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瓜条有叶片怎么回事?

益农7


一、西葫芦瓜又短又粗的原因有:

疏瓜不合理。留瓜多、不疏瓜,造成瓜条营养不足,其生长、发育会受抑制,“短粗瓜”易发生。

点药不规范。在西葫芦果实发育过程中,点花药浓度过大,点花药时间过早,易导致瓜条发育不正常。

水肥过多。水大、肥大伤根,吸水、吸肥能力下降,西葫芦地上部分肥水供给不充分,也易使得瓜条畸形。

温度、气候影响。早春大棚气温、地温低,光照弱,通风透光性差,叶片光合效率低,营养积累少,容易形成短粗瓜。

预防措施:

定植前,基肥搭配以农家肥(鸡粪、鸭粪)20方左右与复合肥150斤左右混施,长效加速效,满足西葫芦整个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养分需求。

西葫芦坐瓜后,一方面注意棚室保温、增光。白天温度保持在20—22℃,夜间温度12—14℃。及时擦拭棚膜,通过摘叶、吊蔓,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性;另一方面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混多聚硼1500倍液。

二、西葫芦叶片容易发生的病害有:

西葫芦病毒病:

发病时叶上有深绿色病斑,重病株上部叶片畸形,变小,后期叶片黄枯或死亡,病株结瓜少或不结瓜,瓜面呈瘤状突起或畸形。

西葫芦病毒病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及时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培育壮苗,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喷一次,连喷3次。

西葫芦霜霉病

西葫芦霜霉病病斑小,一般呈现褐色多角形。一般先从叶背面开始发生,初为水渍状小点,逐渐为多角形褐色病斑,病斑融合后造成叶片枯黄。湿度大时叶片背面为紫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保护地栽培注意增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培育无病壮苗,增施有机底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落叶。每亩用5%百菌清粉尘1千克喷粉,7天喷1次,连喷2-3次;发现中心病株后用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4%杀毒矾4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视病情发展确定用药次 数。还可用糖氮液,即红糖或白糖1%+0.5%尿素+1%食醋+0.2%乙磷铝,7天喷叶面1次。

西葫芦白粉病

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叫背及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病斑,叶正面多,而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病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而后小粒点变黑。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切忌空气湿度干湿交替出现。发病初期喷晒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如病害蔓延或加重,可选用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各等份混合用药,配比成800-1000倍液叶面喷洒。

西葫芦灰霉病

要为害西葫芦的花、幼果,叶、茎或较大的果实。发病初期花和幼果的顶部为水浸状,逐渐软化,表面密生绿色霉菌,致使果实萎缩、腐烂、有时长出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生长前期及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降低湿度。此外,加强棚室管理,苗期、果实膨大期及时摘除病叶、病花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可喷洒 50%速克灵可湿性扮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也可在傍晚喷撒10%杀毒灵粉尘剂,每亩用药1公斤,隔10天喷1 次,连续喷3次。


搞笑香菇头a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西葫芦瓜条有叶片。根据本人种植的西葫芦情况来回答吧,西葫芦瓜条有叶片是正常的,证明肥水充足,有一些叶片需要人工梳瓜摘叶,梳瓜是让瓜能够吸收充份营和光合作用,摘叶是摘掉老叶,病叶,才能减轻病害。下面是本人管理西葫芦瓜的经验和技术,希望能帮到你。 1、先松土把土打碎装进育苗的营养杯中,再将育苗杯排好就可以下种子了,将种子种到育苗杯里,浇水,三天后小西葫芦苗破土而出,这时候我们可以打一点杀虫剂例如打敌百虫,防止有虫侵害,再三天后第三片长出来了这时候还是要防止虫害。 2、当西葫芦瓜苗长到四片叶子时就可以移植了,先松土、翻地、开勾、定标在土壤中加有机肥才能移植,移植过程图片1至6张清晰可见,也可以在芒果大叔叔的视频分享里看一下,移植西葫芦完成后第一趟浇定根水,第二趟浇生根水,第三趟,也就是15天后浇药水,用阿维菌素,十毫升对水三十斤,浇灌一次防止地下病虫害,其它时间正常浇水,每隔十五打一次药,用吡虫啉加啶虫脒加百态每十毫升对水30至40斤水叶面叶背喷雾,主意:西葫芦采摘前十五天不能用药避免产生药物残留,以上是本人种植西葫芦过程和管理经验。











三亚芒果大叔


西葫芦细菌性叶斑病

【主要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柄和幼茎。幼叶染病,病斑出现在叶面,形成黄化区,但不很明显,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小点,而后病斑变为黄色至黄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大小1~2毫米,病斑中间半透明,病斑四周具黄色晕圈,菌脓不明显或很少,有时浸染叶缘,导致部分叶肉坏死。苗期生长点染病,可造成幼苗死亡,扩展速度快。幼茎染病,茎基部有时开裂,棚室经常可见,但为害不重。

【病原】:称油菜黄单胞菌黄瓜叶斑病致病变种。菌体两端钝圆杆状,大小0.5×1.5微米,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25~28℃,36℃能生长,40℃以上不能生长,耐盐临界浓度3~4%。

【发病规律】:病菌在土壤中存活能力非常有限,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蔓延。 此病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均有发生,保护地常比露地发病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