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清水出芙蓉,过把瘾就死

谢灵运:清水出芙蓉,过把瘾就死

老叫兽:吃喝玩乐人人会。

小石君:才华就未必了。

魏晋是个潇洒的时代,人人以抽风为能事。

但谢灵运是个绝版。

他出身在顶级名门望族——陈郡谢氏。

谢家一度很辉煌。

公元383年,前秦挥师南下欲吞并东晋。

危急时刻,退隐的谢安被重新起用。

他的弟弟谢石、侄儿谢玄、儿子谢琰领军作战。

最终,东晋以八万兵力,大破前秦八十万。

从而撑起了东晋的天空。

此役后,谢氏就成为东晋门阀士族的领袖,只有琅琊王氏堪与比肩。

谢安风度飘飘,儒雅俊逸,华丽的游走于权臣和王室之间。

但他的侄子就差远了,留下了“撒盐空中差可拟”千古笑柄。

谢安表示很伤心。

但谢安的侄子死得早,留下个孙子谢灵运。

谢灵运一出生,他爷爷就兴奋地说:

想不到我的笨儿子竟然生了这么一个聪明孙子!

为了使谢灵运得到最好的教育,谢家把他寄养到一位学问渊博的老师家里。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谢家人都称呼灵运为“谢客”,意思是客居他乡的“走读生”。

爸爸死得早,谢灵运得以在很小的时候就得以袭封爵位。

他十八岁就被封为康乐公,食邑三千户。

虽然后来篡位的刘宋不断打击压抑士族,谢灵运被一降再降。

但再怎么降,人家也是厅级干部。

干部就要有干部的样子。

谢家平时,吃得是鲍鱼,喝的是茅台,每顿饭就要耗资百金。

且私家厨子天下第一绝。

连宋文帝有事没事都到谢家蹭吃蹭喝。

而谢灵运最受时人追捧的,是他的穿衣时尚。

他衣料考究、色泽鲜艳。

什么桃红、翠绿、土豪金这样的宽袍大袖都敢上。

这么一个高副帅,早在他二十岁的年纪,就成了网红,吸引了一批死忠粉。

当时公子王孙纷纷模仿他的穿衣打扮,甚至管他所创制的服饰器物叫“谢康乐型”。

更要命的是,谢灵运还是一位举世公认,极有才华的人。

他的诗赋一经写就,立刻被传抄,往往一夜就红遍京城内外。

搁在今天,绝对是分分钟上热搜、大V和小粉丝竞相转发的节奏。

当时他与颜延之齐名,号称“颜谢”。

颜延之是谁?

颜回的后人,颜真卿的祖宗。

而颜延之则承认谢灵运“江左独振”。

当时的诗人排名谱《诗品》中说:陶渊明的诗只能排中品,而谢灵运要排上品中的上品。

谢灵运还善书法,并深深的俘获了皇帝。

“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

当然,谢灵运自己对自己也挺满意。

他说:

如果给天下的才华加一个重量的话,那么我希望是一石。

在这一石的才华里,曹植一个人占八斗。

剩下的,我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

这话听来像是在夸曹植。

但曹植早死了,所以他是在夸他自己独绝一代。

老叫兽:请注意!

小石君:前方一大波旅行者即将来袭!

父亲死得早,谢灵运早早就毫无悬念地出来做官了。

但他的出仕或归隐,不单单是个人选择,而牵涉整个家族的命运。

朝廷既想打压谢家,又想借用谢家的势力。

所以他一会儿被高升,一会儿被贬官。

高升时并无实权,贬官后皇帝还要示好。

既然如此,谢灵运就索性切克闹起来。

刘宋王朝篡位成功后,让谢灵运出任永嘉郡守。

谢灵运极不情愿。

他先在家赖了个把月,亲朋送了一轮又一轮。

到了永嘉,谢灵运也不干正事,去游山玩水。

但人家可不是背上个包包,找三五驴友一线排开,闷头小步前进。

谢灵运去爬山,那是带上几百号人,逢山砍树,遇水填河。

前拥后簇,浩浩荡荡,十天半个月里一票人吃喝住都是老谢买单。

攀岩没有专业设备,那是万万不能的。

于是谢灵运亲自改良木屐:

鞋底的两个木齿换成可拆卸的,上山卸掉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这种鞋,登山省力,下山防滑。

后世称为“谢公屐”。

谢公屐很快火了。

宋朝的刘克庄称它为居家旅行必备佳品,“挟书种树,著游山屐”。

明朝的高启想穿着它上天:“为问仙家在何处,欲穿谢屐一登临。”

再来看看李白的表情:咦!谢公亲手设计的鞋子?买买买!

穿谢公的鞋,走谢公的路。

这是一个脑残粉的基本素养。

那年临海太守正端坐在大堂上准备办理公务。

忽有线人来报:村民今早进山,发现一大波装束整齐、训练有素的不明军队在林子里砍树!

这是要扎营?

临海太守吓了一跳,以为是山贼。

他迅速披挂整齐,做了战前动员,召开了扩大会议,领兵到门前。

大家准备同仇敌忾、勇猛无畏,努力完成好这次对抗山贼的城防攻坚战。

直到跟前,对方大喊了一声:“太守别开枪!是我啊!”

太守一瞧:这不是我偶像谢灵运么?

原来灵运想去海滩游玩。

他召集了数百人,要凿一条把自家别墅和百里外的国家海洋公园连起来的路。

太守:大爷啊,您是我亲大爷!您就歇歇吧……

老叫兽:留我的胡子。

小石君:走我的路。

刘宋很快又换了皇帝。

宋文帝登基后,他开始大力铲除那些前朝功臣。

连谢灵运的族弟谢晦也被处死了。

这令谢灵运大受震动,愈发对政治感到灰心失望。

宋文帝看重谢灵运的文才,任命他修撰《晋书》。

然而谢灵运在自家别墅里玩得开心,接了圣旨也不启程。

他把传旨的太监一顿好吃好喝,灌个烂醉。

太监得了好处,回去向皇帝汇报说:

陛下,老谢不乐意啦,之前被贬的时候,您也不帮他说话。

皇帝表示:

嗯,让谢同志受委屈了,希望谢同志不要见怪,再去请他。

谢灵运这才不情愿的来京城见皇帝。

过了数月,宋文帝问:老谢啊,《晋书》编得咋样了?

谢灵运挠后脑勺:啥禁书啊?

宋文帝:就是让你编的《晋书》。

谢灵运:我老谢可是名家,让我编禁书,你们咋想的啊,那不坑我吗!

宋文帝:是晋朝的史书。

谢灵运:哎呀!臣给忘了!

宋文帝:……没关系,编书嘛,急不得,慢慢儿来……

在文帝的一再催促下,谢灵运到最后也只交出了一个简单的开题报告。

终于同事投诉他,皇帝忍不了他,暗示他不要干了。

谢灵运求之不得,立刻就请假回老家。

第二次隐居,他一边忙着游山玩水,一边又相中了城边的回踵湖。

他要围湖造田,解决农民缺地(自家建房)问题。

然而会稽太守孟觊认为湖里水产丰富,许多老百姓赖以为生。

谢灵运知道他是佛教徒,怕围湖造田害了水中生灵。

谢灵运大骂地方官:

得道成佛要有慧根,像你这样的二傻子,死肯定死我前边,至于成佛,肯定在我后头!

差点没把个孟觊气出脑溢血来。

孟觊一怒之下,诬告谢灵运谋反。

灵运上表文帝自辩。

文帝知其被诬,不但不加罪,还派他去临川任内史。

可到了临川当内史,谢灵运还是不理政事。

他终日出游,被地方官员弹劾,要治他的罪。

灵运也生气了,和地方官杠起来。

而且他还欺负人家没文化,写诗骂人家。

宋文帝的弟弟、司徒刘义康派人捉拿他。

他把有关吏员扣押起来,赋诗一首: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

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这是将刘宋王朝比作暴秦政权,并以张良、鲁仲连自比。

谢灵运表示自己要像他们那样,为被灭亡的故国复仇雪耻。

喊出了这种造反的调调,宋文帝仍然不忍杀他,判他流放广州。

但是从西安办事,路过建康的府将宗齐忽然报告:

在一个小村庄里抓到了七个形迹可疑的人。

其中一人说自己是谢灵运的奴仆,为他私下购买武器,已备将来造反之用。

此种“偶然”的可信度堪比安徒生童话。

这种鬼话宋文帝当然不信。

不过既然这么多人要谢灵运死,自己权当送个人情吧。

元嘉十年,谢灵运被当街处斩,弃尸于市。

谢灵运死前最后一个愿望是:请用我的胡子装点维摩诘菩萨像。

寺僧如他所言一直珍存着这把长长的“美髯”。

但到了唐朝,胡子被一位公主拔去“斗草”。

一代文宗的璀璨而的一生,就此陨落。

他想达济天下,却终生不得其门而入。

他寄情于山水,山水却成了他的标签。

在他化为尘土一千多年后,史书上记载的,也许是他最不在意的一句话:

谢灵运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被称为“山水诗鼻祖”。

小贴士:

谢灵运,名公义,字灵运,小字客儿。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绍兴嵊州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