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到底能不能配得上“聖祖”之廟號?

康熙帝到底能不能配得上“聖祖”之廟號?

如果單純以狹義民族角度來看,康熙的確配得上“聖祖”廟號。

如果放眼天下全方位來看,康熙配不上所謂的“聖祖”廟號的。

廟號屬於中國古代帝王的專屬待遇之一,是指皇帝死後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而且不是是個皇帝都擁有廟號的,自唐朝開始皇帝才基本上人人都擁有廟號,這個先不說,容易跑題。

廟號的標準是“祖有功而宗有德”,給予皇帝祖或宗的稱號。

一般來說開國皇帝都是帶祖廟號如太祖或者高祖。

還有一個世祖廟號比較特殊,意思作為斷代史開創者,比如說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王莽篡漢以後經過十幾年打拼再次恢復漢家天下,是為漢世祖。或該王朝承上啟下的有為君主的特定廟號,比如說康熙的父親順治帝,他雖然並非開國皇帝,但他在位期間清朝從關外割據勢力成為全國性政權,使清朝魚躍龍門,所以稱之為清世祖。

而開國皇帝之後的皇帝,一般第二代皇帝做的不錯基本上就是“太宗”廟號,太字意味著大的意思,所以太宗的廟號在宗裡面是最好的。

再下面的皇帝就看個人作為給予什麼廟號了,不過都是宗字廟號了。

康熙這個“聖祖”廟號,聖不聖的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他是祖字廟號。

而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入關以後第二位皇帝,他之前有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順治帝。已經有兩個祖一個太宗了。

康熙帝到底能不能配得上“聖祖”之廟號?

然而他的繼承人雍正卻非要將他的廟號定為祖。

雍正的說辭是:“我皇考大行皇帝纘繼大統,舊典本應稱宗,但經雲: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皇考鴻猷駿烈,冠古轢今,拓宇開疆,極於無外,且六十餘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萬國來王,論繼統則為守成,論勳業實為開創。朕意宜崇祖號,方符豐功。”

總而言之雍正的意思就是認為父親康熙雖然按照傳承屬於守成,但實際上是開創之君,而且是開疆拓土諸方來朝,打下了偌大基業所以稱之為祖,其實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按照古代廟號制度,康熙身為王朝第四位皇帝,入關以後第三位皇帝,怎麼可能擁有祖的廟號的!

康熙之前可是有著三代人經營的,光是這一點,他又怎麼可能被稱之為祖的。

再說說其他的,康熙雖然頗有一番作為,但雍正如此吹噓就真的過分了。

康熙所謂的開創是嚴重誇大其詞了,太祖努爾哈赤草創清朝,太宗皇太極完善擴大,世祖順治帝統一中國。到了康熙手上時這個帝國一切都已經成熟穩定下來了。康熙時代也就是收復了臺灣島,他開創的也不知是什麼。

而且說到開疆拓土,清朝版圖最大的時代是乾隆帝時期,康熙時代光是西北準噶爾部就是清朝的心腹大患了,雖然康熙將準噶爾部的噶爾丹擊敗,但並沒有將其消滅,恢復西北的疆域。而且自秦漢大一統概念深入人心以來,歷代王朝都是持續開疆拓土,像秦朝300多萬,漢朝600多萬,唐朝巔峰1200萬。康熙時代不要說開疆拓土,就是都沒有恢復之前歷朝歷代對於西北的統治。

以康熙的一系列功績來說,他是集權成功,比如說平定三藩之亂。將滿漢之分的矛盾降低,相應提高漢人地位,還跪拜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拉攏人心。並且收復臺灣,消滅了最後的反抗勢力明鄭,使反清復明行動達到一個低潮。

康熙的作為可以說是很厲害的,但他的作為主要在於守成集權,並非開創,也沒有像他父親順治帝一般將清朝從割據政權過渡成為全國性政權那般再次將清朝發揚光大。

所以康熙的確配不上稱之為祖的廟號。當然如果以滿漢之分的矛盾視角入手,康熙於滿族來說的確稱的上祖,因為康熙時代滿漢矛盾尖銳,胡虜無百年之運似乎真的有可能實現,但康熙的諸多作為集權成功,使滿族保住了統治者的地位。

康熙帝到底能不能配得上“聖祖”之廟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