些誇張、變形,有時甚至完全就是抽象的。這類繪畫的欣賞,需要我們迴歸到繪畫語言本身,比如它的形式,並注重其中的情感性和哲理性。

面對比較寫實的雕塑,

初學者主要可以從欣賞它的外形開始,尤其是人物雕塑要體會他的力與美,同時欣賞藝術家的雕塑手法。重在感受;

面對比較抽象的雕塑,

初學者要多發揮聯想和想象能力,不要就說一句看不懂,可以仔細聯想和自己生活熟悉的地方,最後深入感受創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感和象徵意味。重在聯想。

篇幅有限,

更多藝術普及類內容,

可以關注小玉的文章。



art張小玉


看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但看畫也是有意思的事情,嚴格而言,它沒有門檻,任何人都允許在一副繪畫藝術作品面前自由地表達,甚至觀者還會將對藝術品的審美判斷客觀化,覺得品味不同是理所當然的,從這個角度而言,它是容易的,但同時又很難,因為觀者對繪畫的欣賞建立在他對於藝術,對於這件作品的理性認知之上,通常而言,他知道得越多,他能看到的越多。

舉個簡單的例子,這是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波提切利於1482年創作的《春》,在欣賞具象繪畫尤其是古典時期作品時,對畫面象徵符號的瞭解決定了觀者能看到的信息量。除了人物裝飾暗示了各自的身份,每一株植物都因其在被創作時期的特殊象徵意義而編織了一張在今天看來非常神秘的信息網絡,有時候解讀畫面的關鍵信息可能就在不起眼的細節處。就像藝術史學家瓦爾堡所言,惡魔藏於細節中。法國藝術史學家阿拉斯便有一部著作《細節:為了建立一部靠近繪畫的歷史》,告訴了我們,在藝術史的研究中,我們時常面對細節而視而不見,而我們需要用大腦而不是眼睛,仔細地用各種知識來消除細節所提出的疑問。

一件藝術品不會脫離藝術史而獨立存在。繪畫是一面窗戶,通過對它的觀看,我們需要了解到它一開始被創作的時候,畫家看到的是怎樣的世界,通過對它的觀看,觀者也與這個世界聯結起來。漢學家卜正民寫過一本書,叫《維米爾的帽子》,講述的便是藝術史上最神秘的畫家之一維米爾所在的時代,通過他的繪畫,世界如何呈現在觀眾面前。維米爾的畫中時常出現打扮時髦的人物,精巧的物件或地圖,而透過這些視覺元素呈現的信息,以及我們今天對當時低地國家荷蘭城市戴爾福特的瞭解,一場全球化的貿易逐漸展示了這些物件背後的故事。


(小彩蛋1)

1669,地理學家

(可以嘗試著對著這幅作品提問,除了尋常的、從美學上、從構圖上的提問,我們還可以將目光放在更細微的物件上,比如地理學家手中的圓規——當時的數學和地理學是如何聯繫的呢?比如背後的地球儀——當時的製圖術相較今天精確幾何?再比如背景牆上漏出小半的地圖——當時人們的測量術發展是如何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發展相結合的呢?)


(彩蛋2)

1658,這幅描繪倒牛奶的女子的畫作也算是藝術愛好者皆知,那麼那個明顯中式的瓷器是如何經過遙遠的旅程抵達荷蘭戴爾福特尋常人家中的呢?又或是隻是個仿製品,那歐洲最早是如何仿製瓷器的?都是一些從繪畫中值得提出的歷史問題。


(彩蛋3)

(傳是威尼斯畫派扛把子提香的老師老喬凡尼·貝里尼的作品,《諸神之宴》,作1514年,比維米爾早上一百好幾十年,仔細看畫中間的瓷器,來放大)

(彩蛋就到這了,學界對於這些畫都多有討論和敘述,這裡不詳細敘述,只是舉個例子,能看畫學歷史)

於是乎,看畫似乎是一件會越來越難的事情,即便是再博學的藝術史學家也不會誇口說他對某一時期的繪畫了如指掌,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在變化,這個世界也在變化,但這些經典的圖像樣式卻可能永恆地在某處靜靜地等待被觀看。

當我們遇到一些現當代藝術作品,某些規則和模式似乎就行不通了。具象繪畫好歹能直觀地通過視覺符號來傳達信息,一個人,一件物,都是解讀的鑰匙,但有時面對癲狂到極致的抽象作品,當一切熟知的美學構成法則似乎都失效了的時候,又該怎麼辦呢?這也是許多學者想要告訴我們的,當我們很難再“看”懂的時候,重要的便不再是看作品本身了,而是看一段時空,一段歷史。

波洛克不會單獨成為波洛克,波洛克永遠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波洛克,跟勞森伯格、羅斯科、佩姬·古根海姆、格林伯格等大人物生活在一個時代的波洛克,當我們真正瞭解了某段歷史,我們可能不再看到一張看似毫無規則的塗鴉,而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最終試圖瞭解這些時代之間的聯結,以及其下暗流如何湧動。


透明流動虛無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但我們有個通用的方法,就是俗稱的鑑賞。他可以分幾步完成。

首先搞清楚畫能直接呈現出的資料,基本背景。如作者是誰,什麼畫種,內容是什麼,創作背景是什麼。比如這幅《奔馬》。作者徐悲鴻,國畫。畫於建國初期。

第二步是細節分析。比如繪畫的語言,具象作品還是抽象作品等等。繪畫技巧等細節分析。這樣就可以分析出這幅畫採用寫意的方法,雖然是中國畫,去用了西方焦點透視和繪畫解剖的方法。這匹馬造型簡練概括而比例準確,骨骼結實。馬的身姿雄勁矯健,鬥志昂揚。是幅糅合東西所長的精品。

第三部就是你看完畫之後的感受了。這種感受見仁見智了。評價因人而異。但只要用這三部,加以練習積累,基本就可以欣賞大多的繪畫作品了。


朱鐵平

《幾幅人體畫,全是好故事》怎樣欣賞一幅好畫,這是個藝術造詣和修養的問題,沒有藝術修養和造詣,就不能欣賞那些動人心絃的繪畫嗎?也不是,如果你對古希臘神話,和聖經故事瞭如指掌也可欣賞,如下面九幅都是法國油畫大師布格羅的作品,如《塞姬的狂喜》,是一幅取材於希臘神話故事的作品,畫得非常的美,故事當然也美的動人心魄。下面是故事:國王的女兒普塞克有著驚人的美貌,民眾都把她當作女神崇拜,這觸怒了維納斯。妒火中燒的女神決定懲罰普塞克,想把她嫁給世上最卑賤的人。然而,維納斯的兒子,小愛神丘比特愛上了這個純潔的少女。他不顧母親的旨意,與普塞克結了婚。

  然而,事情是不會一帆風順的。於是小愛神被軟禁了,普塞克必須替女神維納斯做一件事:那就是為維納斯帶回死亡女神--普羅塞爾皮娜的美色。美麗的普塞克歷盡千難萬險,終於成功了。但她沒能抵住好奇心,打開了盛著死亡女神美色的小盒子——原來普羅塞爾皮娜的美色就是死亡本身!

  小愛神丘比特設計逃脫,終於找到了死亡的普塞克。他悲痛欲絕地俯身親吻他心愛的人。奇蹟出現了,普塞克的心臟開始跳動起來,蒼白的面龐漸漸恢復了血色——她復活了!愛之吻讓靈魂復活了。經過這樣的劫難,維納斯終於原諒了普塞克和丘比特,純潔的少女又回到了小愛神的懷中,飛昇了。

我們看布格羅畫過多幅《塞姬的狂喜》,圖片第一張是他畫的其中一幅,我們仔細看布格羅的這幅畫,他以細膩筆法,藉助於“愛的主題”,彰顯了人體的精妙,神采與美麗。畫中塑造了充滿詩意的神話人物形象,男女情愛關係也被刻劃得維妙維肖。飄逸的服飾演奏出飛向自由的飄逸,襯托著純潔的玉身。欣賞此藝術作品,其實也是重溫古希臘文學故事,一舉兩得挺妙的。

圖片1~《塞姬的狂喜》

圖片2~ 布格羅《倆浴女》

圖片3~ 布格羅《浴後》

圖片4~ 布格羅《浴女》

圖片5~ 《溼透的丘必特》

圖片6~《愛情飛昇》

圖片7~9 布格羅《浴女》系列











長江39563631

昨天剛回答過一個類似的話題,即“如何欣賞裸體油畫”,當時原本打算分析兩個案例,寫完一個發現已經寫的太多了!就放棄了分析第二個,分析一副畫作真的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說完的!

今天藉著這個問題,我們再來分析一個畫作,只是作為案例!我們先看下圖

油畫作品《馬背上的Godiva夫人》▼


老規矩,我們不說畫家名字,免受影響!我們要從哪些方面去欣賞這幅畫呢?我一直主張欣賞畫作就像欣賞詩文一樣,你必須要先了解這首詩背後的故事,它的年代,因何而寫?人們的社會觀、價值觀是怎樣的?只有瞭解了這些你才能真正的去欣賞、瞭解它!

所以,我們就必須要從這幾個方面出發,去分析這個經典作品!《馬背上的Godiva夫人》是一個故事繪畫,創作於19世紀末。

故事的內容是大約在11世紀,有個城市叫Coventry,當時統治這個城市的伯爵決定向人民徵收高稅收,伯爵的妻子Godiva夫人卻反對這種做法,伯爵很生氣,故意羞辱她說說如果你能夠赤裸身子騎馬在城裡走一圈,我就收回決定,伯爵以為Godiva夫人肯定不願意,誰知夫人愛民如子,竟然同意了!

就在遊城的那天,人民全部待在家裡,門窗禁閉,所有人為了保衛Godiva夫人的名譽而自覺閉門。最終伯爵收回了命令!Godiva夫人也受到了人民的愛戴。現在去這個城市旅遊,隨處都可見相關的雕塑和各種Godiva夫人的工藝品。

我們在瞭解可這個作品背後的故事和當時的社會情況之後,再來看這幅畫,就會發現“我們一直一來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的人體藝術繪畫,根本就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個樣子”!


這幅畫作在佈局上十分簡單,馬匹和夫人是主要內容,背景則是空無一人的城市和緊閉的門窗!整體色彩偏暖,馬匹昂首擴胸,從側面反應了這幅畫的精神形象!Godiva夫人則是一手抱胸,神情羞澀且莊嚴,體態完美勻稱,略略透露出一絲緊張!將一個女性在當時情況下所應該有的形態完美表現了出來!

其他方面,構圖、透視、光影的處理就屬於繪畫技法了,也是一流水準!


萬物皆明

  •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幅畫,也許是一張照片,可是她反應的是我們抗美援朝的“歷史之畫”。


  • 2018年3月28日上午,第五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在我國空軍的護送下從韓國回到遼寧瀋陽,20位志願軍烈士英靈回到了祖國和人民的懷抱。



  • 在這裡,我們還是要感謝身受牢獄之災的朴槿惠女士,2013年訪華時,身為總統的她主動提出在朝鮮戰爭停戰60週年時,送還360具戰爭中犧牲的中國軍人遺骸。從2014年至2017年,已先後有569位回家的志願軍烈士安息在瀋陽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精確的陣亡數據是志願軍直接戰鬥犧牲的人數為183108人。


  • 在我們和平生活的年代,還請不要忘記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的人民子弟兵,如今他們魂歸故里,終能逝者安息!

農學報

如何去欣賞一件繪畫作品屬於審美範疇的事情,任何欣賞都是基於對情感共鳴上的一種自我觀照罷了。既然是欣賞就要秉持一種海納百川的態度才能獲得更加愉悅地審美體驗。

昏鴉的口頭禪是女人不可以博愛,但是藝術一定要博愛!

話糙理不糙,欣賞繪畫一如品味人生,酸甜苦辣百味雜陳都要去體會才會精彩。無論觀者本著感官快適的愉悅還是美感上的某種昇華都是可以成立的角度。一幅優秀的繪畫作品有著各種內涵上延伸的可能性,形式和內容題材上皆有不同角度的審美質素與精神表達。


繪畫欣賞需要一定綜合素養,任何繪畫作品都不僅僅是本身表面所體現出的訊息與價值。

作品就是藝術家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著富有內涵的前世今生,瞭解是欣賞的必要前提之一。追本溯源,出自於何處,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影響,都是繪畫欣賞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對於繪畫藝術的形式語言的基本瞭解是開啟審美殿堂的鑰匙。

對於具象的古典審美的理解相對而言比較簡單,諸如典雅、莊重、和諧、均衡、柔美等審美樣式而言大多數人都會有一定共鳴。



繪畫內容大都也是線性敘事的題材,神話傳說、宗教故事、歷史事件、社會周遭等具體化的闡釋使人一目瞭然。

對於我們而言難以理解的是西方繪畫的現代藝術部分,昏鴉能告訴大家的就是要緊扣與生活應用地聯繫,比如抽象的極簡主義就是一種視覺藝術,帶來的就是以標識設計、工業設計、多媒體設計等應用設計上地變革,簡單的視覺衝擊力才可以給人以視覺本能上地深入刺激。現成藝術就是將藝術本身從殿堂和美術館拉到生活的周遭中去快速傳播藝術觀念。諸如類似的藝術林林總總有很多不在贅述了。


中國繪畫是建立在意象審美上地追求以形寫神的高度概括之藝術,是詩書畫印高度雜糅與綜合的藝術,更需要觀者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

總得來說欣賞繪畫是需要培養和學習的過程,是日積月累的浸潤和耳聞目染。

多看多想多學習是基本方法和態度,繪畫語言是人類與生的視覺感官,是最為直接的體會審美的渠道,帶著孩子般的好奇心去探究、琢磨、想象和解讀繪畫作品也不失為一種有趣味的角度。


作為專業審美與鑑賞那就需要太多的知識儲備和能力了,基本上方向對了和逐步積累都能獲得一定的審美愉悅。


疾飛昏鴉

我認為欣賞一幅畫,如同欣賞一首詩,對畫的理解與觀賞者本身文化藝術修養的水平有直接關係,由於個人的文化藝術修養的不同,造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見各不相同。

有人看畫,是像與不像,認為畫得跟真的一樣,是一幅好的畫,反之是一幅孬畫。確實一幅工筆、寫實的作品,由於畫得像,一目瞭然,很容易就看懂了。但是如果是一幅寫意的,抽象的這“像與不像”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

你要研究作者繪畫的觀念、思想、情緒,要表達什麼,輻射出了什麼樣的哲理。對畫作的時代、背景,民族、信仰,都要進行了解,方能細悟作品的真實內涵,真實的表達主題,給人以藝術審美享受,使人獲得啟迪和振撼。這就是藝術的魅力,藝術的目的。



內行人是看作品的氣勢,神韻,有沒有藝術靈性,只求神似,不求像與不像。抓住了作品的神韻,就抓住了藝術的靈魂,有靈魂的作品,才能使人過目不忘,傾倒觀賞者!是真正意義上的傑作。


老蛇正宗

對於如何欣賞油畫,曾經看過一句話:遠看看的是畫家眼中的世界,近看看的是畫家繪畫時的情感/情緒。

個人覺得這可以是一種比較有意思的觀畫體驗方法。

舉幾個例子:

梵高有比較嚴重的精神問題,從他的繪畫作品我們能感受到他的一些不安,如果走近一點看,也許更能感受到他作畫是內心的混亂與不安的情緒。

再看另一張作品,遠看還能看出整體,近看幾乎分辨不出是什麼了。

同樣是畫花草樹木,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細節也不是細膩風的,但和梵高的相比,令人感覺輕鬆許多。

能明顯感覺兩人畫畫時的狀態,一個比較緊張,另一個比較放鬆。

我們看看畢加索。

你覺得畢加索畫這畫時是什麼狀態?玩唄!這很符合畢加索的個性。

看看波洛克的作品。

波洛克的作品使用“滴畫法”,把巨大的畫布平鋪於地面,用鑽有小孔的盒、棒或畫筆把顏料滴濺在畫布上。其創作不作事先規劃,作畫沒有固定位置,喜歡在畫布四周隨意走動,以反覆的無意識的動作畫成複雜難辨、線條錯亂的網,人稱“行動繪畫”。此畫法構圖設計沒有中心,結構無法辨識,具有鮮明的抽象表現主義特徵。

以下是他繪畫的狀態。

從繪畫筆觸細節這個角度看,也許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當代藝術解放藝術家個性的說法。在古典油畫時期,雖然我們也能看到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作品,但從畫面細節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畫家在繪畫時都是小心翼翼的,畫家只能通過畫面(結果)表達,而很難通過筆觸(過程)來發洩情感。

下次看油畫的時候,不妨嘗試一下這個方法,相信你會有新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