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到底能不能配得上“圣祖”之庙号?

康熙帝到底能不能配得上“圣祖”之庙号?

如果单纯以狭义民族角度来看,康熙的确配得上“圣祖”庙号。

如果放眼天下全方位来看,康熙配不上所谓的“圣祖”庙号的。

庙号属于中国古代帝王的专属待遇之一,是指皇帝死后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而且不是是个皇帝都拥有庙号的,自唐朝开始皇帝才基本上人人都拥有庙号,这个先不说,容易跑题。

庙号的标准是“祖有功而宗有德”,给予皇帝祖或宗的称号。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都是带祖庙号如太祖或者高祖。

还有一个世祖庙号比较特殊,意思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比如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王莽篡汉以后经过十几年打拼再次恢复汉家天下,是为汉世祖。或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比如说康熙的父亲顺治帝,他虽然并非开国皇帝,但他在位期间清朝从关外割据势力成为全国性政权,使清朝鱼跃龙门,所以称之为清世祖。

而开国皇帝之后的皇帝,一般第二代皇帝做的不错基本上就是“太宗”庙号,太字意味着大的意思,所以太宗的庙号在宗里面是最好的。

再下面的皇帝就看个人作为给予什么庙号了,不过都是宗字庙号了。

康熙这个“圣祖”庙号,圣不圣的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他是祖字庙号。

而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入关以后第二位皇帝,他之前有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帝。已经有两个祖一个太宗了。

康熙帝到底能不能配得上“圣祖”之庙号?

然而他的继承人雍正却非要将他的庙号定为祖。

雍正的说辞是:“我皇考大行皇帝缵继大统,旧典本应称宗,但经云: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皇考鸿猷骏烈,冠古轹今,拓宇开疆,极于无外,且六十余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万国来王,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为开创。朕意宜崇祖号,方符丰功。”

总而言之雍正的意思就是认为父亲康熙虽然按照传承属于守成,但实际上是开创之君,而且是开疆拓土诸方来朝,打下了偌大基业所以称之为祖,其实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按照古代庙号制度,康熙身为王朝第四位皇帝,入关以后第三位皇帝,怎么可能拥有祖的庙号的!

康熙之前可是有着三代人经营的,光是这一点,他又怎么可能被称之为祖的。

再说说其他的,康熙虽然颇有一番作为,但雍正如此吹嘘就真的过分了。

康熙所谓的开创是严重夸大其词了,太祖努尔哈赤草创清朝,太宗皇太极完善扩大,世祖顺治帝统一中国。到了康熙手上时这个帝国一切都已经成熟稳定下来了。康熙时代也就是收复了台湾岛,他开创的也不知是什么。

而且说到开疆拓土,清朝版图最大的时代是乾隆帝时期,康熙时代光是西北准噶尔部就是清朝的心腹大患了,虽然康熙将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击败,但并没有将其消灭,恢复西北的疆域。而且自秦汉大一统概念深入人心以来,历代王朝都是持续开疆拓土,像秦朝300多万,汉朝600多万,唐朝巅峰1200万。康熙时代不要说开疆拓土,就是都没有恢复之前历朝历代对于西北的统治。

以康熙的一系列功绩来说,他是集权成功,比如说平定三藩之乱。将满汉之分的矛盾降低,相应提高汉人地位,还跪拜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拉拢人心。并且收复台湾,消灭了最后的反抗势力明郑,使反清复明行动达到一个低潮。

康熙的作为可以说是很厉害的,但他的作为主要在于守成集权,并非开创,也没有像他父亲顺治帝一般将清朝从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全国性政权那般再次将清朝发扬光大。

所以康熙的确配不上称之为祖的庙号。当然如果以满汉之分的矛盾视角入手,康熙于满族来说的确称的上祖,因为康熙时代满汉矛盾尖锐,胡虏无百年之运似乎真的有可能实现,但康熙的诸多作为集权成功,使满族保住了统治者的地位。

康熙帝到底能不能配得上“圣祖”之庙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