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这一季的教练们(四)史蒂文斯专场

凯尔特人:史蒂文斯

聊聊这一季的教练们(四)史蒂文斯专场

你们要的少帅终于来了。

少帅,少帅,为什么史蒂文斯是少帅,比史蒂文斯年轻几个月的泰伦卢就只能是卢指导?

因为少帅这个称号,重点从来不在“少”字,而在“帅”字——世人就是这么无耻的以貌取人,不服气不行,就像女汉子这辈子也享受不到女神的优待一样,当你拥有盛世容颜,总会被人另眼相看。

可“少”字也很重要,因为只有“少”,你的“帅”才有意义,等你从少帅变成老帅时,重点又变了——没人再关心你帅不帅,老帅要的是气场和智慧。

所以,若你没有“帅”,还是有翻盘的机会——相比充盈着荷尔蒙的双目,时间总会青睐更有内涵的肉体。

然而,你在史蒂文斯面前,真的毫无机会,因为他就是传说中的明明可以靠脸,偏偏要靠才华的一类,比哪一样,你都会输。

但今年的季后赛还是稍微有点小意外——少帅在东决,犯了一些奇怪的错误。比如G3G4的迷之选择,G3的迷之轮转,以及整个系列赛对贝恩斯出场的调整偏慢,理论上,在卢指导G2把特里斯坦调进首发,少帅就应该相应的把贝恩斯调入首发,既可以在篮板和护框上压制骑士,又能错开衔接段与科沃尔同时在场的时间,但少帅一直到G5才做这个调整。

要怎样理解少帅在东决的表现呢?

应该这么说,相比吃瓜群众,主教练面临的情况更加具体,少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球员,他对系列赛掌握的信息也比我们多,易地而处,我们才能知道具体的情况是什么,以结果反推主教练的策略问题比起临场应变当然要简单的多。

当然,还有一点——少帅也不是神,谁都会犯错误。

瑕不掩瑜,除了这点小瑕疵,少帅是真的牛逼——少帅有三点做的绝对是联盟教练中的翘楚:

1.为球队攻防两端确立了绝对的纪律性

绿军的比赛,拉开架势往那一摆,你就知道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波波维奇看绿军的比赛,应该会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吧。

人们会赞美绿军的防守,我不喜欢把所有的功劳记在史蒂文斯头上——霍福德是个难得的防守全能型中锋,他的存在让少帅策略选择上有足够的弹性——但少帅的确要记头功。我好像很少看到有哪支球队在防守时,无球防守人员依然习惯伸直双臂来增加防守覆盖面——绿军有这个习惯,这其实很能说明少帅给球员们灌输了什么样的防守理念——当你在球场的这一端,不管你的对位者是谁,你都需要投入100%的注意力。

当你拥有足够多单防出色并具有换防弹性的队员时,这只是你的防守成功的第一步,教练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何换防?谁去协防?怎样轮转?退防如何找人?这些事可不是随便拉几个人打野球能立刻做到的事,队伍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默契——你得知道,这支凯尔特人跟去年那支人员变动可不小,能用一季时间走到联盟防守之巅,少帅对球队的掌控力可见一斑。

到了进攻端,一样能看到凯尔特人的纪律性。比如绿军在季后赛的背身单打比重高达10.2%,这个比例放在常规赛只比马刺的11.6%低,效率也高达每回合0.966分,放在常规赛只比森林狼的低位效率低。绿军能在季后赛把低位进攻开发到这个程度,并不只是因为霍福德神勇的状态,还因为他们在季后赛发现错位时上球极为及时,基本不会错过打错位的机会,这才能让绿军的低位进攻保质保量。绿军在伤掉两大全明星的情况下还能在季后赛保持竞争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进攻端始终能以田忌赛马精神去寻找最优解,不断做选择,不断筛选机会,虽然每个持球人改变防守的能力有限,但优化选择的结果还是让他们最大化了每个持球人的能力。

2.建立了一套非常特别的进攻套路

我对绿军进攻的评价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前文说的做选择能力,第二点就是很有趣的无限突分能力。

绿军在上个赛季就是联盟最擅于寻找定点机会的球队之一,但这个赛季初期,他们打的更加简单——这容易理解,球队持球核心发生变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教练不能在手中牌面能力范围之外强行建立体系,绿军既没有大神级持球核心,也没有超级移动炮台,不可能效仿火箭这种简单粗暴的以点带面,更不能走勇士、76人的路线。

季后赛,绿军的进攻资源优势只有一个——持球点多。绿军一次发起能力并不强,于是绿军走了另一条路,一次发起不成立刻分球,其他持球人再次定点突破二次发起,多来几次,对手的防守阵型就有打乱的可能。绿军这招其实没什么高大上的地方,说白了就是有耐心,多传球但不做冒险传球,结果是,绿军是季后赛场均传球第4多的球队,可失误率第2低,在没有改变防守能力超强的持球人的情况下,还是打出了第3的定点频率。

少帅这种玩法并不华丽,但在季后赛的绞肉机防守环境下,一群B级持球人用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还是让绿军把进攻火力续上了。

聊聊这一季的教练们(四)史蒂文斯专场

3.对绿军的相对优势非常清晰

我曾说,少帅这个赛季打的很针对,几乎每场比赛都能找到对手的弱点在哪。但现在想想,与其说少帅很有针对性,不如说比赛本来就应该打的有针对性,只不过少帅把绿军的纪律性培养起来,能够严格的寻找优势,尽可能做最优解,而有些球队打的就比较随意,持球人肆意妄为的情况比比皆是。

但还是得说,少帅在大战略上脑子真的清晰:

常规赛与火箭的比赛,绿军起手就开始打低位,从头坚持到尾——虽说针对无限换防的球队,打低位用体型优势惩罚小个的换防是不错的办法,但能意识到这个优势并且执行到位的球队可不多。

与雄鹿的系列赛,少帅对篮板球的强调就明显超过常规赛——雄鹿是全联盟篮板最差的球队之一——这轮系列赛,绿军前场和后场篮板都爆了雄鹿,把这块的优势稳稳拿到了。

与76人的系列赛,少帅又开始强调推转换进攻——76人的退防有问题,常规赛给转换的频率联盟第4,第一轮也被热火转换得了不少分——这轮系列赛,绿军靠转换进攻每场能得19.6分,而他们常规赛这个数据是15.5分。

与骑士的系列赛,绿军只用一场比赛就把骑士可怕的一皇四射首发阵容针对到死,让卢指导不得不在G2就变阵拿下科沃尔,换上特里斯坦——进攻资源更好的猛龙,到最后也没能通过进攻来逼迫骑士变阵,来解决防守对位问题。

除了这些战略上扩大优势的布置,看少帅的比赛还有很多惊喜。比如与猛龙的常规赛,少帅突然祭出联防就颇为惊艳——NBA联防用的很少——当然,少帅不是联盟里最喜欢用联防的教练,最喜欢联防的教练是小牛的卡莱尔。实际上,少帅这个赛季只守了67个回合的联防,但这67个回合只让对手得了46分,每回合0.687分,远远优于联盟其他球队的联防效果——可见少帅对联防时机的把握有多准确。

当然,最后还得说说少帅的不拘一格用人才。

我常说,少帅是蓝白卡组上传说,联盟里打牌最出色的教练之一。实际上,绿军这赛季打到后面,大面积的伤病已经让少帅用人范围变得极为狭窄,季候赛基本是罗奇尔、杰伦布朗、塔图姆、莫里斯、霍福德、贝恩斯、斯马特这七武士短轮转拼下来的,奥杰莱只能算半个轮转,拉金打一半也受伤GG。

可以整个赛季看,绿军真是没浪费球员的天赋。欧文和霍福德自不用说,杰伦和塔图姆,两个年轻人现在的水准恐怕很多球队2000W级别的侧翼也比不了,罗奇尔、斯马特这种优缺鲜明的球员在绿军这用的颇为风生水起,莫里斯、贝恩斯一攻一防用的恰到好处,奥杰莱、拉金、泰斯这些球员也被开发了价值——在少帅手下,你会发觉凯尔特人的球员几乎个个有用,这也是为什么绿军伤成这样还能坚持到东决,主教练给机会练级,才能在季后赛让阵容深度转化为绝对高度。

关于少帅可说的东西还很多,比如他的边线球战术,他对各种奇珍异兽布置的防守策略,对退防的策略安排等等。联盟里好教练有很多,史蒂文斯能在这些教练里脱颖而出,被球迷们津津乐道,真的不只是因为他英俊——执行能力上,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有体系搭建能力、有临场指挥、有新人养成,少帅身上看不到偏执、任性,从来不拘泥于某种比赛风格,也不沉醉于某种虚无的篮球哲理,能力全面又非常务实,这种教练其实并不多,说他是凯尔特人的建队核心完全不为过——再考虑到他的年龄,也许史蒂文斯真的有希望像波波维奇那样,成为一支长盛不衰顶级球队的一代领路人吧。

聊聊这一季的教练们(四)史蒂文斯专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