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华的闫洼故事

5月15日,豫南泌阳县的天气异常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为小麦成熟做最后的努力。

一开完乡镇府的扶贫视频会议,潘华随便在乡镇府食堂扒拉几口饭,就急急忙忙赶回村里。潘华是郑州大学基建处副处长,河南省委组织部选派到泌阳县双庙街乡闫洼村的第一书记。

潘华的闫洼故事

临近春节,潘华为村民照全家福

贫困的闫洼需要第一书记

谈起闫洼村的村情,潘华娓娓道来。

闫洼村位于泌阳县城西北21公里处,属丘陵平原过渡地区。闫洼村面积约6平方公里,耕地4100亩,全村共557户2096口人,人均耕地不足2亩。

闫洼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红薯为主,粮食单产、总产量低,经济作物以烟叶种植为主,烟叶种植户数55户,种植面积1050亩,占双庙街乡烟叶面积的五分之二,是双庙街乡重要的烟叶生产基地。

闫洼村严重缺水,仅有小型水塘12座,且地下180-200米很难找到含水沙层。缺水问题制约了闫洼村农业发展,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其低下,只能靠天收,也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居家分散作物种植以及外出务工,2017年,闫洼村人均纯收入不到8100元。

农业生产落后等各种原因,造成了闫洼村的贫穷面貌,在闫洼村2096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贫困人口147人;现有贫困户14户,21人,各类残疾、智障人口163人。闫洼村也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认定为省级贫困村,成为郑州大学定点帮扶村,已于2016年脱贫摘帽。

2017年11月7日,潘华被省委组织部选派为驻村第一书记,来到了闫洼村,开始了驻村生活。

进入闫洼村后,潘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走访村民,了解村情,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做准备。

在两个多月的走访过程中,潘华的身边多了一个忠实的“粉丝”——村民李豪家的小黑狗。因为潘华和李豪接触比较多,自然而然的和他家的小黑狗也熟悉了。就这样,小黑狗跟在潘华走遍了闫洼村的角角落落。

潘华的闫洼故事

潘华走访村民

潘华的闫洼故事

潘华走访村民

送村民就医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潘华联系了郑州大学一附院的专家咨询救治方案。一附院专家建议,联系原来为李方治好的医生先行救治,如想查找病因,可到郑大一附院就诊。

1月6日上午8:30,李方夫妇准时赶到河南中医药大学二附院。王首儒教授为李方开具了药方,一周后李方康复。

在潘华看来,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李方一家来说,这是救命的大事。这一件件在潘华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加深了潘华与村民的“鱼水情”。

潘华的闫洼故事

华惟肖为闫洼村学生捐书

少年强则中国强

“来了,来了!”2018年2月5日下午,在闫洼村小学孩子们激动的期盼和等待中,潘华带领少年作家华惟肖来到闫洼村小学,来到了孩子们身边。

据了解,华惟肖是郑州大学国际学院2016级学生,最年轻的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15年,出版长篇青春励志校园文学作品《陌上花蕾绽》(20万字),长篇校园文学作品《缤纷花瓣雨》《陌上花蕾绽》《凤凰翙羽飞》三部青春成长作品(40万字)即将出版。

100多本价值4000多元励志成长校园文学《陌上花蕾绽》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这是闫洼村的孩子们收到的“最有趣味的年货”。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满满地幸福洋溢在脸上。图文并茂的《陌上花蕾绽》散发出暖暖的春意,祛除了无边的严寒。

华惟肖捐赠图书仅仅是潘华对闫洼村留守学生关怀的一角。在潘华的意识中,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闫洼村小学的学生是闫洼村的希望。

为了培养闫洼村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公益意识,下雪的时候,潘华组织闫洼村的学生开展“学习雷锋、清扫道路积雪”活动;为了培养闫洼村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和规矩意识,潘华把闫洼村的学生组织起来,共同观看《背起爸爸上学》等感恩励志电影,并赠送学习用品……

随着潘华和闫洼村学生的熟悉,很多小朋友都亲热地叫潘华为“老潘”。

潘华的闫洼故事

村民代表考察白玉蜗牛养殖项目

项目带动致富路

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潘华清醒地认识到,闫洼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二三产业融合。

经过多方考察,潘华看中了洛阳绿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白玉蜗牛养殖项目。据了解,食用蜗牛产业是一项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朝阳健康产业。蜗牛属高蛋白、低脂肪不含胆固醇的高档营养食品,是传统的法国及西欧大菜,居世界四大名菜之首(蜗牛、鲍鱼、鱼翅、干贝)。蜗牛以青草、青菜、树叶、农作物秸秆等绿色植物为主要饲料,利用村民闲置的房屋作为养殖场所,不用新建养殖厂房,饲养成本很低,养殖技术难度不大,是一个较好的庭院养殖致富项目和低碳、循环农业项目。

闫洼村党支部在研究分析村现有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拟引进白玉蜗牛养殖项目。旨在帮助贫困户和困难群众选择适合自己的稳定脱贫致富路,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村内小型养猪户转型,减少村内环境污染,助力人居环境改善;为家有空闲劳力、因各种原因不能外出打工的农户增加一条致富奔小康的选择路径。

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潘华决定从20个有养殖意向的农户中推荐2-4户,先行在村里进行示范性试验养殖。据洛阳绿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苗靖介绍,该公司将与闫洼村有意愿、有能力养殖蜗牛的村民签订养殖回收协议,确保农户养殖收益,20平方米的一间闲置房屋,年收益约2万元。

白玉蜗牛养殖项目仅仅是潘华的一个小构思,更多的项目在潘华的策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已经投入使用太阳能发电项目每年能为闫洼村集体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水果玉米已经试种40多亩,折扇来料加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洽谈中……如果步入正轨,每年将会给闫洼村村民带来200余万元的纯收益。

转眼之间,潘华驻村工作已经过去了188天,“虽然我驻村任期只有两年,能做的仅仅是一些有发展潜力的规划,这两年我只能想办法带出一个有朝气的村领导班子,带动闫洼发展。即使任期满了,我也会时刻关注着闫洼村。”在采访中,潘华深情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