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撤资!股权司法拍卖!一代国产冰箱巨头竟走上了绝路……

家电业传来一声巨响!

深受裁员、停产困扰的一代国产冰箱巨头

新飞,又一次站在了悬崖边上。

大股东撤资!股权司法拍卖!一代国产冰箱巨头竟走上了绝路……

据媒体报道,6月6日,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出现了国内老牌冰箱企业新飞的信息:

其中,河南新飞电器/家电/制冷器具三家公司的全部股权将于本月28日公开拍卖,起拍价4.5亿元;

另外,河南新飞电器名下部分土地、房产及建筑将于7月5日开始拍卖,起拍价1.15亿元。

大股东撤资!股权司法拍卖!一代国产冰箱巨头竟走上了绝路……

事实上,新飞冰箱的大股东、合资方新加坡丰隆亚洲此前就已经宣布从新飞全面撤资

这意味着,这个曾经在中国冰箱界呼风唤雨的老品牌,眼下成了“烫手山芋”,沦落到没人看好的地步!

而这令人惋惜的巨变背后,无疑又一次证明了市场的生存法则,

有竞争就会有超越,有超越就免不了淘汰,

没有哪家企业能够逃脱这样的残酷洗礼……

(一)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新飞这个名字,恐怕并不能激起啥涟漪。

但在其红火的那个年代,中国市场根本就没有三星、西门子什么事,

彼时,人们提起冰箱品牌,

首先想到的就是“四朵金花”:新飞、海尔、容声和美菱

且新飞还是当中的佼佼者,市场份额曾一度达到了20%。

毫不夸张的说,当时很多人能以家里有台新飞冰箱而感到骄傲!

大股东撤资!股权司法拍卖!一代国产冰箱巨头竟走上了绝路……

事实上,耀眼的新飞,历史并不算悠久,

其成立于1984年,是由河南一家兵工厂改造而来的,

但在老一代新飞人的带领下,企业的发展可谓非常迅速。

到了1990年,为了向外界展示自己强烈的质量意识,

新飞学来了海尔的那一套,当众砸毁了1400台不合格冰箱,

没想到这一砸竟砸出了好运。

相关数据显示,1996-2005年的十年时间里,新飞冰箱长期位居全国前三,2005年的时候市场销量高达300万台。

可惜,这样的辉煌早已成了历史。

如今的新飞,在国内主流冰箱市场上已没了踪影,

而每次有其消息传来,

往往不是裁员,就是停产,更甚的是,其还主动向法院申请过重整。

2017年10月30日,连续亏损多年的新飞向河南新乡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重整申请。

在重整说明中,新飞透露过去几年公司持续亏损,无法彻底挽回局面,迫于资金链压力,唯有停止生产活动。

大股东撤资!股权司法拍卖!一代国产冰箱巨头竟走上了绝路……

索性事情很快有了转机,

新飞大股东丰隆亚洲被选定为正式重整投资人,随后宣布继续对新飞注资

这使得经历了数月停产之后的

新飞于今年2月8日重新开工

但戏剧的一幕又发生了,

就在大家觉得新飞开始活过来的时候,

没想到仅仅几天后就又一次陷入了停产

而此时的新飞俨然成了“烫手的山芋”,

因引不来新的接盘者,只能沦落到被公开拍卖的地步!

(二)

新飞的命运转折,似乎就是从其大股东丰隆亚洲的接手开始的。

2002年,新飞选择了同新加坡企业丰隆集团实现合资,

到了2005年,丰隆亚洲所持股权已上升到了90%,开始全面接手新飞的经营管理权。

大股东撤资!股权司法拍卖!一代国产冰箱巨头竟走上了绝路……

这样的接手,不仅没有让新飞更上一层楼,

相反,在管理上的不接地气,让员工怨声载道不说,

长年不涨工资的举措,更是彻底伤了企业的凝聚力,

于是,新飞苦心培养出人才,尤其是研发人员,纷纷选择了跳槽。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丰隆亚洲“水土不服”,需要将精力放在内部治理上时,

其它的企业却顺着消费升级的大潮,不断提升着自己产品的品质,

久而久之,缺乏创新的新飞,走向没落也就成了必然!

大股东撤资!股权司法拍卖!一代国产冰箱巨头竟走上了绝路……

这样的遭遇,不禁让人想起了金丝猴,一个曾在国内糖巧市场呼风唤雨的品牌!

2014年9月,美国本土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好时宣布完成对上海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80%股权的交割和收购。

2016年2月,好时再以2.353亿元收购金丝猴余下的股权。

至此,好时全资持有金丝猴!

在外界看来,好时的研发技术、金丝猴的渠道优势,让这场联姻犹如天作之合,

结果,事以愿违!

双方不仅没有从中受益,反而各种冲突不断,

从2017年开始,就不时传出好时大量辞退金丝猴员工的消息,更有部分金丝猴工厂被爆直接停了产。

(三)

可见,对企业来说,固步自封不行,但也不能盲目崇拜外资,

“外来的和尚不一定好念经”,

因为文化差异,他们无法彻底理解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

而那些空降的管理层,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国市场的规律,

更别提捕捉到未来的走势,在产品上做出适时的创新了。

最可怕的是,因为没有共同经历过风风雨雨,

他们还对员工缺乏尊重和同情心,一言不合就裁员。

管理学导师付亚和就曾说过:一个公司的本质是两个交换,第一个是公司和员工之间的交换,公司向员工支付报酬,换取付出;第二个是员工和客户的交换,员工向顾客提供服务,换取业绩。

试想,员工若整天人心惶惶,没有心思认真工作,

企业有该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

这个时代终不会为谁放慢脚步,

有时候,企业看似只是做了一个盲目决定,并不致命,

但殊不知,接下来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

而在这个过程中呢,就往往很容易掉队,再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回到新飞身上,

眼下,其产品、品牌、经营、资金等优势都已尽失,

即便等来了新的接盘者,恐怕也很难再飞起来了,

唯有一声叹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