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Soomal」

不好意思,舒尔SRH1840耳机的这篇测评因为某种原因跳票了,但相信我们,这次跳票是非常值得的。SRH1840虽然发布于六七年前,但仍然是目前舒尔头戴式耳机在售的旗舰型号,国内行货售价4000元人民币以上,美国官网报价374美元[499美元优惠后],当然网络上还有不少不到1000元人民币的诡异假货。感谢网友提供送测样机,这只样机经核实应该来路没有问题。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Soomal」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

  • 样机来源:网友送测
    样机类型:市售量产版
    是否商业关系:否

以舒尔SRH1840为旗舰的头戴式耳机在大概2012年前后上市,在个人消费耳机领域舒尔仍然保持着多年来更擅长动铁入耳式耳塞的品牌形象,头戴式耳机丰富了舒尔的产品线,但这几款头戴式耳机的知名度不算太高,肯定远不及舒尔的SE535、SE846等多单元动铁耳机。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Soomal」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Soomal」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Soomal」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耳机线

SRH1840耳机外观没有太多需要描述,包装也相当简洁,标配了两根耳机线,和额外的一套天鹅绒材质的耳垫。耳机左右声道分别入线,使用了MMCX的卡扣,可是接插部分结构要内嵌深入进去,所以入耳式耳机一般MMCX插头应该很难适配[顺便说一句,网友送测那根第三方耳机线,声音更为舒展,表现不错]。SRH1840扬声器单元直径40mm,钕磁铁磁钢,使用典型的开放式设计,从耳机单元外侧可以看得很清楚,官方标称SRH1840的阻抗为65欧姆,但灵敏度稍偏低为96dB SPL/mW。耳机的头架最大尺寸并不大,头架顶部使用了两条轻量化处理的样式,耳机的整体重量很轻,只有268克,直观使用感受似乎更显得轻一些。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Soomal」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Soomal」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Soomal」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Soomal」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

我们收到网友这只SRH1840已经半战斗成色,所以估计用了不少时间,我们简单煲机大概200小时,煲机时候试听了一下让我们忽视了这款耳机的实力,也导致了前几天测评的跳票。SRH1840这只耳机初听起来毫不张扬,高频解析力也不出色,中低频味道相对清淡,感觉像是一个更为中性的K701.然而,当我们给SRH1840搭配上大功率的耳放,你会发现它的潜力被激发,让我们想到了照片中的最老版本的森海塞尔HD580。当时试听手边没有准备HD580,所以决定跳票进一步对比。HD580没有常备使用,一方面是因为HD580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没什么参考意义,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这支HD580内部接线柱有些接触不良,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到底是什么设备激发了SRH1840呢?享声MR1够不够?Monitor 09 Plus够不够?由于我们没有适合SRH1840使用的MMCX平衡耳机线,所以MR1和Monitor 09 Plus的耳机输出都不能喂饱SRH1840,大体表现主要是中频和低频的动态远远不是最佳状态,声音比较飘,不扎实。而在节奏的B-HP耳放下,II档+6dB增益下[前端需要降低输入电压],SRH1840达到了最佳状态。决定跳票的时候,也正是在B-HP耳放下找到的感觉。而后来才决定对比MR1是否合适,但发现在MR1下SRH1840还是过于单薄,和HD580相似度较低;但在B-HP下,大动态下的稳健表现开始有了几分HD580的味道。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测评报告「Soomal」

舒尔 Shure SRH1840 头戴式耳机-对比HD580

对比了一下inner-fidelity的客观测试数据,它们没有早期HD580的数据,只有后期单元上改印HD600字样后的HD580版本,但几项瞬态数据和SRH1840确实有几分相似。

下面测试全部基于Monitor 09平衡输入至节奏幻想曲B-HP耳放[更换1980年NE5532运放前级]。对比耳机选择AKG K701和森海塞尔HD580。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比K701更新的耳机,甚至没有使用HD650?一方面,SRH1840的细节、动态等硬素质肯定没有K812这样级别动圈耳机好,另一方面,HD650的风格也和SRH1840有很大差别。选择K701,是因为可能大多数SRH1840用户在没有搭配足够大功率耳放下,这个耳机表现清淡的真有几分像K701。而选择HD580,也是因为在很好的发挥下的SRH1840,有了HD580大气的味道。 [Hide]

舒尔SRH1840虽然使用了高效率的钕磁铁磁钢,但从声音风格来听,尤其是高频的延伸,以及整个声音的瞬态微弱信号的细节风格来分析,并不像是特别新型的偏重解析力、大动态的动圈振膜材料。它的声音稳重,瞬态速度舒展、真实,尤其是中高频以上部分,有老单元独有的温和听感,而不像新型动圈扬声器塑料味浓重。哪怕是K812、拜亚动力T1II等很好的动圈耳机,相比老型号虽然解析力大大提升,但瞬态的表现已经和真实越走越远。其实这些高端耳机的发展,也逼迫近年来音源重新回到暖声、慢速真实瞬态[不使用Delta-Sigma DAC等等]的设计中。

森海塞尔早期的HD580,作为一款300欧高阻抗耳机,声音风格比较浓郁,高频细节和量感不是长项,但也许是因为振膜比较迟钝,反而表现出了独有的稳健,可以承受巨大声压,在表现中低频大场面、大动态时气势如虹。当然,如果注重解析力,尤其是高频解析力,那已经落后时代很远很远。森海塞尔HD580后期,从拆解可以看到单元上印有HD600字样,它和早期HD580以及现代HD600都不相同,但应该和早期的HD600以及早期的HD580都有一点相似之处,这里不再进一步说明。

舒尔SRH1840的高频延伸水平同样一般,以一款现在4000元级别的耳机来说,那属于很弱的水平,它的高频松弛感、解析力、层次各方面全部要比K701更弱,但是风格上要比HD580更明亮均衡一些。在中高频的密度来说,SRH1840开始表现出均衡一面,这部分的密度要比K701更好,但层次上要比K701稍弱,声音略显发紧,算开放式耳机中声音偏紧的,当然要比半封闭的耳机声音还是松弛不少。

SRH1840中频厚度需要音源风格和耳放的综合作用,稳健、稍偏厚重一些的风格比较适合,但似乎不宜过于宽松。它的中频厚度、量感和风格都是相当中性的,与HD580的浓郁相比有差别,可能还真得比较像HD600版本的HD580.由于很久没有听过现代的HD600,所以不太确定相似程度。SRH1840的人声表现的真实、细腻,没有刻意的修饰感,但往往被今天听惯了高档器材的人认为是有修饰感。相对来说,女声表现因为要碰到中高频部分,可能会略显声音不够舒展自然。AKG K701在足够好的耳放下,同样可以表现出稳健饱满的中频,和SRH1840相比,K701的人声还是更为松弛细腻,听起来更为甜美柔和一些。而SRH1840的人声表现的中性自然,与现代高级耳机相比称得上明显比较温和,后延的瞬态细节比较丰富。这就和听音箱会喜欢纸盆的声音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当然,耳机瞬态还没有好纸盆那么自然。

中频同样是很多发烧音乐,爆棚的交响乐等表现的好地方,这部分开始K701基本已经无力,它的中频动态不够好,大声压下的声音比较敷衍,尤其越靠近中低频越是如此,点到为止,有弹性,有层次,但没力度。HD580和SRH1840这部分开始表现出优势,我们手中的这只HD580是经过我们试听N只中最好的一只,它的中频厚度表现的比较浓郁,但又很容易控制[和SHP9000不同,如果你还记得或有幸感受过的话],大动态表现的稳重,甚至变态级别的稳重。SRH1840声音则没有如此浓重,但解析力明显更好一些,与中高频衔接更为自然,不突兀,爆发力优秀,巨大声压稳重,仍有很好的解析力和从容不迫的瞬态。这对于喜欢大编制交响乐的发烧友来说,SRH1840这种味道在现在高级动圈耳机中几乎是听不到的。

HD800空洞塑料味,拜亚动力拘谨塑料味,K812的毛躁塑料味是完败给平面振膜的一脉相承的问题。而在比较古老的单元上,容易听到动圈在中频大气从容的控制力,后延舒展温和的瞬态,虽然细节和平面振膜还是差得远,但瞬态的形态则是有些相似的。

在低频方面,SRH1840同样对耳放要求很高,没有想到享声MR1的单端输出对SRH1840的表现还是有很大限制,在MR1它的中低频以下部分动态发挥与最佳状态相比还是要差很多,和HD580没法比。当然,即便如此,总体来说SRH1840的解析力和层次还是要比HD580干净一些。在B-HP耳放下,SRH1840的低频开始有了很大改观,而且中低频偏中频部分的声音和HD580变得相似度很高,声音圆润温和,大提琴的表现SRH1840还是略薄一些,但张力和细节并重,瞬态细节保留的很好。而HD580的魅力则是更为浓郁,且由于声音更厚一些会表现出更为成熟一些的感情色彩。

我们可以去用这样的耳机听听DSD版本的Telarc 1812那张碟片,除了第一首1812序曲外,其他几首录音也是大编制偏浓郁爆棚风格。也可以听听大编制的马勒,合唱、超大编制的交响乐以及比较变态的中低音打击乐、弦乐的配置,在SRH1840上都会表现的稳健而富有张力。相比HD580,SRH1840的味道略淡,低频爆发力稍弱,但解析力更好,声音整体风格更为均衡。

总结

总体来说,舒尔SRH1840是一只很可能被埋没和忽略的耳机,因为它对音源和耳放前端设备要求太高,想让它表现出很好的状态甚至要比HD580更难[HD580大概MR1已经有不错的表现,MR1下HD580明显好于SRH1840]。SRH1840恐怕在大多数用户手里,只表现出了AKG K7xx系列的味道,大多数用户也认为SRH1840的低频太残了。其实,即便在比较一般的音源下,SRH1840的低频还是要比K701更为均衡扎实一点点的,但口味确实很淡。而SRH1840的真正实力并非如此,它的动态表现能力很可能比较接近早期HD600和中后期HD580的水平[很久没有听过,不确定],但在声音均衡性和解析力方面优于HD580。

再次说明,舒尔SRH1840绝对素质方面肯定无法和4000元以上现代新型号耳机媲美,但在中频以下部分的超大动态音乐下的稳健,瞬态细节的自然真实,同样是这些现代最新型号动圈耳机根本无法表现的。至于,舒尔SRH1840是否值4000元人民币,大家自行判断,不过美国官网370美元左右的报价应该还是相当合理,前提是你有足够好的耳放和音源。

综合评级:无。原因,4000元以上售价不低,耳放音源要求偏高。条件评级:好的耳放搭配,400美元左右的售价,给予舒尔SRH1840强烈推荐评级。

[/Hide]

【注:Soomal 2018年对耳机评级的权重有所调整,在年度总结中已经谈到。目前暂行“综合评级”和“条件评级”,两套评级。综合评级和过往Soomal评级权重一致;条件评级:会更多考虑到第二条、第三条等多条耳机用户选择时的因素,加大品牌、外观、情怀、功能方面的权重,加大在声音表现方面的特色权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